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土族:湟水北岸的七彩人文 互助片区的土族主要居住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以及甘肃的天峻等县,这些地区大都在湟水以北。互助片区位于西宁的东北方向,元末明初的史籍中开始出现“西宁州土人”的相关记载。 夏天来到互助,让人流连忘返。南边属于湟水谷地,是青海最重要的农耕区之一,北边是祁连山脉的达坂山崔嵬高峻,峰顶云雾缭绕。在路边的青稞或麦地里,土族妇女在辛勤劳作,进入五十镇、丹麻乡一带,有的还穿着土族民族服装。因为是油菜花渐次开放的时节,路边不时可以看到整齐的蜂箱和远道而来的养蜂人。 到互助,记者才惊讶地发现,一个县竟然有六七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丹麻土族花儿、土族婚礼、土族轮子秋、土族服饰、安昭舞。在互助有一些新建的土族风情园,集中展示这些文化遗产。虽然大都是一些商业开发,但是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直接服务于当地社会的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 记者和一些国内外的民族、民俗学者来到一个土族风情园,一起观察这个土族文化产业项目,也颇有意思。来自匈牙利的青年民族学者大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安德明研究员一起参加土族游戏活动,引来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空地上正在表演的“轮子秋”是一种互助土族特有的传统体育活动。简单地说,是一种转动的秋千。随着圆盘转动,土族阿姑和小伙做出“雄鹰展翅”、“孔雀三点头”、“春燕串柳”等造型,看上去动作舒展,也有些惊险,让人不由捏了一把汗。 一位学者告诉记者,近年来,在西宁周边地区,互助县的文化产业发展是最好的,这和青海省这些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关,互助合理利用土族文化资源,打造出七彩互助的文化品牌。这是目前互助土族地区发展好于民和和同仁的原因之一。 西北民族走廊大家庭中的土族文化 土族的族源、土族内部各族群之间的差异、土族与其他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融等一系列学术问题都广受学术界关注。土族与西北民族走廊上其他民族的文化关系引起记者极大的兴趣,记者发现,在各地土族的民间故事中也有不少有意思的传说。 徐秀福告诉记者,在三川土族有这样关于“河州帝帝”的民间传说。河州帝帝的母亲“阿姑琪尔当”吞食山果受孕,生下十二个儿子,分别成为三川附近汉、回、土、藏、蒙、东乡、撒拉、保安等十二个民族兄弟。后来,河州帝帝拜阿舅成为当地正月初一拜阿舅习俗的来历。徐秀福认为,故事反映了三川土族自古以来同周边兄弟民族和睦相处的情景。 根据记者查阅的资料,在1986年进行的一次学术调查中,同仁县年都乎村村长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同仁土族的语言传说。很久以前,年都乎住着土族、藏族、汉族、蒙古族四个民族,语言不便,沟通困难。大家选出人一起去学习。土族走累了在路上休息,醒来后发现别的民族都走远了,就在路上等他们回来。等藏族、汉族、蒙古族兄弟学习归来,土族就从中各学了一些,所以至今同仁土族的语言中有多个民族的语言成分。 在西宁,记者拜访了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青海土族研究会会长鲍义志。鲍义志是出生在三川土族之乡的土族学者,在他的办公室,鲍义志向记者介绍了青海土族研究会近年来的发展,谈了他对土族文化发展和所面临问题的思考。 鲍义志赠送给记者最近四期《中国土族》杂志,这是由青海土族研究会定期公开出版的刊物。其中一篇文章介绍了互助设县时一个有意思的掌故:当时因为这一带是多民族共居的地区,当地文化人引经据典,最初建议县名为“互乡”,取《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按旧注,“互乡”是乡名,这里的人习于不善,难与言善。当年应该是按字面取的引申义,表示这里因为语言差异,彼此难于沟通。 记者此行看到,从过去交流困难的“互乡”到今天团结友爱的“互助”,如今的土族已经融入民族大家庭,同时又保持着自身奇异独特的文化,绽放成西北民族走廊上的一朵绮丽之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