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人物 > 近现代人物 >

汪精卫投日做汉奸的经历,他是如何成为汉奸的?


    
    汪兆铭(1883年-1944年),笔名精卫,世人多称其为“汪精卫”,出生于广东省三水县,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汪精卫早年早年投身革命,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1921年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汪精卫在抗日战争时期投靠日本、沦为汉奸,成立伪国民政府;奴化人民、组织伪军、镇压地下抗日武装。以下是汪精卫投日做汉奸的经历,他是如何成为汉奸的呢?
    “九·一八”事变之后,汪找到了与蒋合作的机会。1932年1月28日在汪行政院院长履新之日,上海爆发了“一·二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肇事挑衅,给汪精卫一个下马威。
    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民心可用,士气高涨。
    而汪精卫一开始便被恐日情绪所围困。他被日帝的淫威压倒,只看到日本的强大,却看不到中国得道多助的优势,他认为:“须知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经济,在物质上着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幼稚不完善。”
    1935年5、6月间,他批准了“何梅协定”、《秦土协定》,把华北主权拱手让给日本侵略者,社会舆论哗然。同年11月1日,汪精卫在南京中央党部被王亚樵派遣的义士孙凤鸣刺成重伤,打进脊椎的子弹始终无法取出,医生断言:汪精卫活不过十年。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到了8月3日,汪就抑制不住言和的情绪。他说:张悌说“吴亡之际,乃无一人死节,不亦辱乎?”明知不能救吴亡,而惟一死自尽其心,然想自己死了之后,未死的人都要为奴为隶,这又何能瞑目到底,也不是办法。汪的弦外之音是:“死不值得”。他还说:“和呢?是会吃亏的,就老实承认吃亏,并且求于吃亏之后,有所抵偿。”虽然该语句上下文也有“打仗”、“抵抗”等语穿插其间,而媚日投降的心态则是十分明显的。
    1938年8、9月间,周佛海的代表梅思平与日本首相近卫的代表松本重治在香港谈判,日方提出“不要领土、不要赔款,两年内撤军”,支持汪兆铭的和平运动。
    1938年12月,在汉口国防最高会议上,汪主持第54次常委会议通过接受日方所提条件的决议,煽动孔祥熙在日本所提的停战条件上签字。
    1938年10月,他在接见海通社和路透社记者时都表示“未关闭停战之门”,他置轰轰烈烈的抗战于不顾,醉心主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