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东亚世界”的日本和朝鲜半岛诸国学习中国律令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形成东亚世界以汉字、儒学、律令和佛教为共同性的基本特点(韩昇增加了教育和技术要素,并把日本继朝鲜半岛之后全面接受唐文化,形成东亚文化格局作为东亚世界形成的重要标志。高明士特别强调了东亚世界作为教育圈和文化圈的特点)。(49)文化是此时东亚世界运行的基本动力。到宋代高丽已完成学习律令制度建构国家体制的过程,与宋朝交往时文化学习已退居次要,如高丽人所说“我国文物礼乐,兴行已久,商舶络绎,珍宝日至,其于中国实无所资”。政治上弃宋从辽后其入宋朝贡的主要目的是经济利益,即“高丽之臣事中朝也,盖欲慕华风而利岁赐耳”。(50)日本此时也已完成国家体制建构,专注于唐风向和风的内化,没有与北宋政府间的朝贡关系,与宋朝交往的经济贸易需求超过政治和文化需求,日宋关系进入到“日宋贸易时代”。(51)故堀敏一将商贸关系称为“宋代以后东亚世界的特征”,且是“东亚世界的重要特征”。(52)南海诸国与中国的交往更是以经济贸易为目的。费正清等认为朝贡体制的传统模式是朝贡加贸易,两者是一套机制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滨下武志更明确地强调朝贡行为的根本特征是商业贸易,贡赐贸易和商业贸易是朝贡体系的推动力和基础,他因而将朝贡体系称为朝贡贸易体系。高明士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外国学者将朝贡解释为商业性的交易行为,而称作朝贡贸易,这是没有把历史问题归历史来处理”。朝贡于中国“在于维持‘礼’的秩序”,诸国“朝贡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摄取文化”。(53)他的研究以汉唐东亚世界为对象,特别强调朝鲜半岛和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慕化”。但汉唐“东亚世界”在朝贡体系中具有特殊性,不仅当时内亚游牧民族注重贸易需求的情况与其不同,(54)宋代以后东亚世界关系形态更发生了重大变化,不能以汉唐东亚世界的特殊形态否定宋代以后朝贡体系以贸易为基础的整体状况。 注释: ①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以下简称《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6、10页。 ②Janet Abu-Lughod,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The World System A. D. 1250-135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251~253。 ③《汉书》卷六一《张骞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649页;《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173页。 ④《汉书》卷六一《张骞传》,第2697页。 ⑤G·F·赫德逊著,王遵仲等译:《欧洲与中国》,中华书局,1995年,第66、69页。 ⑥该记载所涉地名解释纷纭,李金明、廖大珂综合了各家之说,认为黄支为印度东海岸之建志,夫甘为缅甸的蒲甘,都元为越南南圻,邑卢没为暹罗的罗斛(即泰国的华富里),皮宗为苏门答腊,已程不为锡兰岛,见《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页。 ⑦《南史》卷七八《海南诸国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947页。 ⑧前引G·F·赫德逊著:《欧洲与中国》,第50页。 ⑨赵荣织:《纷乱时期中原封建王朝对西域的管理》,《西域研究》2002年第2期;朱雷《东晋十六国时期姑臧、长安、襄阳的“互市”》,载《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武汉出版社,1988年。 ⑩前引G·F·赫德逊著:《欧洲与中国》,第50页。 (11)参见纪宗安:《9世纪前的中亚北部与中西交通》第四章《丝路贸易重心的北移及其原因》;第六章《6-9世纪中亚北部地区东西文化交流盛况》,中华书局,2008年。 (12)《宋史》卷四八五《夏国上》,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3981页。 (13)《宋史》卷四九○《于阗传》,第14109页。 (14)《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二八五熙宁十年十月庚辰,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688页、卷三○九元丰三年十月丁卯,第2897页。 (15)李复:《潏水集》卷一《乞置榷场》,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6)《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二四、二○,中华书局,1957年。 (17)参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之《两宋市舶收入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76页。 (18)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五,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长编》卷一○一天圣元年十一月癸卯,第2342页。 (19)《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第3971页。 (20)石文济:《宋代市舶司的职权》,《宋史研究集》第七辑,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4年。 (21)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第11、17页。 (22)前引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李露晔:《当中国称霸海上》(远流出版社,2000年)等。 (23)前引Janet Abu-Lughod著,第327页。 (24)前引Janet Abu-Lughod著,第274页。 (25)《美山宋元时代阿拉伯人的墓地》、《云麓宋迹调查及阿拉伯人墓地的发现》,载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编:《泉州海外交通史料汇编》,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1983年,第73~81页。 (26)《宋史》卷二六八《张逊传》,第9222页;《苏轼文集》卷三○《论高丽进奉状》,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年,第847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