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说过,要理解苏南的乡镇企业必须懂得这个地方的农民是把这些企业作为农村的集体副业来看的。在农民的意识里农业还是农村的主体,尽管副业收入超过农业。主副之别还是不变的。苏南的乡镇企业当其初生时确实是为了吸引农村里多余的劳力和补充农家的收入,和其他“副业”并无不同。后来乡镇企业发展得快,经济收益远远超过了农业,这时农民毫不犹豫地“以工补农”,一直发展到“以工建农”。可见在农民的意识里乡镇工业是农业的延伸,有点像亲子关系,工业有反哺的义务。乡镇企业所表现出来的工农关系不能不说是“中国的特色”,也是促进苏南农村这十年里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反映在苏南农村里农副工三业的协调发展,它们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促进了农业稳定、副业兴旺和工业发展。这个循环在吴江比较容易看清楚。 吴江这十年工业的发展并没有引起农业的萎缩。他们的农业在实际耕种面积略有减少的情形下,主攻单产,稳定总产。全县80万亩耕地,连续5年粮食总产超过5亿公斤,亩产超过625公斤。全县城乡76万人,连续九年人均占有粮食超过650公斤。可见吴江的农业是稳定的。 多种经营是吴江的传统优势。这里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水产历来是农村的大头产品,不仅家家户户几乎每餐都用鱼虾下饭,上市的商品1990年已超过4万吨。而栽桑育蚕又是吴江农村特别重要的副业。1990年桑园近9万亩。蚕茧产量达8000吨,在苏南首屈一指。但是苏南像无锡那些原来也是产蚕桑的地方,这十年却走了下坡路。吴江之所以能保住这项副业是由于它和丝绸工业密切结合。以江村来说,由于扩建丝厂,相应地也扩大了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使副业的产值在三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由1980年的13%增长到24%。吴江自从引进了兔毛纺织厂后,作为农村副业的兔毛产量也得到稳定,在全省保持前列的地位。吴江的其他的农村副业也同样有所增产,可谓副业兴旺。 吴江这十年经济腾飞起关键作用的无疑是工业的发展。全县工业企业1970年有189个,产值1.44乙元;1980年有1863个,产值5.6亿元;1990年有2493个,产值54亿元。而其中乡镇村办的企业有2284个,产值40亿元。吴江的工农比例在这十年里已从7:3提高到9:1。从产值上看工业远远超过了农副业。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吴江从温饱型经济上升到小康型经济主要是工业化的结果。 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观察还可以见到,吴江工业化的特点:一是主要以乡村为基地发展起来的,直到目前乡和村两级所办的工业产值还占工业总产值的74%;二是主要以农副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以丝绸为主的纺织品产值目前已接近工业总产值的一半。 这次访问中,我发觉我一直把它们包括在“苏南模式”中的苏南各县,如果迫近了观察,还是各有各的特色,在统一性中各有各的个性的。吴江就走出了一条由它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所形成的发展道路。这条路子从总的方面是和苏南各县一致的,但具体的细节却不一样。例如“无工不富”的一点上是一致的,它们走的都是发展乡镇企业的致富之道。但是在发展什么工业、怎样发展等问题上,却都能各自按其具体条件各显神通。我认为这点认识对今后开展小城镇和城乡发展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只是深入了解各个地区发展过程的个性,才能看清楚各地区今后继续前进的具体方向。这也是我在这篇汇报中强调吴江在苏南模式中所具特色的原因。 不愧是丝绸之府 谈到吴江这十年工业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各乡镇上丝绸业的兴旺。丝绸业本来是吴江的传统优势。我在30年代所写的《江村经济》里就把当时农村凋敝的直接原因归之于丝绸业的衰落,因而引起农村里蚕丝副业的危机。80年代我国丝绸业复兴了,历来以“丝绸之府”闻名的吴江,随之繁荣起来。1980年桑田面积5.7万亩,蚕茧产量3300吨,白厂丝(用机械缫出的生丝)265吨,丝织品3400万米。1990年桑田面积接近9万亩,蚕茧产量接近8000吨,白厂丝650吨,丝织品1.3亿米,全县丝织企业300多家,产值超过2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5%。真丝绸出口收购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6,不愧是中国的丝绸之府。 我这次访问的重点是吴江丝绸业中心的盛泽镇。这个镇解放初期有2.2万人,到1983年我去访问时,也还只有2.6万人,经济停滞了30多年。现在全镇人口已达10万人,其中8万人有本镇户口,已恢复了“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历史盛观。现有丝织、印染、服装等可以列人丝绸类的企业130多家,其中几千人以上的大厂就有十多家,拥有各种丝织机1万多台,职工总数近4万人。包括该镇农业和其他各种企业在内,总产值18亿元,占吴江工农业总产值的1/3。 这个镇生产的迅速发展也使镇容大为改观。它原是个古老的手工业作坊的集中点。解放初经过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建起四个丝织厂,当年我参观过其中最大的新生厂,也不过有100多台铁木织机,工人坐在织机上层的旧式提花设备曾给我很深的印象。现在这类织机只能在丝绸博物院里看到了。新生厂的面貌完全变了。我们这次寄宿的醒狮酒家,就是这个厂的招待所。它的建筑和设备都不下于大城市里新建的旅馆,每天要接待许多来厂洽谈的客商,常常应接不暇。 我这次还特地去拜望另一家丝绸厂即新民厂的毕玉明经理。他是我1957年重访江村时结识的老朋友,现在已是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全国纺织系统的优秀企业家。新民丝织厂是从1958年起由若干个体作坊合并起来的集体工厂。毕玉明同志把它办成了一个技术上全国领先,产值连续两年突破亿元大关,创汇2000万美元的现代丝织厂。我记得前几年去该厂参观时,平生第一次看到“无梭织机”,感受到现代技术的威力。这次去看时这种喷水织机已经不算先进了,又新装备了近50台称作“绕性剑杆”的织机。这位朋友在旁说:“我们不从技术上改进,怎能在国际市场上站得住呢?我就是用新技术创汇,用创汇来引进新技术,搞个良性循环。”我高度赞赏他的经营之道,说:“你们在实践中走出了这条技术兴工之路了。” 从整个盛泽来说,这十年来丝绸工业的发展,除了对当地称大集体的县办工厂大力进行改造外,还积极创办了15家镇办和103家村办的中小型丝厂。这些乡镇企业的总产值已达10亿元,超过了大集体的产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