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30年砥砺奋进跨越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32 云南日报 严家芬 李树芬 参加讨论
红河南岸,崇山峻岭之中,进入冬季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依然散发着火辣辣的气息。 “30年来,金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励精图治、创新实干,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县委书记杨国椿表示,“全县紧紧围绕农业富民、项目立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打基础、调结构、育支柱、稳增长,呈现出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到“十二五”末,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6709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38.01亿元,增长55.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252元上升到2014年的10340元,增长40倍,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发展格局,书写了跨越发展的宏伟篇章。 民族团结一家亲 在大寨乡大都马村委会大都马村民小组,一栋栋明净亮丽的3层小洋楼散落山间,错落有致地装点着碧绿的大山。宽敞的水泥路、房前屋后成片的香蕉树、村后望不到尽头的经济林,处处彰显着富裕与祥和。 “我们这里是民族团结示范村。”村民小组组长、党支部书记雷宝祥介绍,大都马村有102户居民,居住着苗、瑶、彝、哈尼、汉、傣、蒙古7个民族,各民族和谐而居,“融洽得很,整个小组像一家人。”雷宝祥介绍,在建设美丽家园过程中,村民自发组成了“互助班”,一家建房全村帮忙,有效解决了农村人力不足的问题,为每户节省人工成本近10万元。“美丽家园”项目完成后,“互助班”依旧保留了下来,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随叫随到。 金平9个少数民族交错而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30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始终把做好民族工作、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是基本要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是根本目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努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要求, 金平县牢固树立“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信念,聚民心、保民生,把提高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创建活动。“十二五”以来,共实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项目101个,投入5270万元,惠及全县13个乡镇近17万人次。 全县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大幅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去年,金平县被国务院授予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产业发展富百姓 在金平大地上,成片的香蕉树、橡胶林一坡连一坡,连绵不绝,形成一条亮丽的产业风景带。 山与河谷交相辉映,这是金平最明显的地理特征,海拔高差达2969.3米,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如何转变发展方式,把金平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发展立体经济。”杨国椿说,“30年来,金平始终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县实现了从低收成传统农作物到高效益经济作物的转变,形成了以橡胶、香蕉、芒果为主的坝区经济林果区,以草果、茶叶、油茶、甘蔗、中药材等生物资源为主的山区产业格局。“十二五”期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优化为25.1:45.1:29.8。 产业要发展,还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香蕉是金平热区的“拳头”产业,经济效益显著。2001年,县政府引进广州大唐实业有限公司到金平进行香蕉产业开发,“大唐的入驻,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技术,还开辟了市场,带动了周边村民规模种植。”公司勐桥基地负责人顾紫强介绍,通过采取“公司十农户十基地”的种植经营模式,促进了金平香蕉的产业化发展。 “以前种木薯,每亩最多有500元的收入,现在种植香蕉,每亩至少有4000多元。”勐桥乡党委副书记马荣相告诉记者,如今香蕉成为全乡富民的主要产业。 2014年末,全县香蕉种植面积达22.39万亩,产值6.6亿元,成为金平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破解南部山区发展难题,金平引进慧达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发展黄精产业,“到2017年,将为当地百姓创收2000万元。”公司生产运营总监杨林忠介绍,公司还将在金平建设加工厂,延伸黄精产业链,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去年,日榨8000吨的金珂甘蔗制糖厂也首次开榨,带动全县甘蔗种植8.89万亩。 一系列举措使金平产业发展潜力不容小觑,产业富民的道路也走得愈加坚实。201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800元。 对外开放促发展 沿着蜿蜒的金水河,金平县与越南隔河相望。在金水河口岸,两国居民、车辆来来往往,边陲之地没有丝毫的冷清。 长达502公里国境线,让金平成为了开放的前沿,拥有金水河国家一类口岸和热水塘、地西北两个边民互市点以及58条无天然屏障通道。金水河口岸出境可经越南莱州省到达越南旅游名城奠边府市,是通向东南亚的“黄金走廊”和“胡志明小道”的最北起点。也是云南建设“滇越老”国际大通道,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实施“打开南门、走向亚太”的重要通道之一。优越的区位优势让金平的发展充满无限可能。 “金平历届县委、县政府把扩大对外开放、搞活边境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全力抓好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建设,实现了边境经济贸易的稳步增长。”杨国椿说。 截至2015年11月24日,金水河口岸边民互市进口量达到44173吨、进口值10.016亿多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出口量984吨、出口值246.77万元;出入境人员44.0697万人次,车辆19164辆次,同比分别增长88%和83%,三项指标均创口岸复通以来历史新高。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金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我们将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申报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把金水河口岸打造成国际口岸。”口岸办主任杨学斌表示,金平县将以构建河口、金水河口岸快速连接通道为契机,深入实施通道支撑战略,不断深化与越南的定期会晤、交流与合作。借助“红河综合保税区”、“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机遇,积极融入“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建设。积极争取中越国际通道、电力枢纽、通信枢纽和信息中心等项目建设,努力构建通畅便捷的口岸通道和物流体系。 “越中两国市场具有很大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越南正大集团边贸主管吴辉庆专程来到金平考察中国市场,寻找合作伙伴。国家级口岸对于金平来说是一个宝贵的金字招牌,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必将成为中越边境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扶贫攻坚奔小康 者米拉祜族乡金竹寨,因寨子旁的大片金竹而得名,竹子掩映中,一栋栋橘黄色的水泥房沿山坡而建,阳光照射下,鲜亮明净。这里居住着83户拉祜族群众,2000年,金平县政府将他们从背后的大山上全部搬迁至此。 说起以前在山上的生活,金竹寨支部书记毛波三直摇头:“日子太难过了,根本吃不上白米饭。”以前看见工作队都吓得躲起来的他,如今穿上了西服、白衬衣,还有锃亮的皮鞋。一口流利的汉化方言,证明着从原始社会直过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他们已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通过种植木薯、香蕉,外出打工等,全寨人均纯收入达1760元。 为了兑现“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庄严承诺,金平县实施了布朗族(莽人)、拉祜族(苦聪人)片区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工程,对两个直过民族整族帮扶,通过实施异地搬迁、美丽家园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工程,让两个直过民族不仅搬得出还能脱贫致富,使直过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有了重大突破,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质的转变。重视教育让拉祜族群众庙正华成为村里的能人,他的4个孩子如今一个上大学、一个上中专,另外两个都在上初中,这是庙正华最骄傲的事情,“死都要支持教育,以后子子孙孙都要上大学,都要有工作。” 这是金平县扶贫攻坚的成功样本。作为国家级贫困工作重点县及滇西边境片区扶贫攻坚县,金平把与全国同步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根本要求,30年来累计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1亿元,先后实施了以工代赈、民族特困乡建设、安居温饱工程、边境乡镇建设、整乡(整村)推进、扶贫安居、易地搬迁安置、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培训等各类项目700余个,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0.3万人(含累计返贫人口18.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3.61%。 此外,外交部定点帮扶金平县20多年来,累计筹集了1.73亿元扶贫资金,实施了温饱、教育、卫生、整村推进、培训等项目,让1.8万户8.2万贫困群众受益,有力地加快了金平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步伐。 “扶贫攻坚是金平‘十三五’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县将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全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如期实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县委书记杨国椿表示。 大事记 ●早在西汉时期,金平就属牂牁郡西随县地,南宁州都督府黎州地……1935年9月1日,金河设治局及平河设治局合并立县,各取首字故得“金平”。1985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成立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1992年,外交部定点帮扶金平。23年来,先后筹集帮扶资金近2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700多个,有力促进了金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998年10月,金平县启动实施者米“155”扶贫工程,按照先定居再定耕,进而配套实施社会服务工程的递进工作程序,先后投入资金3967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拉祜族苦聪人“有房住、有水喝、有学上、有饭吃”的目标。 ●2008年,金平县启动实施金平(布朗族)莽人综合扶贫项目,总投资达8984.8万元;2012年12月,启动实施规划2.3亿元的者米拉祜族乡片区综合扶贫开发项目。从水、电、路“三通”,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入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有力,特少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1年6月,红河州委、州政府在金平县马鞍底乡标水岩景区主办“中国·红河蝴蝶谷推介会”。从而揭开了“中国·红河蝴蝶谷”的神秘面纱,进一步推动金平旅游业的发展。 ●2012年5月底,蛮金公路(蛮耗至金平段)竣工通车,由此拉近了金平与内地县市的距离。依托“四纵四横”交通主通道建设,金平县初步形成了干支协调、纵横有序、通畅便捷的交通网络。截至目前,全县境内公路里程达5241.88 公里,行政村通路率达100%,98%的村民小组通公路。 ●2013年以来,积极整合项目资源,组织实施了美丽家园建设7300户“做特民居”工程、87个“做美村庄”工程和3个“做优集镇”工程,同步推进教育、卫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小集市建设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14年,被国务院授予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之前,金平县曾先后荣获“云南省平安县”、 “云南省先进平安县”、“爱民固边模范县”。 ●2015年,在美丽中国·第三届全国特色生态旅游城市发展论坛暨享誉世界的精品旅游目的地品牌榜发布会上,金平县荣膺“中国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殊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