新疆民间掀起“双语热”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3:11:44 中国民族报 newdu 参加讨论
今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年”,在促进民族团结的27项举措中,其中有一条就是“因地制宜推进双语教育”。在各级政府部门和许多窗口单位掀起职工互学语言的热潮中,“双语热”也在不少居民间流行起来。 乌鲁木齐市康悦社区沁园小区有个葡萄长廊,各族邻居不仅在这里纳凉,还自办了一个“维吾尔语角”。60多平方米的凉亭里,摆放着4个沙发、两条长凳,旁边是两盆开得正艳的红月季和一组书架。 最近,每天上午10点,居民张晓萍就会准时出现在在葡萄架下,捧着《双语会话百句》练习口语,还时不时,抬头看看老师吐尔逊·娜依来了没有。 吐尔逊·娜依是小区保洁员,也是大家的老师。原本不熟悉的人,因为维吾尔语交流聚在一起。 葡萄架下起初只有一个沙发,够三四个人坐。现在,一些居民从家里又搬来沙发、长凳,几乎将“维吾尔语角”占满,但来晚了照样没座位。 为啥小院里兴起“双语热”? 张晓萍说,理由很简单,学了语言,交流方便,大家关系也近了。院子里的少数民族居民很多,车辆进入小区要收押金,不会说维吾尔语,比划半天难沟通。现在学几句常用语,排队的现象少了,大家进出也总笑脸相对。 在乌鲁木齐水磨沟区立井北社区的一家裁缝铺,老板娘库木希汗·艾买提最近迷上了学汉语。光顾的客人未进其门,便闻书声,有时是简单拼音,有时则是词组短句。 笔者来到库木希汗·艾买提的裁缝铺时,正值正午时分。店内没什么人,她正坐在缝纫机前翻书,口中喃喃自语。 “我经常去批发布料,讲价的过程特别痛苦。我说东他说西,要靠手语加计算器猜半天。”库木希汗·艾买提说。 前段时间,顾客吐尔逊古丽·阿不都热依木看到老板娘在“写作业”,也动了学汉语的心思。 原来,吐尔逊古丽·阿不都热依木有4个孩子,老师给孩子的作业批语,她总看不懂。孩子的同学来家里玩,自己也总搭不上腔。因为不懂汉语,想找份工作也困难重重。 “学了几句实用普通话,带来不少汉族客人,还让我和汉族邻居越来越亲密了。”库木希汗·艾买提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