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后疏勒河中下游地区水系格局的演变 众所周知,明代河西由朝廷所直接管理的区域只局限于嘉峪关以东,嘉峪关外仅设立羁縻性质的“关西七卫”,由当地部族首领世袭其官职,其中赤斤蒙古卫、沙州卫以及几度内迁的哈密卫即位于疏勒河中下游地区。后因土鲁番不断东进,七卫相继东迁,明代中期以后疏勒河流域实已完全脱离中央管辖【10】。清代建立后,在疏勒河流域的布隆吉一带也曾维持了军事存在【11】,但直至康熙朝晚期,西北边境仍大体维持明代格局,嘉峪关外并未设立州县卫所。康熙五十四年(1715)三月,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进攻哈密,西北边境局势骤然紧张,康熙帝先后派遣席柱、富宁安等人总办西北军务,同时调集各路军队前往救援。相对于次年大策凌敦多布率六千精骑对西藏的万里奔袭,准噶尔部对于哈密的进攻仅是一次试探与佯动,进攻哈密的准军不久即主动撤退【12】;然康熙帝仍在甘肃西部留驻大军,同时在关外开设屯田、安插民户,就地解决粮草问题。疏勒河流域的屯田于出兵当年即告展开,次年已初见成效。又经两年的准备,朝廷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疏勒河流域的三处主要屯垦地区设立了赤金卫(卫城在今玉门市赤金镇)、靖逆卫(卫城即今玉门市)与柳沟千户所(城址在今瓜州县三道沟镇,三、四道沟河道之间)。雍正年间,疏勒河中游屯田面积进一步扩大,今瓜州县城附近的屯种也大举展开。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于布隆吉尔(今瓜州县布隆吉乡)设安西卫,于库库沙克沙(今敦煌市)设沙州千户所。雍正三年(1725年)升沙州所为卫,五年(1727年)移柳沟所于布隆吉尔并升为卫,同时移安西卫于大湾(今瓜州县城附近)。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改疏勒河流域诸卫所为州县,渐形成今日玉门市、敦煌市与瓜州县的政区格局【13】。 在清代对疏勒河流域的不断开发中,为提供更多的灌溉水源,自然河道逐渐被改造为渠系化的人工河道,人类活动对疏勒河中下游水系的塑造作用日益明显。清代疏勒河流域主要水利工程完成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至乾隆四年(1739年)之间,相关记载散见于《重修肃州新志》(成书于乾隆二年)、《敦煌随笔》(成书于乾隆七年)、《敦煌杂钞》(成书于乾隆七年)、《钦定皇舆西域图志》(成书于乾隆四十七年)、《玉门县志》(成书于乾隆、增补于嘉庆)、《西域水道记》(成书于道光元年)、《敦煌县志》(成书于道光十一年)以及《安西采访底本》(清末抄本)等书中。然诸书记载颇有异同,加之清代旧渠多在建国后的大规模水利建设中湮没不彰,而古今地名不尽一致,因此只能了解渠系大致走向。笔者在考辨文本的同时绘制成简单示意图(图2),将康熙五十八年后疏勒河水系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14】。 第一阶段,康熙五十八年(1718年)至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肃州新志。柳沟卫。水利》载:“康熙五十八年,靖逆卫户民于昌马河口建坝,尽逼河水从东北(按:原文作东南,显误)行,不由故道,以致柳沟户民播种无资,屡诉于官。”于疏勒河出山口修筑昌马大坝是疏勒河中下游水系演变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冲积洪积扇上的疏勒河道只有一条,即今日疏勒河主道昌马总干渠所在的西南--东北向河道。该河道至今玉门市南分为靖逆东渠与靖逆西渠,两大干渠夹玉门城北流,灌溉民田后,余水大部注入布鲁湖,东渠小部分径流东北注入花海子【15】。清代布鲁湖在今玉门市饮马农场至黄闸湾乡北部一带,花海子则在今花海乡一带,两湖间有河道相连【16】。从卫星地形图上可以清晰看出,约在今连霍高速公路玉门镇至桥湾段东北侧存在一片为1400米等高线所夹持的洼地,即上文提到的东北洼地,其东与花海子盆地相连,东西长约90千米,此即为清代的布鲁湖--花海子湖盆,注入其中的疏勒河水无法西流至桥湾以下【17】。但从雍正初年布隆吉尔与大湾城的修筑来看,此一阶段桥湾以下的疏勒河干流仍有流水,其来源主要应为四道沟以西的诸泉水河,但水量不丰。直至雍正初,疏勒河水还不能流至哈拉湖,经过岳钟琪的疏导,方可与党河合流【18】。由于地形原因,注入布鲁湖的大部分疏勒河径流很难直接西引,因此疏勒河下游径流应十分有限。 第二阶段,雍正七年(1729年)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七年,从靖逆西渠的下龙王庙一带引出一支水渠,向西北方连通头道沟、三道沟等沟道后,将五分之一的疏勒河水引入四道沟,西北流至桥湾后折向正西,以下与今日疏勒河干流河道重合【19】。四道沟并不是发源于冲积扇边缘的泉水河,而是古代疏勒河河道的一部分。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之前存在至少一条从疏勒河出山口以正北方向穿越扇面,经今三道沟镇直至桥湾的常年径流,即所谓“昌马故道”,清代至今所言的四道沟只是其下游部分,上游已经干涸【20】。自雍正七年(1729年)四道沟恢复通水以后,疏勒河桥湾以下河道之过水应有所增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