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无年号与改正朔:安史之乱中肃宗重塑正统的努力兼论历法与中古政治之关系(8)

五、余论
    到底采取年号纪年或者王号纪年,或者究竟采用子月、丑月,还是寅月为岁首,以现在科学主义的看法,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自然问题,不应有更多的歧义。但是对于中古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乃至被统治的普罗大众而言,这却是一个有关权力合法性的重大政治问题,事关政权之生死存亡,有着特别重要的政治意义。
    纪年方法与上古的政治传统和遗产相连,与上天赋予的政治合法性(天命)相关,不论是强调自己取代前朝的合法性,还是强化自己对同时期其他政权的正统性,(70)还是凸显君主本人肩负革故鼎新的开创(或中兴)使命,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从各种理论来解释自己在时间长河中的角色和地位。从根本意义上说,历法之所以成为中古时代重要的意识形态宣传工具,乃是其与时间的密切关系。一个政权或者君主,必须说明自己在时间(历史、现实、未来)里的角色(必然性、神性、异相、自然)。在中国中古时期,这种说法是:历法应该合阴阳之数、谶纬之言、经典之说。然而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衡量,人类在维护暴力政权的合法性方面,似乎并未有显著的区别。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夏婧、冯培红、徐冲等同仁提供了宝贵的意见,深表感谢。
    注释:
    ①董恩林:《试论历史正统观的起源与内涵》,《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甚至到了民国,历法改易也往往与政治宣传和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民国初期改行阳历,是从民族主义立场出发,改变清朝的“正朔”。这次改正朔,意味着阴历的岁时、节气及其附带的民俗文化的根本改变。南京国民政府依靠政治强力推行的废除旧历运动,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使用了民国阳历纪年,阳历在中国社会占据着主导地位,不仅达到了国民政府“改正朔”的政治目的,而且逐步将中国时钟拧在了世界时钟的发条上。参看左玉河《从“改正朔”到“废旧历”--阳历及其节日在民国时期的演变》,《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②武帝采用年号纪年,实际上并不是始自元鼎四年,而应当是太初元年,参看辛德勇:《重谈中国古代以年号纪年的启用时间》,《文史》2009年第1期。
    ③任士英:《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此书以唐玄宗、肃宗时期的中枢政局为考察对象,认为在唐玄宗、肃宗时期国家中枢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
    ④赵贞:《唐代的天文管理》,《南都学坛》2007年第6期;《乾元元年(758)肃宗的天文机构改革》,《人文杂志》2007年第6期。
    ⑤《旧唐书》卷一○《肃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258-259页。
    ⑥赵贞:《唐五代星占与帝王政治》,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84页。
    ⑦孙英刚:《“朔旦冬至”与“甲子革令”:历法、谶纬与隋唐政治》,《唐研究》第18卷,2012年。757年,肃宗收复长安、洛阳,次年加尊号,改元乾元,也有革新之意。《周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又曰:“乾元者,始而亨者也。”肃宗名李亨,大概颇有以整顿乾坤、再造天下的意思。
    ⑧赵翼著、王校民校证:《廿二史劄记校证》卷一九“唐有两上元年号”条,中华书局,1984年,第400页。
    ⑨宋太祖用乾德年号以为“自古所未有”,结果被大臣窦仪指出前蜀后主王衍已经用过。参见史苏苑:《论年号》,《历史教学》1983年第3期。其实,在隋末战争中,东南的辅公袥就使用过这一年号。
    ⑩肃宗:《改元上元赦文》,《全唐文》卷四五,中华书局,1983年,第496-497页。
    (11)《旧唐书》卷二八《音乐一》,第1045页。《全唐文》卷四四将高宗的《大祀用上元舞敕》系于肃宗名下,肃宗使用上元年号造成的困扰可见一斑,第483页。
    (12)《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第2330页。
    (13)《新唐书》卷六《肃宗本纪》,第164页。《资治通鉴》记载云,“壬寅(廿一),制去尊号,但称皇帝;去年号,但称元年;以建子月为岁首,月皆以所建为数;因赦天下……建子月,壬午朔,上受朝贺,如正旦仪”。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二二二肃宗上元二年条,第7116页。
    (14)陈灵海就错误以为,上元三年(762)四月己巳(二十),代宗即位,未暇改元。次年(763)一月甲辰(三十),史朝义传首京师,壬子(十一),改元广德。陈灵海《唐代改元小考》,《浙江学刊》2012年第3期。而且陈文讨论了“以十一月为正月”,完全不晓得此中意涵乃是改正朔。
    (15)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中华书局,1956年,第6462页。关于瞿昙家族在唐代天文历法活动中的角色,参看张惠民:《唐代瞿昙家族的天文历算活动及其成就》,《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第3期。
    (16)按此前武则天曾改神功元年(697)十月为闰月,为的是正月甲子朔日恰为冬至。可见武则天改历,历法的便当与否并不重要。
    (17)有唐290余年,历凡八变,其中只有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和肃宗上元二年这一年实施的是建子历,其他都是建寅。
    (18)平岗武夫:《唐代的历》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2页。
    (19)改正朔容易导致时间理解的错误,值得史学家重视,参看徐承泰:《秦汉正朔之变与史家释年之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20)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外一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5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