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建设彝家新寨 昭觉县“十三五”将解决5.2万群众安居问题


    “决战全面小康 全力精准脱贫”系列报道之四
    建设彝家新寨 昭觉县“十三五”将解决5.2万群众安居问题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7日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区,总人口30.08万人、其中彝族占97.94%,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至今尚有191个贫困村、46432名贫困人口。近年来,昭觉县贯彻“加大彝家新寨建设力度,加快改变彝区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整体改善彝区贫困面貌”的重要指示,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将彝家新寨作为重要载体,注重输血与造血并重、扶贫与扶智并举,精准发力、整体提升,帮助彝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康步伐。
    围绕“住上好房子” 先难后易建设彝家新寨
    在规划上,昭觉县按照优先建设最困难的村、优先解决最困难的户“两个优先”原则,将31个极度贫困村摆在优先位置,注重科学选址、突出民族风情、体现经济实用,坚持就地扶贫与易地搬迁生态移民相结合,规划到村庄、布局到村落、设计到农户,现已建成新寨86个、受益3.5万人,规划“十三五”期间新建新寨141个、解决5.2万群众安居问题。
    在建设上,突出功能完善、综合配套,推动水、电、路、气、房、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实行统规统建、统规自建“两结合”、“五统一”。在资金上,构建多元投入机制,捆绑使用涉农资金、各类帮扶资金和信贷资金,设立彝家新寨建设资金专户,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同步改善基础条件,改造国省干道220公里,新建农村公路339公里、进村入户路237公里、村民活动场所63个,6.2万人结束无电历史。
    围绕“过上好日子” 产村相融发展富民产业
    大抓特色农业,人均种植1亩以上马铃薯低代种薯,建成马铃薯繁育温网室4.8万亩、马铃薯双行垄作16.6万亩,成为全省唯一现代农业以奖代补资金县,积极培育巨星海椒、脆红李、莲花白、玛咖等增收产业。大抓畜牧养殖,加快建设“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成畜牧科技园区168个,四畜存栏80.72万头(只),出栏53.02万头(只),畜牧产值达7.8亿元,商品率达42%。
    大抓生态产业,实施“1+X”生态产业“三年会战”,力争2017年种植核桃100万亩、华山松50万亩、大红袍花椒2万亩、索玛花5万亩,实现“应栽尽栽”。大抓文化旅游,打造集高原避暑、温泉度假、乡村特色旅游为一体的精品线路,让世人皆知“要品彝风,必到昭觉”。大抓劳务经济,力争到2019年输出农村劳动力10万人次、创收10亿元以上。
    围绕“养成好习惯” 兴教办学阻断贫困传递
    据悉,昭觉县将发展民族教育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帮助群众摒弃落后思想观念,提升知识文化素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目前已建成3所乡镇幼儿园和120个“一村一幼”幼教点,明年新建34所乡镇幼儿园、115个村幼教点,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
    同时,落实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抓紧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57所,确保距学校2.5公里以外的学生都能住校就读,决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实施彝区免费职教计划,今年招收学生达2461人,保证“应读尽读”。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彝族文化博物馆、大凉山彝族民族文化生态园、彝族服饰文化产业园。
    围绕“形成好风气” 破旧立新倡导现代文明
    昭觉县深入推进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每月1次全民大扫除,大力实施“计划生育五年专项计划”,深化破除高价婚姻、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专项整治,成立道德评议会、彝俗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达268个,271个村全部建立村规民约,群众勤劳致富、优生优育、文明进步等彝区新风正在形成。高度重视因毒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制定昭觉禁毒防艾“20条”,重拳开展“飓风”行动,筑牢艾滋病防治“防火墙”,毒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