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禁烟历史:是谁促成了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壮举?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4:11: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有句老话叫“烟酒不分家”,但相对于酒在中国的悠久历史,烟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自明嘉靖年间(过去认为是万历年间)烟草由菲律宾(时称吕宋国)传入后,至今还不到500年。 说到近代中国禁烟历史,人们首先提到的是林则徐。其实,在林则徐提出禁烟措施之前,已有一名清朝大臣上书皇帝,提出了全面禁烟的主张,从而促成了林则徐虎门禁烟的壮举,他就是道光年四品大员、鸿胪寺卿黄爵滋。 黄爵滋是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积极倡导禁烟的先驱者之一,与林则徐、邓廷桢等均为禁烟名臣。 道光十八年(1838)黄爵滋上《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力陈鸦片之害,创议严禁,成为了近代上书禁毒的第一人。。1840年,他奉命赴闽、浙查办禁烟,筹划海防,奏报厦门抗英战况,力主抗英。 自十七世纪末,英国开始与中国通商。由于当时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中国当时的民族意识就是那样封闭。英国产的枪炮,中国不要;产的棉纺品衣服,中国不要,产的小提琴,中国不要,产的器械,中国不要...反正凡是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东西,中国一概不要。而中国输出的丝、茶等则比较畅销。英殖民主义者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获取长久的高额利润,鸦片,一吃上瘾,正中英国人的阴谋,自十八世纪起毒品鸦片供不应求,还成了当时的奢侈品,一旦上瘾又不得不吸食,形成的恶性循环正是英国人所乐见的。国民身心健康遭到严重摧残。同时,国家的白银大量外流,吏治日益腐败。清政府自雍正帝始曾几次下令禁烟,但因鸦片贩子贿买各级官吏,形成自上而下的鸦片走私网,故屡禁不止。 当时,清政府内部产生了禁烟和弛禁两派意见。太常寺卿许乃济曾奏请取消鸦片禁令,得到了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和直隶总督琦善等人的支持。尽管道光帝认为禁烟有利于稳定统治,但因弛禁派意见颇占上风,道光帝亦不知所措。在此关键时刻,黄爵滋毅然上书,正言进谏。他从国家财政收入支绌的严重局面着手,列举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鸦片的无穷祸害。 他在奏疏中首先指出:“窃见近年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洋外也。盖自鸦片流入中国,道光三年以前,每岁漏银数百万两,其初不过纨绔子弟习为腐靡,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道,随在吸食。粤省奸商勾结兵弁,用扒龙、快蟹等船,运银出洋,运烟入口。故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十一年至十四年,岁漏银二千余万两;十四年至今,渐漏至三千万之多;福建、浙江、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万两。以中土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年复一年,不知伊于胡底。” 在说明由于鸦片大量流入,造成白银外流愈益严重的趋势之后,黄爵滋又接着指出各省州县征收地丁钱粮,“以钱为银”,由于白银外流,“银价愈贵”,造成交税者“无不赔贴”,长此以往,税额必有亏欠。接下又说:“夫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洋之烟自不来矣。”认为根子在于“食烟之众”,所以请求采取严厉的禁烟措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