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党旗飘扬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3:11:53 西藏日报 廖云路 参加讨论
在林芝市巴宜区百巴镇章巴村集体经营的农家乐里,村民们这几天身着盛装,为游客表演工布特色的民族舞蹈。看着接踵而至的游客,在农家乐准备藏餐的贫困群众达瓦顿珠喜上眉梢:“以前我家每月只有1000多元收入,农家乐开业后,村党支部就安排我到这里工作,每月有4000多元工资。” 章巴村集体经营的农家乐成立于2010年,目前有24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村民在这里工作。农家乐经营6年以来,章巴村“两委”通过吸收困难群众加入旅游业,已经帮助多户精准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近年来,我区各级党组织发挥在扶贫攻坚战斗中的堡垒作用,“以产业扶贫,用党建扶根”,让党旗飘扬在贫困群众迈向致富的道路上。 产业扶贫提供“源动力” “水在江中流,人在坡上住,地在山腰挂,畜在岩上放。”这是昌都市不少地区农牧民世代居住地方的生动写照。作为我区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方之一,近年来,昌都市着力打造“高原特色产业牌”,将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龙头来抓,不同类型的扶贫产业已经在昌都市“遍地开花”。 昌都市卡若区俄洛村的扶贫康巴藏鸡养殖基地正是昌都市新近成立的众多扶贫产业之一。康巴藏鸡是昌都市的独特鸡种,产出的鸡蛋虽个头不大,但味美、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2016年,在昌都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援助下,俄洛村看准了村庄临近昌都市区的便利条件,成立了康巴藏鸡养殖合作社,专门吸纳村里的贫困户加入。如今,一枚枚小小的藏鸡蛋,已经成为俄洛村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坚实保障。 “我身体不好,没办法外出打工。在政府扶持下,我到养殖基地养殖藏鸡。现在我每月有固定工资1000元,每个鸡蛋都有提成。基地的收入50%用来做发展资金,剩下50%都是用来扶助我们的,家庭生活有了保障。”俄洛村贫困村民、康巴藏鸡养殖基地员工白玛拉姆对未来充满信心。 洛宗特色产品开发公司是昌都市委、市政府指导下成立的扶贫企业之一。公司以发展特色产业洛隆糌粑为基础,大量招收当地的贫困群众参加工作,帮助他们改变贫困面貌。洛隆县特色产业办副主任王成龙介绍说:“洛宗公司现在有22名工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14名,他们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年终还参与公司分红,一年下来人均收入约3万元。” “按照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资源,昌都市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根本之策,让产业发展成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源动力’。”昌都市政府副秘书长、扶贫办党组书记常红强说。 “村村有扶贫产业、贫困家庭户户奔小康”的美好画卷正在首府城市拉萨的土地上展现开来。“十二五”以来,拉萨市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大力培植壮大高原奶业、净土藏鸡等特色养殖业和无公害蔬菜、藏中药材、优质饲草等特色种植业,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游、民俗体验游、生态观光游。“十三五”期间,拉萨市计划通过产业脱贫36034人,规划产业项目126个,总投资36.92亿元。 抓好扶贫路上“领头羊” 拉萨市曲水县达嘎乡易地脱贫搬迁点日前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全区74个县(区)的近180名扶贫干部。作为我区各个县(区)扶贫道路上的“领头羊”,扶贫干部们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最新政策的掌握、造成贫困与返贫的规律认识、结合地方实际的脱贫资源开发等,对我区切实打赢扶贫攻坚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治区扶贫培训中心主任索朗加措介绍说,近年来,我区举办了多期针对市、县、乡和村级党组织的脱贫攻坚培训班,目的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用心、用情、用力投入到全区脱贫攻坚战当中。 拉萨市曲水县达嘎易地脱贫搬迁点位于距离县城5公里的达嘎火车站旁,涉及该县184户贫困群众的搬迁。自去年12月以来,一栋栋新建的藏式两层小楼先后拔地而起,“早搬迁、早稳定、早发展、早致富”的牌子醒目地竖立在道路两旁。 “根据自治区脱贫攻坚的规划部署,曲水县率先在全区启动精准脱贫项目,目前已完成了搬迁户的核对和扶贫政策宣传等各项工作。同时,我们规划了奶牛养殖项目等产业,成立了3个合作社,带动184个贫困户能搬得出、住得进、富得起。”曲水县副县长格桑卓嘎向前来参观的扶贫干部们介绍说。 林芝市工布江达县扶贫办主任孟世铜参观后说:“这次参观奶牛养殖项目、净土产业园深有体会,拉萨产业这块潜力很大,而我们林芝也有很多优势。下一步,我们也想借鉴这边的模式,看看能不能开发出我们自己的特色产品。” 为提高各级党组织成员和扶贫干部们对脱贫攻坚的理论积累,自治区每年都会邀请区内外的领导和专家举办主题报告、专题讲座,解读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总体思路、方法措施、重要意义,召开各地区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议。 “这些培训和研讨让我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心、学习了经验。能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我们党能不能带领群众找到本地区脱贫致富的‘钥匙’。搬迁也好、产业项目也好,可以相互借鉴,要切实做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商则商的原则。”日喀则市仲巴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巴达说。 党建扶贫来到“家门口” 在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陆华东的桌上,放着一份正在草拟中的全区“双联户”参与精准扶贫指导意见。“双联户”是以户为单位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双联户”参与精准扶贫意味着我区党建扶贫工作在村民自治组织中的进一步“下沉”。 “基层党组织对口帮扶困难群众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出效果、见成绩的。”陆华东说。“双联户”范围内群众在地缘、文化、产业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而“双联户”户长多为党员,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要以联户扶贫、联户小康为重点,有利于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把一户群众拓宽致富门路的成功经验拓展到联户群众中,最终实现基层的共同富裕。 拉萨市曲水县聂当乡热堆村6组是村里唯一的牧业组。由于深处大山腹地、村民们受教育水平较低等原因,村民增收渠道窄,增收难度大。从2014年开始,在村党支部的指导下,6组“双联户”发挥牲畜养殖的资源优势,将村民组织在一起到拉萨周边地区销售牦牛肉、酥油等农产品。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产品一时间供不应求,村民们也尝到了发展联户经济的致富果实。 陆华东认为,我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全区5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关键在于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明确责任主体。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群众积极参与精准扶贫,鼓励先富帮后富,整合各类政策性资金,激活社会资源,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还需要处理好政府扶持、社会帮扶和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的关系,要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教育、搬迁、奖励、社会保障等方式,发扬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精神,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陆华东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四美乡村”构筑农村靓丽新景
- 下一篇:乡村旅游成为肃州经济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