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安顺:人心齐穷山移 产业兴日子火


    核心提示
    在第二个全国“扶贫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安顺市各贫困县(区),看到了该市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党员守土尽责、企业积极支援、群众艰苦奋斗,互为支撑走出了一条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2015年,安顺市计划减贫人口10万人,到9月,已完成减贫人口7.5万。
    采访地点关岭自治县普利乡丫新村
    人物名片
    杨武林,丫新村村民,2014年回乡创办养殖场,梦想着靠生态养殖“关岭黄牛”实现致富。
    10月11日早上8点,关岭县普利乡丫新村的许多村民还在吃早饭。
    杨武林就已经载着老婆、工人和一大车刚割的牧草回到了养殖厂。
    来不及和记者多聊,杨武林便指挥着大家开始干活。打草机接通电源,轰隆隆响了起来,新鲜牧草和玉米秸秆混合着放进料斗,杨武林拿着大簸箕在出料口接住,双手还不断在簸箕里搅和。那边工人们刚刚清扫完牛圈,准备添饲料喂草。
    “难得今天放晴了,喂完牛大家再辛苦几趟,去地里割几趟草,然后捆好摞在仓库里,冬天的草就靠这几天收了。”杨武林扯着嗓门儿喊,“干完活,晚上请大家吃饭、喝酒。”
    36岁的杨武林之前一直在外打工,武汉、重庆、浙江、深圳……哪里能赚钱,他就往哪里跑。“年轻时,村里人都出去打工,因为打工比种地挣钱多,再累再苦也不能那么穷。”
    普利乡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面,是一个典型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2010年以前,普利乡种植养殖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年人均收入仅为3000元左右,属于一类贫困乡镇。
    2014年,杨武林回到了家乡。此时,关岭鸿龙生态养殖种植有限公司刚刚落户临近的月霞村,开展“寄养模式”养殖肉牛。“公司与农户签订养殖合同,发放能繁母牛,免费提供疾病防治和饲养管理指导,再以保底每公斤60元基础上按市场价收购牛犊,农户每出售一头牛犊可赚6000元以上。”杨武林说。
    这让杨武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自筹资金80万元创建了自己的养殖场——丫石林养殖场,开始养殖黄牛。
    “政府的政策好,支持我们发展黄牛养殖,还经常请农业专家来指导讲课,现在乡里有40户农户都在养牛。”
    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走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之路,促进了普利乡农民脱贫致富,全乡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3545元增加到2015年的5990元。
    采访地点紫云自治县达帮乡关坪村
    人物名片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过去的紫云县达帮乡关坪村,那就是“开门见山,山的那边还是山”。那时候的关坪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青年出走、土地荒芜。
    如果要再用一句话形容现在的关坪村,那就是“处处可见牛羊跑,坡坡可闻花果香”。道路通、产业兴、荷包鼓、百姓笑。
    关坪村从“穷”到“乐”的转变,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韦吉云设计的发展“三步曲”。
    开启关坪村发展的第一步就是修路。关坪村地处花山腹地,从山脚的村民组到山顶的村民组,只有一条陡峭的山路,村民们外出赶场想卖点粮食只能靠人背牛马驮。
    2003年,时任关坪村坡汉组组长的韦吉云带领100多位村民,一锹一锄开山劈土,奋战了1500多个夜晚,才有了这条宽4米、长4公里的通村路。当第一辆车开进来的时候,老百姓都高兴得鼓起了掌。
    路通了,运输方便了。2007年,刚刚当上村主任的韦吉云开始了他发展大计的第二步——修房。
    “10年前,住房基本靠草(茅草房),生活基本靠找(外出务工、挖药材、找野菜),出行基本靠跑(有路没车)。”村民韦吉章告诉记者。
    为了改变这个状况,韦吉云组织村民们互相帮扶,每年每家派一名劳动力外出务工,其余人员留下种地保障家庭的基本生活,务工收入全部借出来集中帮一户修房子,第二年再帮另一户。从2007年到2013年,该村坡汉组41户农户全部从茅草房搬进了水泥砖房。
    住房条件改善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在外地学到了本领想返乡创业。韦吉云觉得时机成熟了,开始实施发展的第三步,带领村民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起了特色种植和养殖业。“我们村山多,气候好,种植水果、养牛、养羊都适合。”
    2013年,关坪村村民纷纷在荒山上结网打桩、开山种植紫葡萄。两年后,昔日荒芜的山坡,绿荫成片,葡萄飘香。“这种葡萄品相好、味道好,卖得起价。”韦吉云说。
    经过两年多努力,该村种植冰脆李500余亩,紫葡萄1700余亩,养殖肉牛200余头,黑山羊1000余只,2014年,关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00元,预计到2016年可达5000元以上。
    采访地点镇宁自治县大山镇大寨村
    人物名片
    曾是省级二类贫困村的镇宁自治县大山镇大寨村,如今大变样。
    在现代立体温室大棚内,吉祥草、虎耳草、铁皮石斛等中药材一排排放在架子上,村民吴大双穿行在架子中间查看,根据土壤的湿度浇水,同时检查是否有病虫害。蓝莓育苗大棚内,两个头缠青帕的布依老太太一边装盆一边聊天。
    生态园每天用工人数约100人,平均工资80元。许多老人、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技术员指导下都能上工,每天工作4、5个小时,能为家里小赚一笔。”吴大双告诉记者。
    除了打工,更多的大寨村民在园区的示范带动下,开始了中药材种植。“我们向合作社和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签订产品回收合同,对药农种植的药材,保证以合理价格全部回收,保护合作社和农户的利益。”百灵集团副总经理陈培介绍,园区辐射带动大寨村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农户1046户,以户均种植2亩高效中药材计算,可带动5000个贫困家庭增收致富。
    2013年,贵州百灵集团投资11000万元在这里新建大寨百灵生态园,着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特色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产业,2015年8月,生态园投产,被列入贵州省省级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园区。
    走进大寨百灵生态园,右边是一座占地3000平方米的健身娱乐活动拓展训练场,有轨电车、空中单杠、悬崖绝壁等极限运动项目。沿着环河、环岛休闲观光道路前行,被玫瑰包围的苗展中心大楼映入眼帘,大楼集苗文化展示、苗药及特产展销、药膳餐厅、生态景观客房为一体。
    “这些设计为游客提供了新鲜的旅游项目,是百灵集团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延伸链条。”陈培告诉记者,大寨村位于黄果树和龙宫两个旅游风景区之间,交通便利,而且大寨村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这都为百灵集团打造特色农业生态养生休闲观光旅游产业打下了基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