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到小城镇,再到小城镇群体和中等城市,三年前我们以吴江农村为基地,循着这条路线,把小城镇研究的范围在这几年里逐步扩展了开去。 1984年年底,当我结束了第一个回合的探索,从扬州踏上归途时,觉得离开出发点的距离远了,时间久了,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名离开土地的“农民工”。然而谈论中国的任何问题都离不开农村,离不得人数最多的农民。我盘算着应及时抽回身去,重返故土,从头做起,并在这再循环的过程中检验自己以往的看法。 原定今年五月返故乡,可是身不由己,因故一直拖到七月中才成行。时值盛夏,年已七十有五,居然还能敌住江南的酷暑,安然无恙。这应当感谢吴江县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对我的特殊照顾。 在吴江两周,我跑了一个村、四个乡和三个镇。飞车往返,如蜻蜓点水。可到基层走一走,就多一点实际的感受。既然是家乡,对新的变化自然就比较敏感,乡亲之间也免了许多客套话,可以直截了当地提问题。在访问后期,县委、县政府和各有关部、局的领导同志们还特地腾出两天时间给我上课,使我学到了不少新鲜的知识。这里我就把自己对乡镇工业、农业和小城镇发展问题的思索写下来,作为学习体会向家乡人民江报。 我屈指一算,为了调查研究到江村去访问,这已是第九次,所以这次是“九访江村”了。 一 江苏的乡镇工业产值中有没有水分?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会不会是第二次“大跃进”?这是1985年初在北京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答复这个问题,我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政协小记》里专门写了一篇千字文,提出乡镇工业要速中求稳。 在城市里写的文章,与农村的实际之间不免会产生距离。一到吴江,新上任的孙书记就向我介绍全县的经济发展情况。他说,1984年全县工业产值达134乙元,农副业产值为4.2亿元,分别比1983年增长33.6%和31%。在工业发展中利润和职工工资的增长率都超过产值增长:实现税利1.3亿元,比1983年增加39.1%,职工工资额为0.88亿元,增加了47%。从财政收入来看,1984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增加21%,跨入了全省八个财政收入超亿县的行列。农村的人均收入从1983年的373元提高到570元,士曾长了52.7%。 1984年的发展速度在吴江历史上是最快的一年。上述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工、副、农三业是同步发展的;工业的产值、利润、工资是同步增长的;国家财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是同步提高的。这三个“同步”,表明吴江的经济发展是协调健康的。 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中,国家、集体和个人都得到了各自的利益。其中增长幅度最高的是农民的收入,这一点在农村市场和农村面貌中充分反映出来。震泽镇的镇长介绍说,去冬以来,商店里有三样热门货:洗衣机、电冰箱和彩色电视机,货一到人们争相购买。庙港乡党委书记告诉我,现在农民手头的钱活络多了,一些老年人把养兔挣来的钱替孙儿女买电扇。小小的庙港镇上,一次来了100台电视机,每台售价430元,不到半天时间抢购一空。在开弦弓村,1981年我三访时,只有一幢我在1957年住过的二层楼,今年那幢二层楼已变成了三层楼,30多幢新的二层楼房建了起来,据说门前垒起砖瓦准备盖楼的,全村不下60户。 1958年大跃进时的景象,人们至今难忘。可如今,我在吴江,不但没有看到虚假和浮夸的迹象,恰恰相反,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种百业兴旺、人民开始小康的气氛。回到县里,问了银行的储蓄额,1984年城乡人民的存款余额为8700万元,以当年年末总人口73万计算,人均储有119元。 吴江经济的主体是工业,它占总产值的75%。在农村,工业以平均年增30%以上的速度向前推进,这的确容易令人生疑。然而盖屋置物,手中有余款,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来不得半点虚假。 因此,要回答高速发展是否扎实的问题,还得追问,乡镇工业持续发展的高速度是从哪里来的? 庙港乡缫丝厂在1967年筹办时并不是社办厂,而是由开弦弓村周围的七个大队集资联办的。27300元办厂资金分为21股,每股1300元,由这七个大队根据自己集体积累的实力认领股份。当时招收的65名工人也就按出股多少,把名额分配到各大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