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了1.1万亿元,这1万亿意味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三分天下有其一”。从发展速度看,乡镇企业从1984年和1000多亿元到1991年的1.1万亿元仅用了7年,而我国从1952年的1000多亿元社会总产值达到1983年的1万亿元用了31年。在乡镇企业发达的江苏省它的产值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了。 这1万亿元意味着乡镇企业在工业产值上已与国营企业平分秋色,而成为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乡镇企业已不再是国营工业的补充和调剂,而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在近三年的治理整顿期间,乡镇企业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以每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远远超过了全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的速度。江苏省苏州市等乡镇企业发达地区的年增长则在30%以上。 这1万亿元还意味着打破了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经济结构,乡镇企业使农村走向城镇化,工农差距在缩小,城乡差别也在逐步消失。农民自觉自愿、兴高采烈,但也是千辛万苦的,在没有花国家一分钱的投资下,自我完成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角色转换。约有1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了乡镇企业,相当于我国前30年城市工业吸收劳动力的总和。日本一位教授评价中国农民的这一伟大创举时说:“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可以看成是在中国各地出现的一次静悄悄的产业革命,它使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迅速变化。”“这是中国正在进行的使农村地区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新尝试。乡镇企业的成功,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比较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已向现代工业发展,从初期的“船小好掉头”到“联舟抗风浪”,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把眼光转向质量、品种、效益和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合资企业上来,开辟高新技术产品,以便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后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如江苏省的乡镇企业出现了联合兼并的势头,形成了6000多个较大的骨干企业,其产值和利税均占全省乡村集体工业的55%以上,其中200家企业达到国家规定的大中型企业标准,近百家涉足高科技领域。 由于同国营大中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所的横向联合,给乡镇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发展了外向型经济,使众多乡镇企业有了发展的新天地。江苏省乡镇企业创办的“三资”企业累计上千家,其中以“嫁接型”企业为主。所谓嫁接型即把外资和技术甚至经营管理嫁接到原来的社队集体企业的基础上。这种嫁接形式的转变在广东省很多,被称之谓“造船出海”,不同于“三来一补”的“借船出海”。更可喜的是已出现了跨出国门外,到国外办厂的乡镇企业,显示了中国农民面向世界的伟大气魄。 引人注目的是,1991年涌现出一批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业、商业、工业、建筑、运输、服务全面发展的乡(镇),人口在10万以下,产值接近或超过10亿,其中江苏的盛泽镇突破了15亿,还有产值达2亿元,而人口在1000上下的村。江苏省1984年有6个工农业产值超亿元的乡,八年后就发展到了550个,现全国有了2093个,以巨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我国农村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坚力量。这些亿元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3.77%,人口总数占全国农村人口总数6.5%,社会总产值占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26.8%。这些亿元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国乡镇企业产值的28.86%。乡镇企业使2亿农村人口,有了固定收入和过上安定的生活。 但就全国来看,农村经济发展是很不平衡的。我国的中、西部人口7.2亿,集中了全国63%人口,其中农业人口5.77亿,占全国农业人口64.4%。城市人口1.4亿,占全国城市人口57.4%。中西部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农业劳动力76.2%,我国的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而且基本上还是以从事农业为主。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宏观上形成了东(指经济较发达地区,它包括京、津、沪、辽、冀、鲁、苏、浙、闽、粤十省市)、中(指经济发展中地区,它包括黑、吉、晋、陕、豫、川、湘、鄂、皖、赣十省)、西(指经济欠发展地区,它包括蒙、宁、甘、青、藏、新、滇、贵、桂、海南十省区)在经济发展上有差距,而且差距相当大,这个差距不是差在资源上,而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由于乡镇企业在地区上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很大。东部的农民人均收入为812元,而中西部只有527元,东部是中西部的1.54倍。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实现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使全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中西部地区能否从现有较低的发展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有一个大的突破和大的发展,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1984年我开始边区研究,在内蒙古和大西北进行社会调查,始终关注这一有关大局的东西差距问题,提出了“以东支西、以西资东、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意见。“支”是指资金、技术上的支持,“资”是指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 就边区本身来看,那里的现代工业基本上是靠外边的力量兴办起来的,有抗战时期从沿海地区迁入的现代工业,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帮助下建立的重点企业,还有60年代为国防需要而兴建的许多三线企业。这些具有现代机器装备的大中企业,依靠行政力量搬进或兴建在原来以农牧为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形成一个个平地起家的大小新兴城市。它们和周围乡村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很少联系,有点像海洋里的孤岛。 80年代大中企业的体制改革使得孤岛上的企业要开门出来找出路了。正在这时四周的乡村也要求发展乡镇企业,双方走到一块来了,由大中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和部分设备,乡村提供土地、劳动力和部分资金,合作办中小型乡镇企业,走“城乡一体”或“一厂两制”的路子。这是城市把工业扩散到农村,农民把工业引进乡村在中西部发展中的重要突破口。 我在看到沿海和边区的农村发展的差距时,对全国经济这盘棋的格局有了初步的综合印象,那就是经济水平由西向东梯阶形的上升和现代工业的由东向西的逐步延伸。进一步考察我看到这个经济梯阶正表现在作为工商业中心的城镇的规模和密度上的差别。在沿海分布着一系列工商业较发展的城市,而且都拥有经济水平较发达的腹地,特别是长江和珠江的三角洲已出现接近小康水平的地区。而在边区,正如上文中所说的那些孤岛式的新兴城市大多还停留在点上没有扩散成面。这幅画面促使我从着重在比较农村发展路子的“模式”研究,更上一层楼,联系上了经济区域的概念,注意到它们空间分布的格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