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传统宗藩体制述论(2)

纵观先秦时期的宗藩体制,笔者认为其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其一,构成宗藩体制内核的“服侍”机制已经形成,对于周王即中国的周围已经出现了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等服制,该服侍制度又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通过大规模的分封册命制度、朝贡制度形成具有等差序格的宗藩关系”,因此以致于有学者认为它基本上形成了宗藩制度的基本轮廓。[17]22其二,宗藩体制雏形基本形成,即无论是五服制还是九服制,甚至是周天子与各诸侯国之间所结成的宗属关系或各诸侯国之间所结成的邦国关系,都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严密的中心外围式宗属关系。秦朝的统一,不仅对“华夷”秩序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中国传统宗藩体制产生重要影响。在秦统治时期,“秦朝对归附的较大少数民族、部落称之为邦属,实行郡县制相异的管辖形式,政府汇总设‘典属邦’掌蛮夷降者,在法律上颁布属邦律。”[17]23因此,自秦以后,中国的“天下”观念才得以真正地实现于政治之中。[23]37-38
    而西汉的统一与统治范围的空前扩大则为藩属体制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此时不仅南方的南越,东方的朝鲜都成为了它的藩属,而且西北的楼兰、滇、君长、白马等都成为西汉统治下的藩属。[24]17对于汉代而言,其在宗藩体制构筑上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其藩属体系之扩大,而在于其将周秦以来的内治地区与藩属地区进一步加以区分。自秦以来的郡县制度在汉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汉初虽设有“郡国”制以及“属国”制,但是其“郡国”、“属国”制都只是国家行政区划内的一种,其政权是直接受中央统治的。因为文景之治和汉武帝时期的“削藩”、“推恩令”、“左官律”等政策或法律的实施,实已大大强化了国家对“郡国”、“属国”的治理。而且汉初的“属国”与后来宗藩体制中常称的“属国”是有不同的,它是汉政权治理下的一级行政区划。因此据颜师古对“郡国”“属国”进行考注时就称:“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25] 武帝本纪正是如此,所以有学者认为“汉初的封国建藩在本质上主要是战国以来领主制与官僚制混合物的食封制度,封君已由‘授民授疆土’的领主变为既无土地所有权又不能臣其吏民的‘衣食租税’者。”[17]23即此表明,汉代时期,所谓的“郡国”制是对汉朝中央政权治理下内部行政地区的一种划分,其总体的趋势是对日益扩大的国家范围进行着有效的行政治理,使汉代中国的国家范围进一步扩大与定型。同时“郡国”或“属国”制,使汉代国内治理与对边部的治理进一步厘清,只有在分清内外的情况下,才有真正的藩属体系的出现。具体言之,真实的藩属体于汉代也确实出现了。南方的南越,东方的朝鲜,北方的乌桓、乌孙、楼兰等就是代表。另外纳入这一体系的还有日本,都元国、邑卢没国、谌离国,夫甘都卢国、黄支国等。
    隋唐时期是中国宗藩体制发展的又一顶峰时期。隋唐的强盛,不仅将南越地区的许多小国纳入自己的藩属体系,而且也先后将西域地区的“三十余国”[26]32纳入到该体系之内。除了所谓的“宾国”于唐贞观年间来朝外,另外还有所谓的勃律国的来朝。且东方的日本也于公元608年遣使来隋并与隋唐建立了宗藩关系。另外在隋炀帝、唐太宗征高丽后,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也与隋唐建立了宗藩关系,成为中国宗藩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另外甚至有学者认为隋唐时期连印度也成为了中国的属国而进入过“华夷”秩序圈[26]33。
    就客观实际而言,中国政权相对强盛时期,倒不一定能体现出宗藩体制的作用,因为强盛时期的中国可能通过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将周边部落、邻邦置于自身的直接管理之下。如秦在南方设乐浪、真腊等郡,唐在东方设安东都护府在南方设安南都护府都是实证。相反,当中国的力量相对削弱、对周边部落、邻邦无法实行直接的行政、军事控制,但又求于周边地区的稳定时,对它们采取怀柔、羁縻政策的宗藩体制倒体现得更为重要。其中宋代就是例证。宋代时期,北方有契丹、女真、蒙古等部的侵扰,南方的越南地区也于968年建成了“大瞿越南国”,东方的高丽王朝也从唐代安东都护府下脱离出来,成立了高丽国。同时对日本而言,也于公元894年停派遣唐使而自称为“天下”。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无实力将它们纳入直接的管理,因此,采取宗藩体制来处理同这些部落、邻邦的关系可能更适合较弱小朝代的需要。在此等意义上讲,相对弱小的中原王朝却可能是使宗藩体制得以充分发展的重要时期。宋代的具体事例也证明了上述观点。公元968年越南人丁部领统一了越南,建立了“大瞿越南国”,从此结束了将近11个世纪的“北属”时代。公元975年,宋朝封丁部领为“安南都护检校太师交趾郡王”。公元1174年,宋朝又不得不封李天佐为“安南国王”。整个宋朝,自1173至1251年间,越南先后向宋进贡达五十多次[27]。
    明清时期是中国宗藩体制的成熟时期,也是最终定型时期。《明会典》和《大清会典》不仅规定了中央政权对藩部属国的管理机构、管理官员以及各司的具体职务,而且对藩部、属国进行了分类。并且通过朝贡、册封、禁例、市易等具体条款的规定来规范宗主国与属国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明清两代还将土司与属国加以具体区别。土司系指在中国范围内,由中国政权进行管理的部分,其政策与内地的区分在于采用怀柔的方式;而属国则是相对于中国之外的国家。明代,据明史记,“洪武初年,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其土官衔号曰宣慰司、曰宣抚司、曰招讨司、曰安抚司、曰长官司,以劳绩之多寡,分尊卑之等差,而府、州、县之名亦往往有之。”[28]5343而外国列传中,明代有朝鲜、安南、日本、琉球、吕宋、……文郎马神、占城、真腊、暹罗、爪哇、三佛齐等包括西洋国在内的七十一国。另外还有西域地区59部。这些部落、邻邦都是明代统治下的藩属成分,因此明代的藩属体系要比此前的任何朝代更为众多,其类之划分也更为细密,而且对藩属的各类的行政、礼仪之规定也更具体。
    就清代的宗藩体制而言,其与明代相同之处在于继承了历代帝王的天下观,而其不同之处则在于对该体制的改革。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清朝将藩部与属国分开,实行完全不同的治理措施。明代土司、属国基本上都是由礼部这一中央机构来管理,而清代在藩部与属国上分别设置了两套机构,以理藩院处理藩部事务(主要是蒙古、西藏、青海、回部),以礼部处理属国事务,同时兼西洋互市国朝贡事务;第二,清代对藩部政策上也与明代有着绝然不同的政策。清代对藩部的政策与明代最不同之处在于:将这些藩部日益收归为清政权的有效治理之下。即开始由“传统怀柔”变为“有效治理”了;第三,体现在对藩部、属国行政治理的不同上。对于藩部,清代较早就对藩部实行着不同于属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司法等各方面的制度化的管理。其中驻防将军、驻防大臣、军府制度就是典型的代表。
    三、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宗藩体制的解体
    (一)嘉、道、咸、同时期宗藩体制的逐渐瓦解
    利用两次鸦片战争之机,西方殖民势力再一次对清朝周边的各属国进行进一步的侵占。1852年(咸丰二年),英国对缅甸发动了第二次战争,其结果是英国进一步占领了下缅甸[29]517,使得缅甸进一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55年(咸丰五年)英国人又迫使暹罗在《伯尼条约》的基础上作出更大的让步,同英国签订了《鲍林条约》。该条约使暹罗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从此清朝对暹罗的宗主权再无机会加以体现。同时,西方殖民势力还利用鸦片战争,宗主国清朝的败北机会加强了对越南的侵占。1858(咸丰八年)法国攻陷了嘉定、定祥、边和等省后,最终迫使越南签订了1862年条约。[30]366同时,西方列强还对清朝的另一个重要属国朝鲜进行渗透。其中最典型的表现是西方列强向朝鲜输入基督教和要求朝鲜通商。道光二十年(1840),朝鲜的燕行使们就对西洋基督教的文化入侵表示担忧。燕行回还使报告称:“彼中邪教,浸染民间,为患渐炽”[31]五年二月乙卯条。而道光二十五年(1845)六月英国派遣舰船到朝鲜强制勘测海洋航线,实则开始了对朝鲜的侵犯。[31] 十一年六月乙未条该年七月,法国人瑟必尔也来到朝鲜,对朝鲜杀害法国三位传教士行为实行兴师问罪,并对朝鲜不给法国人以“汉人、满洲人、日本人”同样待遇而加以谴责。并威胁朝鲜称“自兹以后,倘有再虐害吾国之士民等情,贵高丽必不能免大灾害也。然则灾害临时,上自贵国国王,下至大臣百官,皆不能归怨于他人,维能怨己之不仁不义而无礼也。”[31]十二年七月丙戍条1866年,英国人又来到朝鲜,并通过清人向朝鲜投递书信,要求与朝鲜通商。[32]三年二月十八日条英法等国对朝鲜的渗透虽因朝鲜方面的坚决抵抗而一时难以成功,但是西方的洋货却以无孔不入之能力渗入朝鲜。由此可见,朝鲜这一东方“隐士”至此被推上了东西交汇的历史舞台,而清朝的属国至两次鸦片战争后均被西方殖民势力所染指。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所从事的侵台战争和吞并琉球事件可谓是与西方殖民主义从亚洲外部破坏“天朝”独尊法理基础相对应的又一活动。与从外部--西方--进行破坏之不同,日本是从亚洲内部对“天朝”独尊体制实行破坏。[33]2-3日本于明治维新时期就要求改变它在亚洲的地位,它首先所要解决的是清朝对它平等地位的承认。所以,同治十年(1871)中日之间发生了所谓的体制之争[34] 译署函稿卷1同治十年七月十五日条。当清廷拒绝日本所要求的平等身份之承认后,日本决定通过直接的行动来对清朝传统体制进行挑战。因此,日本遂借琉球漂流人被杀事件,向清廷发难,侵占台湾。[35]38清方因准备不足、反应迟钝、且对日本开战不感兴趣而使日本在台湾的侵略行为未遭到清方军事上的抵制。其结果是中日议和,清方向日本提供50万两白银作为日本开化台湾生番等费用。该事件对于日本而言,可谓大获全胜,对于“天朝”而言,可谓使其“独尊”基础再一次遭到破坏[33]45。不仅如此,对于“天朝”宗藩体制而言,其破坏性在于:“大清轻易的放弃了琉球群岛,这个地方曾进贡有五个世纪之久--这是所有朝贡的属国一个个的相继地被割去的一个序幕”[36]301。
    道咸同时期,在西力东渐下,清朝的绝大部分属国均遭染指,这一影响是巨大的:构成清朝宗藩体制的主体正在消失。苏禄早在乾隆中期就停止向清朝进贡。暹罗则于咸丰二年(1852)最后一次进贡后,不再进贡“天朝”[37]14697-14698;南掌则于咸丰三年(1853)最后一次进贡清廷后也不再进贡[37]14700。二次鸦片战争后,布鲁特、浩罕等中亚小国都不再向“天朝”进贡,它们同清廷的宗藩关系也基本断绝。与此相对应,清朝宗藩体制的另一构成部分--藩部也在发生变化,它们要么日益成为清朝中央政权统治下地方行政区域,要么因西方势力的染指而趋向脱离清廷的统治。
    (二)光绪朝宗藩体制的彻底瓦解
    19世纪80年代后,清方强化中朝宗藩关系的一系列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强化清方的朝鲜宗主权之目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日本对朝鲜的扩张行为。但就中日争夺朝鲜的发展趋势而言,清方的总趋势是下降的,而日本却是日益上升的。光绪二年(1876)日本使用近代的外交规则、通过《江华条约》实已破坏了清方的朝鲜宗主权。光绪八年(1882)日本又利用壬午兵变进一步强化了日本对朝鲜的诸多殖民特权。而1884-1885年日本利用甲申政变签订了《天津专条》,从而使日本在朝鲜问题上取得与清朝一样的出兵权。因此光绪十一年(1885)《天津专条》签订后不久,袁宝龄就哀叹:天津专条将使“伊藤胜其辅额,饱其欲壑,从此东藩非我有矣”[38]4831。更为重要的是光绪十一年(1885)后,中日双方各自军事力量发展的不平衡决定着中日今后在朝鲜半岛的较量中日本将占有优势。[12]148
    就实际情况而言,光绪十一年(1885)天津专条签订后,清方并没有放弃朝鲜的宗主权,相反还在不停地做着强化清方宗主权的努力。但是这些努力与日本军事扩张相比,却是那么软弱无力。因此,随着日本经济、政治、军事力量的增强,随着清廷腐朽程度的加深,中日对朝鲜的最终角逐必将是中国的失败、日本的胜利。这一结果将最终摧毁中国传统宗藩体制,将习惯上自居于“天朝上国”地位的中国从东亚传统秩序舞台上扯落下来,成为遭受西方和日本殖民蹂躏的对象。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之签订宣告了中朝宗藩关系的瓦解,而中朝宗藩关系之瓦解则又宣示着中国传统宗藩体制的解体。
    四、中国传统宗藩体制之评价
    (一)传统宗藩体制的优点
    中国传统宗藩体制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强调“和”的精神,有利于中国与邻邦友好关系的开展。中国历史是一个讲究“和”的历史,天与地要和,天地和则万物生长;阴与阳要和,阴阳和则气机顺;人与自然要和,只有当人与自然达到一种和谐关系时,才会顺着自然之“天道”,有助于人的生存。因此中国传统宗藩体制也强调中国要同期内的部落、其外的邻邦要和,和才能使双边的子民得福,生活安康。何芳川教授认为中国历史上华夷秩序下的“和”的内容有三:“中国不干涉各国内部事务,中国对各国交往上实行‘厚往薄来’原则,中国负责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26]41由此,他认为中国古代的华夷秩序(宗藩体制)之主流为“和平”、“友好”、“积极”。[26]30中国传统宗藩体制对“和”的追求,不仅调和了周边的环境,而且有利于建立同周边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为双边关系的展开提供了前提。
    第二,中国传统宗藩体制为中国周边的稳定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证,成为减缓周边紧张关系的减震器。[39]23因此,古代中国之所以建构宗藩体制,其主要目的在于调和周边关系,减少周边部落、邻邦对中心的压力。宗藩之中的“藩”取“藩篱”、“屏障”之意,就是要使周边地区成为中央王权的屏护。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屏护之建设意义要落后于协调中央与周边的冲突意义。在此意义上讲,宗藩体制更主要功能在于缓和中央王权与周边部落、邻邦之间的矛盾冲突,成为缓和这一冲突的减震器。[40]
    第三,有利于亚洲内部经济、文化的交流。东亚以中国为中心的宗藩体制的构建有利于本区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宗藩关系下,尤其是自唐以后,东亚地区“亚宗藩体制”出现后所形成的网状结构,更进一步推动了东亚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正如滨下武志所称:“特别是15、16世纪以来,随着对中国的朝贡贸易后互市贸易等官营贸易的经营发展,民间的贸易也在扩大。以华侨、印侨为中心的帆船贸易和官营一起,形成了亚洲区域内的多边贸易网。”[41]10
    第四,有利于中国同周边地区民族的融合。中国古代建立宗藩体制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对周边非汉族的少数民族实行“德化”,使他们认同汉族文化的先进性,主动地向中国靠近,最终实现“化外”的目的。因此宗藩体制之建设和宗藩关系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运作,对于加强中国汉族同其他民族的融合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中国传统宗藩体制的缺陷
    中国古代宗藩体制自身以及由体制所诱导的其他因素所共同构成了体制上的缺陷,这些缺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理论表达与实践之间的背离。中国传统宗藩体制中理论表达与实践之间是背离。术语表达上的中国历代皇帝都可以称自己为“真命天子”、“怀柔远人”、“德化四夷”,但在实际上,许多中国皇帝对“夷夏”、“内外”还是有区别的。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华夷”之辨就是“内外”区别的一种标志。即中国的统治者一方面在宗藩关系里对外宣扬着自己“天下共生”、“泽被四海”;但另一方面又在实践上做出远近亲疏、华夷大防的区别对待。这种表达与实践上的背离表明:在“宗藩体制”里,在很大程度上是“名实不符”。[39]19
    第二,“天下观”导致了中国近代国家身份的不明。对于中国传统的宗藩体制而言,它的最突出的消极影响即在于它给中国近代的国家身份的认可也带来了困惑。如1907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鸿迹帖》的留言册“国籍”一栏中的署名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在62人中,署名为“支那”的有18人,署名为“清国”的有12人,署名为“中国”、“中华”的有7人,还有其他25人在国籍一栏中未作任何署名。[42]9
    【参考文献】
    [1]陈文寿。近世初期日本与华夷秩序研究[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
    [2]谢俊美。宗藩政治的瓦解及其对远东国际关系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3]何勤华主编。外国公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4] 何伟亚。从朝贡体制到殖民研究[J].读书,1998.
    [5]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6]夏征农主编。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7]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
    [8][埃及]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国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9]John King Fairbank. 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 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 1842-1854[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3.
    [10]拙作。康乾年间中琉宗藩贸易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6(5)。
    [11]John K. Fairbank. Chinese Thought & Institutions [M].Edite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7.
    [12] Mancall, Mark. China at the center:300 Years Of Foreign Policy[M]. New York, Free Press;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c1984.
    [13]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8.
    [14]张馨编。尚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15][英]汤恩比。历史研究[M].台北远流出版社,1987.
    [16]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M].北京:三联书店,1994.
    [17]张世明。清代宗藩关系的历史法学多维透视分析[J].清史研究,2004(1)。
    [18]王尔敏。十九世纪中国国际观念之转变[C].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十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
    [19]左丘明著,韦昭注。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0]孔子。铜版四书五经[M].国学整理社,1936.
    [21]李扬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2][以色列] 尤锐。历史的进步与退步:以大一统观念为例[J].史学集刊,2006(1)。
    [2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商务印书馆,1994.
    [24]李大龙。不同藩属体系的重组与王朝疆域的形成--以西汉时期为中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3)。
    [25]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6]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1998(6)。
    [27]山本达郎主编。越南中国关系史[M].东京,出版社不详,1975.
    [28]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9][英]哈威。缅甸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
    [30][越]陈重金。越南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1][韩]宪宗实录[Z].东京: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1957 .
    [32][韩]高宗实录[Z].朝鲜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编,科学出版社出版,1959.
    [33] Peter Duus. The Abacus and the Sword The Japanese Penetration of Korea[M],1895-191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London.1995.
    [34]李鸿章全集[Z].海南出版社,1997.
    [35][日]东亚同文会编,胡锡年译。对华回忆录[Z].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6][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M].北京:三联书店,1957.
    [37]赵尔巽。清史稿[Z].北京:中华书局,1977.
    [38]丁振铎。项城袁氏家集[Z].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39][美]罗兹曼主编,陶骅等译。中国的现代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0]拙作。康乾盛世下清准贸易与清准关系研究[J].人文杂志,2005(4)。
    [41][日]滨下武志著 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北京: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2]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近二千年来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史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