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刘宝明:内蒙古自治区70年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2)


    内蒙古自治区70年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就是内蒙古各民族携手迈入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就是内蒙古各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高度认同的历史。内蒙古自治区70年民族团结进步伟大成就深刻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7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牢记自治区成立时立下的团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内蒙古”的初衷,始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发展为了各族人民、发展依靠各族人民的方针,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致力于最大限度激发各族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的创造热情,保持了各族群众共谋发展蓝图、共商发展大计、共享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内蒙古自治政府一成立,就把发展生产、改善各族群众生活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就形成了只有“进一步发展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使境内各少数民族赶上先进民族,与祖国各族人民共同过渡到社会主义,才能达到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伟大民族政策的根本要求”的共识。针对鼠疫、梅毒等疾病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情况,内蒙古把防疫工作提到与生产并重的地位,在较短时期内消除了肆虐草原数百年的传染病威胁,一些长期渴望孩子的牧民有了孩子后有说不完的高兴,每逢遇见北京来的客人都说“这是毛主席给我们的孩子!”针对贸易落后、不等价交换十分严重的状况,内蒙古大力发展民族贸易,通过“马背商店”、“牛背商店”等形式,以等价交换的原则组织供应生活日用品和生产工具,群众家里有东西都愿意拿到这些贸易机构进行交换。民族贸易方便了各族群众,疏通了民族关系,加强了民族团结。贸易工作者也成为最接地气的民族政策宣传员和民族团结推动者。针对人才不足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内蒙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把民族教育置于优先重点发展的位置,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实施优先照顾,逐步建立起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套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内蒙古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的建立和发展,有力地提高了内蒙古的人才培养水平,改善了人才结构,同时收到了“内蒙古大学的建立,是因为团结在祖国的大家庭中,取得了祖国与兄弟民族间的帮助的结果,没有这些帮助是建不成的”政治效益。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自治区经济,努力把经济建设推向前进,这是巩固和发展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的正确主张,创造了连续多年经济增速居全国前列、西部地区首位的突出业绩。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内蒙古经过十年的努力,取得了经济总量由千亿元跃上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百亿元跨过千亿元、民生大幅改善、各族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高的骄人业绩。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内蒙古建设成为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嘱托,在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在走中国特色和民族地区特点发展之路、发挥模范自治区新的模范作用方面迈出重要步伐。经济快速发展,民生大幅改善,不仅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更使各族群众在历史的纵向比较和国际的横向对比中,进一步增强了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内蒙古各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了大发展大繁荣。例如,被誉为“草原文艺轻骑兵”的乌兰牧骑,一直是民族地区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受到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充分肯定。实施“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揭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诠释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生命力。内蒙古较早开展流动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活动,为牧区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文化服务。率先设立“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率先规划建设“民族文化保护区”。精心设计和组织“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等重大节日活动。这些举措扩大了草原文化的影响,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和相互欣赏,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促进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经济快速发展,民生大幅改善,各族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极大地增强了内蒙古各民族对伟大祖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这种高度认同突出地体现在内蒙古各民族干部群众在各个历史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上。70年来,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始终坚持切实摆正国家与自治区的关系,在服从和服务大局的高度自觉中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的祖国大家庭意识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早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内蒙古就鲜明地提出了“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摆正自治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自治区是伟大祖国的一部分,自治区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全国建设好了,才能把自治区建设好。因此,自治区经济建设必须和全国经济建设的总步调一致,自治区的一切财富必须首先为全国的经济建设服务。”“自治区的建设速度,必须服从全国的建设速度。不能只看到自治区建设的需要,更要看到全国建设的需要。”“必须把全国和自治区的关系摆对,正确处理加强中央集中统一和发挥地方积极性的关系,既要满足全国在经济建设上对自治区的要求,又要真正从内蒙古的实际出发,把事情办好。”“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来说,要始终如一地强调全局观点和自力更生精神,反对不顾整体的本位主义思想和依赖思想,时时刻刻关心和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根据全国一盘棋的原则,忠实地执行对国家对全国人民应尽的义务。”计划经济时代,内蒙古在物资调拨等方面始终坚持了“先中央后地方,先区外后区内”原则。特别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内蒙古在自身缺粮的情况下,采取增产减人(增加生产,减少吃商品粮人口)等办法调出数十万吨粮食和5万多头牲畜支援全国。《人民日报》为此专门发表社论,赞扬内蒙古的大局意识。自觉增强大局意识、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向前。这是我们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周年之际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的重大道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