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管子》地学思想初探

《管子》除《地图》篇是专论地图外,还有《地员》篇、《度地》篇、《水地》篇等有关土壤地理、植物地理、水文地理以及采矿方面的地理知识。因此,《管子》也是一部古代重要的地理著作。本文试就该书在中国地理学上的成就谈点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地理”一词在我国出现最早见《周易·系辞》,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根据近人研究《系辞》为战国晚期作品。据唐孔颖达解释:“天有星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故“地理”一词的含义是指地表的形态而言。古人重视对地理的研究,究其原因是为解决人们的衣食问题。故《礼记·礼器》篇曰:“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孔颖达对“地理有宜也”解释非常清楚,他说:“地之分理各有所宜,若高田宜黍稷,下田宜麦稻是也。”它表明地理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种植业需要因地制宜。故《淮南子·泰族训》说:“俯视地理,以制度量,察陵陆,水泽、肥墽、高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饥寒之患。”这是说根据不同地理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从事农业生产,以解决人们的穿衣吃饭问题。所以在《管子·形势解》中特别强调不能“上逆天道,下绝地理”。即不能违背天时,破坏地利。“绝”是“竭”的意思,不然“天不予时,地不生财”生产就搞不好。从这里可以看出《管子》书中是重视“地理”研究的,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发展地理学思想。
    《管子》书中地理学思想非常丰富。首先是地形知识。地形是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我国古代地理知识中,地形知识算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管子·地员》按照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对地形进行了分类,把丘陵分为15种,这15种丘陵地势逐一加高,每加高一施[①]从地形上都给以不同的名称,并对其地形特征进行解释,这样详细的分类在古代文献上是少见的。在先秦时期的典籍如《尔雅》一书,对地形类型的解释记载较早,但过于简单。如《尔雅·释丘篇》仅按地表形态分丘为四种;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虽然按地貌条件有多种丘的记载,但都没有象《管子》把丘陵分为15种这样详细。
    除丘陵外,《地员》篇把山地农业地貌又分为五种:从山之上至山之侧,具体叙述了五种山地的地形;悬泉、复吕,泉英、山之材,山之侧,这种分类对当时山体认识更加具体。在《尔雅·释山》篇中只称一重的山为”一成坏“,山大而高,崧”山小而高,岑“”独者蜀“等,都没有对具体的山势描述。从地形学上进一步分类型并找出其地势特征,《管子》书算是最为详细。对山体进行五个层次的分析,这是很有科学意义的。因为,在东汉刘熙《释名·释山》一篇中,从地形类型上看增加了一些内容。如”山脊曰冈,冈,亢也,在上之言也“。”山旁曰陂,言陂陁也“。”山小而高曰岑“。”山足曰麓“。”山多小石曰磝“。这些记载都是在《管子》对山体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加以继续发展的,因此,我们认为刘熙《释名·释山》篇是在《管子》地形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代以后,中国地形类型分类日趋完善,是受《管子》地形思想的影响。所以,《管子》的地形类型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土壤和人类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当土地成为人类的生产资料以后,我们的祖先就由此开始了对土壤的认识和利用。在长时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人们认识到:“万物本乎天”,“百谷草木丽于土(地)”(《礼记·郊特牲》),“地载万物”,有“取财于地”(《易·离·彖辞》)。一切都离不开土。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不断从总结前人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对“土”有进一步的解释,对土壤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除“土”之外,又提出“壤”的观念。从《尚书·禹贡》看“土”与“壤”是有区别的。书中说:“厥土惟白壤”,表示“土”的范围更大,“壤”的范围较小。“壤”是土的一种,是在人的影响下由“土”熟化变来的。刘熙《释名·释地》曰:“壤,也,肥意也。”这就是说壤不仅仅是物理性能好,而且化学性能也好,有了肥力,壤的肥力比土高。从字形上来看壤是在土的右边加上一个“襄”,“襄”的意思是助。助者,人工培育之义也。所以“壤”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人类汗水的结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中国古代地理学史》1984年,科学出版社)。此认识非常正确。由于古代人们要发展农业生产必然要注意改良土壤,改良土壤也就必然对土壤的性质有所了解。在先秦文献中,以《管子》对我国古代土壤的颜色、土壤的性质与结构谈得最多也比较全面。
    《管子·地员》篇对各种土质结构有生动的描述。说:“五粟(息)之状,淖(《说文》曰:泥也)而不肕()(《释言》曰、胶也),刚而不觳(《正韵》曰无润也)不泞车轮,不活手足。”说明息土是一种冲积土,为最优良的土。又说:“五沃之状,剽(尹注,坚也)怸(密也)橐土(是说因土中有橐囊而虚松)。虫易(豸)全(穴)处。”是说这种沃土质地虚松,土中有虫豸作穴居,自然是肥沃的。“五位之状,不塥不灰,青怸以菭(及)”。五位,即位土,次于沃土。不塥不灰是说不结作块垒又不粉散若灰。菭与苔为一字,指其色青,其质松软与苔相似。又说:“五(隐)之状,黑土黑菭,青怵以肥,芬(粉)然若灰。”当为隐,是说土色隐晦,黑烫菭是说黑土色有杂质,青怵是说土青疏。芬为粉的假借字,这是说这种土壤粉解若灰。又说:“五壤之状,芬(粉)然若(屯以)泽,若屯土。”屯即淀子,又含有水份,能耐干旱。又说:“五浮(粰)之状,捍然如米以保泽,不离不坼。”浮当为粰,今五粰之状捍然如米,当是指细土之间参有沙粒,故名粰土,而且善于吸水保墒,耐旱,不坼裂。
    以上是《管子》所讲六种上等土壤的质地结构,至于中下土壤的质地结构书中没有详细记载。只是简单的说有的轻疏、刚强,有的粉解若糠,有的是大块垒,有的稍干即裂,有的硬如石等等。由此可见《管子》所讲土壤质地结构不是单纯的孤立地讲质地结构,而是与土壤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从而阐明土壤与农业生产的重要关系。
    《管子》书中还谈到土壤水份、土壤中的动物及盐碱对植物生长的关系。
    土壤水份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土壤水份的多寡是古人评价土壤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管子·地员》篇认为最好的粟(息)土、沃土、位土,其土壤水的状况是,“干而斥(坼),湛而泽,无高不葆泽以处”。这是说土壤性能好,干而不裂,湿而郤,又不太湿,土中隐含水份,也不会积水过多,无论是高地或低地,土壤排水、保水性能均属良好。对于比较差的土壤“塥土”“累然如仆累”。仆即墣,《说文》“墣,块也”。“墣累”即“块垒”。是说石砾多的土壤,孔隙大,透水快,不耐水旱。瘠薄的“觳土”,“觳”即“确”之假借字,《说文》作“硗确”,《广韵》曰:“埆,瘠土”。是贫瘠的土,自然不耐水旱。
    土壤中的动物在土壤中所起的作用与农作物生长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古人把土壤中是否有某些动物也作为衡量土壤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管子·地员篇》指出上等土壤的“沃土”说它“虫易(豸)全(穴)处”。《尔雅》曰:“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这是说没有脚的豸虫所穴居的土壤是肥沃的,含有机质多。没有足的虫,自然是指蚯蚓。《孟子·滕文公篇》说:“夫蚓上食稿壤,下饮黄泉”。根据现代学者研究一条蚯蚓每24小时排泄一次,一英亩蚯蚓数量较多的土地,每年可获得15吨蚯蚓的粪便。[②]由此可见古人对蚯蚓在土壤中作用的认识是正确的,它是合乎现代自然科学原理的。
    《管子》还把含盐多的土壤列为最差的土壤称为“桀土”。认为“五桀之状,甚咸以苦,其物为下。”“五桀”即“桀土”,这种土壤“甚咸以苦”,说明土壤中盐碱的含量很高与《尚书·禹贡》所说的“海滨广泻,厥田斥卤”。《周礼·地官·司徒》所说的“咸潟当是同类,都属于盐碱土。因此,对农作物生长不利。一般说,不经过土壤改良是很难耕种的,故《管子》书中把它列为最差的土壤。
    《管子》不仅注意土壤的质地结构、性能、颜色等特征,而且对土壤还进行分类。《管子·山国轨》篇依据植被、产物和自然地势划分土壤为五类:即山麓林地(竹箭植被之壤),沼泽土壤(汜下渐泽之壤),浅水地(莞蒲之壤),水域之壤(水潦鱼鳖之壤)和农业土壤。《管子·地员》篇中对土壤的分类算是先秦文献中最详细最具有代表性,它不仅考虑了土壤的颜色、肥力而且也考虑到地理情况和水文、植被条件等因素。首先根据植被和地势高下,水泉深浅分土地为平原、丘陵和山地三大类,又以土壤颜色和质地分平原土为息土、赤垆、黄堂、赤埴和黑埴五种。其次又根据肥力分”九州之土“为上、中、下三等18类。每类下又根据赤、青、白、黑、黄五色分为五种土种,总计土壤为90种。每类土壤下又列出两个适宜耕作的谷物品种,共36种。即所谓:“凡土物九十,其种三十六。”《管子·地员》篇之所以这样分类,其目的就是规定出各种土壤的征赋高低,是为改革“相地而衰征”服务的。在这里应该指出“这里的九十品,显然是一个虚数,是从每土必称”五“而推演出来的,并不可靠。但‘十八种’可能是靠得住的一个实数”。(丁鹏:《对〈管子〉书中有关农学的研究》,《农史研究》1983年第1期)这个认识是正确的。
    十八种土壤:粟(息)土、沃土、位土、土、壤土、浮土、怸土、垆土、土、剽土、沙土、塥土、犹土、(状)土、埴土、觳土、凫土、桀土。十八种土壤中争论较大为息土,为什么列息土为群土之长。“群土之长,是唯五粟(息)”。根据周昌芸、陈伟等人的《渭河流域土壤调查报告》说:“黄土颗粒均匀,细而不粘,蓄水力及毛细管吸引力皆极良好。故本境潜水而稍高,潴水较优之地,虽天气久旱,作物犹能勉强生长者,即以此故也……咸阳西北生产力强之黄壤土,虽地势甚高,不能灌溉,但作物生长状况犹不甚恶劣,想不外构造疏松,蒸不易,腐殖质较丰及蓄水力略优故耳”。这正说明了粟土“淖而不釰、刚而不觳”的性状(见《土壤学报》1935年第9号)。为什么又称粟土?是因“粟土的地形位置接近水源,盛产粮食,故称粟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学史》198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可是有的认为:“‘息土’名称是从‘徙土’演变而来的”,因“‘徙’与‘息’相通,肥沃的田土是从别处流来,是在原来恶地上面增加新的土质,是客土,是另外一种生息,亦即‘埴淤加肥’”。(友于《〈管子·地员〉篇研究》,《农史研究集刊》(第一辑)195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此说很难理解。“息”与“徙”古音并不相通,“徙”古音在支部,“息”古音在职部,怎能相通呢?因此把“息土”解释为“徙土”是不恰当的。其实“徙”是“徒”的误字,即“土”字。“悉徙”即“息土”,即为粟土。为什么称“粟土”?是因为此土壤适宜于种植粟,而粟又是中国起源最早的农作物。所以《齐民要术》曰:“《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遍耕而种之。”因此,“粟土”表示农业起源最早之意,也有表示生息之意。因此,为“群土之长”。
    以上是《管子》把土壤分为18类3等7级,并指出每级的生产肥力比上一级差十分之几。这种分类是总结了长时期劳动人民生产实践得来的,因此是可贵的。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管子·地员》篇除一般地区土壤分类外,特别注意平原地区土壤分类,它讲了六种平原地区的土壤:“黑埴、赤埴、黄唐(堂)、赤垆、渎田、坟延”。有的同志认为这是按地下水位的高低顺序来叙述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198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其实它是与人类开发平原地区的先后次序有密切关系。黑埴,“宜稻麦”,赤埴“宜大叔与麦”,黄唐(堂)“宜黍秫也”。这些都是地下水位高的平原地带,土壤性能都比较好,也是人类最早进行开发的地区。如黄唐,夏纬英先生解释为盐碱土,不符合实际。(夏纬英:《〈管子·地员〉篇校译》,1958年中华书局版)安井衡《管子纂诂》依元古本把“唐”改为“堂”是对的。按唐人尹知音注:“唐,虚脆也”。《诗经·秦风》“有纪有堂”注:堂,广平处也。此土地只能适宜于黍,秫,在谓、洛间存在。渎田,地下水位也很低,人类最晚开发这些地区。对于渎田的解释,夏纬英先生据“《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四渎’。江淮河济四渎之间的田称为渎田”(同上)。这种观点不太恰当。据《吕氏春秋·季秋纪》曰:“修利堤防,遵达沟渎”。《管子·四时》篇又说:“冻解,修沟渎”,“修沟渎,甃屋行水”。唐尹知章原注“渎田”为“穿沟渎而溉田”,这才是正确的。坟延,介于丘陵与原隰之间,地势稍高地下水较深,因此,是人类最晚开发的地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