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进玉:推进生态移民社区重建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4:11:22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祁进玉 参加讨论
为了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与社区文化重建工作,笔者先后于2014年7—8月、2015年7—9月在青海省果洛、玉树、海南、黄南藏族自治州和格尔木市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走访生态移民家庭397户。研究发现,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安置方式多样,促进了生态改善、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安置方式有本州建立城镇化移民社区定居点安置、异地城镇化移民社区定居安置等方式。从2004年至2010年,生态移民项目建设移民点总数为86个,其中跨县城镇附近建设移民点76个。城镇化异地安置模式是生态移民安置的主要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城镇人口增多,适应了政府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努力,也加速了生产要素的优化布局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生活与交通便利性。但伴随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变化,这一群体的社会适应与文化适应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 首先,移民点的管理归属有待科学规划。例如,通过在玛多县、玛沁县等地的移民点调查发现,当地移民认为移民救济款发放渠道复杂、中间手续繁杂、不能按时发放。移民被异地安置,但新的移民点行政归属和日常管理仍归原辖地地方政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现属地与原辖地地方政府部门职责不清,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生态移民移入地的地方政府对移民点没有任何管理的权限,所以,在移民点所在地各级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和城市发展规划方案中无法考虑移民,导致移民新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较为滞后。 其次,三江源地区移民搬迁项目前期重点关注移民生活安置,较少虑及他们的社会生活重建问题。移民被从牧区迁到城镇,原有的生计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游牧到定居,移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生产方式转变之后,新移民不具备在城镇从事新工作所需的劳动技能,择业渠道十分狭窄。另外,移民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也发生了变化,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面临诸多尴尬:首先,他们生活在城镇却没有城镇居民的户籍或身份,是没有畜群的牧民;其次,他们很难在所生活的地方谋得一份工作,就业率很低;再次,很多生态移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自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而城镇化定居的日常开销很大,仅靠这点补贴生活显得捉襟见肘,“返贫”现象亟待解决。 最后,移民城镇化定居对他们的传统饮食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青藏高原的牧民通常以牛羊肉、各式奶制品以及青稞炒面为主,这种饮食结构恰好适合他们季节性流动的游牧生活方式。然而,搬迁与城镇化定居后,由于没有了赖以为生的畜群提供足够的牛羊肉和奶制品,加之城市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日常饮食中面条、鸡蛋、米饭等主食和蔬菜逐渐增多,而以牛羊肉、奶制品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这种饮食结构变化对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也带来了一定的潜在影响。 面对以上种种情况,地方政府应重视和完善生态移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生态移民进城以后,应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社会保障的有关待遇。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生活成本和负担有所增加,同时搬迁过程中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的损失也很大。因此,他们的社会保障不仅关乎温饱,还应关涉医疗、教育等。针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移民后续产业配置面临的困境,各级政府部门应改变思路、集思广益,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探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新经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江源地区实施生态移民整体搬迁使核心地带成为无人区,反而不利于草场的维护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因此,应该保留部分牧民一边游牧一边维护草场,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劳动力从事灭鼠、防火以及草场巡逻等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部分移民对城镇社会的不适应,也有利于黄河源头流域环境保护的初衷。例如,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移民定居点已经尝试实行草场管护员制度,移民点每户抽出一人担任草场管护员,在原移出地的草原进行管护、灭鼠、巡逻、防火等工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社会适应与社区文化重建研究”(12BMZ04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