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昆曼大通道:边贸互通驶上“快车道”


    
    老挝乌多姆赛省团委代表团成员在磨憨经济开发区考察。记者 徐雁 摄
    
    普洱思茅区曼连社区大荒地村民在茶山采茶。记者 徐雁 摄
    
    西双版纳傣陶实验基地的傣陶制品。记者 徐雁 摄
    昨日下午,来自老挝乌多姆赛省的20位客人在磨憨经济开发区兴农蔬菜合作社对新培育出来的高产番茄和朝天椒“指手画脚”,甚至现场品尝……这一幕得益于昆曼国际大通道开通后,磨憨管委会与老挝乌多姆赛省双方强化合作的结果,这也只是双方开展各项合作的一个缩影。
    昨日采访组一行分别采访了西双版纳著名的文化企业工作室,以及在磨憨投资的知名企业和来访的老挝乌多姆赛省相关人员。大家都表示对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随着中老泰铁路建设等喜讯的传来,更是增强了他们投资磨憨的决心,都意欲借力昆曼国际大通道进行政府、民间的文化、物流、商贸、旅游交流,让彼此间的合作不断升级、升温。
    民族工艺品“借道”交流
    走进西双版纳技术学院傣陶实验基地,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由傣陶制成的茶罐、灯罩、花瓶、碗盆等陶制品,看似质朴,却散发着傣族的原生态美。“将来我们要在泰国清迈开店。”这家工作室的主要创作人之一,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邱以胜笃定地说。近年来,邱以胜和他的团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法相融合,创作了新傣陶,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关注,他多次获邀赴泰国等东盟国家进行学术交流,独特的创作思路及制作工艺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东南亚消费者。此外,曾经一度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慢轮制陶(傣陶)的制陶工艺和昆曼沿线有的国家一样,还处在低温烧制的阶段,无法与市场紧密对接。目前,邱以胜和他的团队经过研发,已试制出3大类300多个品种的新傣陶。新傣陶在外观上借鉴了传统的民族元素,材质上又有着传统傣陶无法比拟的紧致实密。
    邱以胜介绍,目前他的团队试制出的傣陶器具沿着昆曼国际大通道一路北上,在北京、大连等城市受热捧。主要用在高档写字楼、房地产的品位装饰上。但由于产能不足,市场需求的缺口仍很大。邱以胜说:“我们在村寨普及群众制陶,村寨相传,如此复制下去,陶工艺在西双版纳就可以遍地开花。”他充满了自信:“我们不仅技术产品上有优势,在文化上也有共通,将来大有可为。”
    国内外企业“借机”升温
    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开通后,经过7年的不断升级,对在磨憨进行投资的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紧挨昆曼国际大通道的西双版纳中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由昆明企业投资的公司。该公司磨憨中汇经营管理中心总经理助理曾勇介绍,母公司在昆明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考虑到公司产业多元化发展,子公司决定到磨憨创业。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开通,给新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随着昆曼国际大通道的不断升级,西双版纳中劲投资有限公司又一次迎来新机遇。目前,该公司正在积极打造磨憨中汇国际商贸物流中心,该项目总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逾15.5万平方米,集国际商贸、物流与商业服务配套于一体的物流中心已投入使用。曾勇介绍:“目前,商贸中心已经吸引了泰国和昆明的百货公司,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东盟国家企业参与。”
    中老铁路建设的消息让更多企业信心满满。泰国等东盟国家热带果蔬较为丰富,同时泰国是世界第二大海鲜出口国,中劲物流在磨憨筹划建设进口水果、冷冻海鲜物流中心,跨境国际快件中心等多个物流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总额将达10多亿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