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九访江村(3)

革命的结果是生产关系的彻底变革。解放以后,土地还家激发的生产热情加上集体劳动的力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单位面积产量直线上升。在苏南,50年代末亩产粮食在800斤上下,60年代末超过了千斤,70年代中期达到了1200斤左右。
    粮食产量的增加固然能提高土地养活人口的能力。然而在土地与人口这两个变量中,人口的能动性远胜于土地的弹性。自70年代开始,粮食产量一直停滞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临界状态,可是人口却剧增起来。人均拥有耕田从解放前的2亩下降为1亩,所以尽管产量翻了接近两番,每人从土地上获得的粮食却只有1200斤。如果吃粮水平为600斤,那么还剩600斤。在扣除农业税、农本和提取集体积累之后,农民所余无几。
    与此同时,在农业政策上片面性也越来越大。农民的家庭副业成了“以粮为纲”的对立面而被严加限制,集体副业也差不多只剩下为粮食生产提供肥料的养猪一项。
    反省起来,在20多年时间里,由于没有认识到人口增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使人多地少的矛盾再度尖锐起来。由于忽视了传统的农民家庭经济结构中合理、积极的成分,致使农业独木难支,长期徘徊不前。这就是苏南农民在实行农业责任制以前人均收入始终处在百元上下水平的根本原因。
    历史的经验表明,对苏南农民来说,只从土地上去讨生活是不足以维持生计的,要使生活富足起来,就得把握住另一半命根子,而增加家庭收入的副业门道,这是人们最熟悉、最有感情的途径。因此,即使当时的政策把所谓“七种八样九行当”的传统副业都列入禁区,农民还是顽强地寻找能开辟活路的新副业行当。于是在60年代末期的特定的社会条件下,苏南农民又创出了一条新路,他们纷纷起来兴办社队工业,用搞工业的方式取得生活所必需的收入。
    因此,在农民的眼光里,社队工业是开辟增加收入,满足生活需要的一个新的副业。它的作用与过去在家里饲养几头羊并无差别,至于手段和形式的不同是另一回事。因为副业的本性就是易变,什么收益最大就搞什么,怎样搞赚钱最多就怎样搞,七种八样九行当轮着转。
    如果我们用以工业为手段的农村集体副业这一根本性质去观察社队工业,那么对于社队工业的种种特征也就很容易理解了。例如,副业的项目变化不定,社队工业也可以经常换牌子、转方向;副业是把耕作之外的剩余时间利用起来变成生产性的劳动,社队工业的工人也是亦工亦农的农民工,他们既不离乡,离土也只是部分时间,回家还得帮助种田,实际上是劳动时间的分业安排,而绝不是如同西方工业革命时那样,劳动力被抛入市场作为商品出售。家庭副业的收入是由所有家庭成员分享的,社队工业也在社或队的范围内搞利益均沾,招工一户一工,工资尽量缩小差距,保证收入均摊;搞副业只求收入,讲究勤快,而不计成本,缺乏精密计算的效益概念,所以社队工业兴起时工人也不太关心工厂的经济效益和产品成本核算,工资虽低,对工人说总是一笔现金收入,可以贴补家用,有收入就可以,因而不计较工时长短和劳动强度。副业与农业是共同负担吃用各半的“亲兄弟”,谁也离不了谁。社队工业自然也就要补农、贴农,农业上的技术员、拖拉机手、管水员以及社队干部、民办教师、农村医生等等,他们的名字都可挂上工厂的花名册,从工厂支取报酬……凡此种种,与现代工业的特征相背离而使人费解的事,在农民看来极其自然,理应如此。道理就是工厂并不是别的东西,只不过是他们自己的又一副业园地而已。
    农民搞副业的一个特点是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在初期短短几年里,苏南的社队工业也到处蔓延,落地生根,历经艰险而不衰。社队工业的这种强盛的生命力和普遍的适应性,不能不使入联想到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草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之中,一有条件它就发芽,就蓬蓬勃勃地生长。这种社队工业,可以称作草根工业(Grassroots Industry)。
    与西方工业革命的历史相对照,草根工业无疑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西欧工业的发生,一股出自城市侵入农村的力量把农村作为工厂的猎地,农民变成工业发展的猎物。而中国的农民却发自一股自身内在的动力,驱使他们去接受工业。他们有力量冲破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初期的老框框,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去改变工业的性质,让工业发展来适应自己。在草根工业中,农民表现了充分的主动性,这不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么?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旦草根工业破土而出,它就会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运行。这就是说,在农民接受工业的同时,工业也在接受农民,影响农业,改变着农村的面貌。从这一意义上说,农民最终还得去适应自己创造的工业的发展。
    应当看到,草根工业虽然具有副业的作用,但它毕竟不是完全等同于传统副业。首先,传统副业以家庭为经营单位,而办工业的经营单位一般都是集体性质的,至少是几家联户才能办得起来。所以,草根工业把个体经济转化成为集体性的合作经济。其次,传统副业是小农经济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小商品生产,副业生产的商品往往是农户生活的多余部分。例如鸡鸭卖出去成了商品,卖不出去也可以留着自用或待客。而212业则完全是商品经济,它的商品率远比副业高,而且它把生产者与消费者严格区分开来。第三,传统副业大多是农产品的一次性转换或手工进行粗加工,所以它在资金、设备、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要求很低。而工业在上述诸方面的要求比传统副业高得多。
    正是由于这三个不同,草根工业就不能像以往的家庭副业那样,长期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必须不断改变分配、人事、管理等各种制度和技术素质,以适应工业经济的规律。否则在急速的市场涨落和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草根工业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