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讨论《孔传》对《圣治章》中“故亲生毓之”一句的解释,《孔传》云: 育之者,父母也,故其敬父母之心生于育之恩。(16) 刘炫认为,经文中的“生毓(育)”,包含生、育,也就是给予生命和抚养教育二义,而《孔传》则以为“生毓”当释为“生于育”,将“生”训为动词,这显然是增字为训,不合经意。刘炫不以《孔传》之误为囿,直斥其误,在自己解释经文时,亦径以“是故人以己身是亲所生之育之得至成长”(《述议》卷四,页29B)为释,体现出其治经求实、求真的风尚。 我们知道,义疏之学以解传为本旨,故对于本传之说,多以回护为主。但刘炫的《述议》既然在立意中就包含了“申鄙意”的色彩,则其品评本传,也就有更加自由的空间和余地。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只是刘炫一人的作风,孔颖达在评论皇侃的《礼记义疏》时,曾指出其“既遵郑氏,乃时乖郑义,此是木落不归其本,狐死不首其丘”,(17)亦是指出皇疏背本传而见己意的特点。事实上,两汉时期,诸经不同师法之间的辩难屡见不鲜,而郑玄之所以超俗学而为通儒,正在于他不拘门户,融汇今古,自名一家。但是,随着汉魏之际郑学的“小一统”,这种原本立意通达的经说本身也成了新的师法,并在接受王肃之学挑战的过程中家法日严。在曹魏、西晋的多次经学论辩中,郑、王二家泾渭分明,由此影响义疏之学,也以门户为立说之基础。但随着两者之间辩难的深入,谨守一家的治经传统逐渐受到挑战,前文所言“异同评”一类解经体的出现,即是这种经学新风的代表。刘炫在《孝经述议》中敢于明确指斥《孔传》“非经旨”,同时在《春秋述议》中亦颇规杜预之过,体现出他批判性、独立性的注经风格,而这正是南北朝以来义疏学走向通达、求真、融合的体现。 第二,在礼学立场上,右王肃而左郑玄,特别对郑氏“以纬说经”的做法提出批评。中古经学极重治《礼》,故此了解一个学者的礼学立场,对我们全面认识该学者有一定的帮助。刘炫所治诸经《述议》,未及三《礼》,可知其于礼学并未特别究心,但从《孝经述议》来看,他对礼学中的基本问题,显然十分熟悉。上文所举他对虞、祔等丧礼的定位即是一例。南北朝以来,礼学以郑、王二家为大宗,学者各有所从,而多以宗郑为主,间取王义。至于刘炫,则从《孝经述议》看来,似乎更倾向于王肃,例如关于圜丘与郊是否为一的问题,是郑、王之争中影响最大的论题之一,而刘炫取王肃之说,以为郊、丘为一;至于对郊、丘所祭对象的认识,亦取王肃之说,以为所祭为上天,“天有金木水火土,以五方祭之,谓之五帝”(《述议》卷四,页35B)。对于郑玄的五方感生帝之说,他明确表示否定: 郑玄以纬说经,言昊天大帝以外,更有灵威仰等五方之帝。……此传云后稷于圆丘,则以郊、丘为一,当如王肃所解,无五方之帝感生之事。(《述议》卷四,页33B-34A) 五方感生帝之说,是郑玄礼学中的重要论题,(18)刘炫对此表示完全的否定,则其对郑玄礼学所持的立场,亦略可窥知。 第三,刘炫经解辞赡义丰,致有深芜之弊。孔颖达在《尚书正义序》中曾批评刘炫之《尚书述议》“义更太略,辞又过华,虽为文笔之善,乃非开奖之路。义既无义,文又非文,欲使后生,若为领袖,此乃炫之所失,未为得也。”(19)焦桂美君亦据此以刘炫解经风格为“释义简约,富有文采”。(20)但若就《孝经述议》残卷来看,则孔氏所谓辞华之说,确乎其论;至于义略之诋,则似非其实。刘炫在论及《尚书孔传》与《孝经孔传》之间的语体差异时曾指出: 《尚书》帝典臣謩,相对之谈耳;训诰誓命,教戒之书耳。其文直,其义显,其用近,其功约,徒以文质殊方,謩雅诰悉,古今异辞,俗易语反。振其绪而深旨已见,诰其字而大义自通。理既达文,言足垂后。岂徒措辞尚简,盖亦求烦不获。《孝经》言高趣远,文丽旨深,举治乱之大纲,辨天人之弘致。大则法天因地,祀帝享祖,道洽万国之心,泽周四海之内,乃使天地昭察,鬼神效灵,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明王以之治定,圣德之所不加;小则就利因时,谨身节用,施政闺门之内,流恩徒役之下,乃使室家理治,长幼顺序,居上不骄,为下不乱,臣子尽其忠敬,仆妾竭其权心。其所施者,牢笼宇宙之器也;其所述者,阐扬性命之谈也。辞则阃阈易路而闺合尤深,义则阶所可登而户牖方密传者,将以上演冲(仲)趣,下寤庸神;昞暾光于戴盆,飞泥蟠于天路,不得不博文以该之,缓旨以喻之。(《述议·序》,页5B-6A) 刘炫关于《尚书》与《孝经》之间辞义浅深对比的论断,在经学史上似乎比较少见,颇值得注意。汉代《尚书》名家辈出,《洪范》一篇更被视为万世宗法,但到了隋初,竟被硕学鸿儒刘炫讥为“用近”、“功约”,其背后《尚书》学风气的变化,值得学者深究。当然,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刘炫对二书注释方法的分析。他指出,《尚书》文直义显,因此注释的重点在于疏通“古今异辞”,至于义理之阐发,则虽求烦而不获。而《孝经》则不同,它虽然文辞简易,但旨趣遥深,大可经纬天地社稷,小可修养身心性命,因此特别需要注释者“博文以该之,缓旨以喻之”。或许正是因为刘炫对《尚书》和《孝经》的义理认识有所轩轾,因此在《尚书述议》中,他力求简约;而到了《孝经述议》,则一任思绪激荡,不仅文采斐然,而且在义理的阐释上也力求充分、到位。即以他关于“尊严”的阐发为例: 议曰:为下所尊,上乃严正,严为尊之状,故严为尊也。物之大者,莫大于天,推父比天,使之相配,行孝之大,无过此者。故云为孝之道,无大于尊严其父,以配祭天帝者也。人于父母,以爱为心,以敬为貌,爱则为亲,敬则为尊,上章所陈先爱后敬,此独言严而不言亲者,以亲之既极,故尊之弥甚,推父是亲爱之心,配天是尊严之迹。说严而亲理自见,举迹而心内可知。配天是严,故指严而说。止言严父而不言严母者,礼法以父配天而母不配也。圣人作则,神无二主,母虽不配,为严亦同。下章云严亲严兄,亲父可以兼母,于兄尚严,况其母乎?《祭统》曰:铺筵席,设同几。郑玄云:死则神合同为一。夫妻一体,其神既同,母虽不得配天,其尊不失于极也。祭天必须人为配者,《公羊传》曰:自外至者,无主不止。是由天为外神,故祭必须主也。《礼记》曰:万物本于天,人本于祖。是由祖为我本,故可以相配也。以父配天,王者之礼,诸侯以下,无复此法。位有贵贱,父无尊卑,虽复匹夫之情,尊严之心不异。必以郊祀配天为严之莫大者,人之奉亲,称家所有财之多少,视礼而行,圣人以位有高下,制为等级,欲使不丰不杀,各得尽心。《檀弓》曰:有其礼,无其财,君子弗行也;有其财,无其时,君子弗行也。《礼器》曰: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大牢而祭,不必有余。此之谓称,是言人子之道,孝养之义,当守礼以奉亲,称情以行礼也。若使礼得施用,财足备仪,人各吝之而不祭,固不可矣。礼所不得,财非己有,窃之以荐献,又将可乎?若三家之视桓楹,季氏之舞八佾,岂徒君子之所不为,亦是鬼神之所不飨。由此言之,周公之郊天宗祀,孔子之疏食菜羹,其于尊严,亦无异矣。但名位是圣人之大宝,配天是孝道之高致,故举配天之礼以为严父之极,非谓不配天者为不严也。又配天者以父有嘉绩,德合天心,因其可以相偶,然后推以为配。《诗·周颂》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生民序》曰: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是言有功乃可配,无功则不可,故成汤之革夏命,不以其父配天,自是义不可耳,非为尊不极也。成汤父不配天,其情不失于极;人臣礼所不得,于情岂失极乎?足知经举周公,言其礼极者耳。若然,古之富有天下,莫不以父配天,独以周公为辞者,孔子生于周世,运值周衰,郊宗之祀,周公所定,作《孝经》者,将以迬拯颓敝,追踪盛美,故近举周公以为大教。且禹虽以父配天,又非圣贤;成汤不以父配;文武未致太平;制礼定法,惟有周公亲能行此莫大义,故曰则其人也。(《述议》卷四,页31A-33B) 我们看这段议文,可以发现刘炫围绕“尊”“严”二字,或引《孔传》为内证,或引他经为旁证,或举史实,或究义理,反复陈说,不厌其烦。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论述并不仅仅是围绕传文本身展开,而是时常溢出传文之外,提出新的命题和设问。例如在论述之初,他就提出人于父母,兼有爱、敬,然此经传仅举“严”而略“亲”,有敬无爱,这如何解释?在论及“严父”时,他提出,父母一体之亲,经传独言“严父”,则置“母”于何地?在论及“配天”时,他又提出,若以配天为至孝,则自诸侯以下越礼而事亲,亦可谓孝乎?周公以父配天,然而成汤、禹皆为圣王,并不以父配天,此如何解释?围绕这些问题,刘炫应机作答,游刃有余,论辩之间,才气毕现。由于述议不仅解经传本文,还善于别立新义,这使得原有经传的解释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充,真可谓《孔传》之功臣。我们知道,六朝义疏之学本于现实讲经之需要,而在讲经的过程中,免不了会受到听众的质疑和辩难,因此,预先考虑到经传的不完备性,并就此作出解释,查漏补缺,申述周全,或坦言指斥,乃是经师在“备课”过程中的必要预案。古人常叹着文如同“八面受敌”,其实这种基于讲经实践需要的疏义体正是地地道道的“八面受敌”,从这个层面来看,他们的经解虽然难免芜杂之弊,但亦是形势所成,不得不然。 第四,用科判之法解经,又颇好以章次说经。六朝义疏学的特色之一,就是善用科判之体解经,关于这一点,牟润孙先生已经有所论述。(21)在注解《古文孝经序》时,刘炫就首先指出“此序之文凡有十段明义”(《述议》卷一,页6B),将序文分为十段,并对各段大义、互相之间的承接关系进行了阐述;至注“孝经”二字时,又对全经二十二章的主题,以及各章之间的关系,逐一进行了交待,显示出其对科判的重视。 今古文《孝经》在分章上有所不同,今文分十八章,古文分廿二章,《孔传》在解经时,偶有指出各章之间关联者,(22)至刘炫述议,则每章必先明其与前章之关联。例如《圣治章》: 议曰:夫子既说孝治天下,能使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是言孝行之大,大之极者。但孝非圣名,嫌圣行犹广,欲言圣不过孝,其辞无以发端,故更假曾问,然后为说。(《述议》卷四,页28B) 将《圣治章》与之前《孝治章》之间的关系作了清楚的交待,体现出刘炫治《孝经》重章次的特点。这一特点在论及《广要道章》与《广至德章》的先后关系时显得极为突出: 议曰:此结首章至德之言,故三孝之为德,其至矣。首章先云德,后言要道,此二章先结要道,后说至德者,首章方言训下,本下诸先王,先王德在于身,道以及物,故先德后道;此二章主论教化,化于内,于德美,故先道后德,所以与上倒也。(《述议》卷四,页68B-69A) 《孝经》首章云“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但是到了后面专论要道者章次为十五,论至德者章次为十六,故此刘炫特别对这种前后章次的不一致作出解释,并从中生发出“道”与“德”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总之,这种对于章次的重视,体现出刘炫治经重体例的特点,并且章次本身也成为他演绎经义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当然,刘炫经解亦非无可指摘,就残卷来看,其中亦有误解之处,例如其论及《汉书·艺文志》所载的今、古文孝经之异文: 《艺文志》云:《孝经》今文,长孙氏等传之,各自名家,经文皆同,唯孔氏壁中古文为异。“父母生之,绩莫大焉”、“故亲生之膝下”,诸家说不安处,古文字读皆异。今案此经作“亲生育之”,云“生之膝下”,则班固唯传闻其异,不自见古文也。(《述议》卷四,页19B-20A) 《汉书·艺文志》此处作“唯孔氏壁中古文为异。‘父母生之,续莫大焉’,‘故亲生之膝下’,诸家说不安处,古文字读皆异”,(23)与刘炫此处所引“父母生之,绩莫大焉”文字不同。从上下文看来,此处并非写卷抄録之误,而是刘炫误读、误解《汉书》所致。刘炫云“今案此经作‘亲生育之’,云‘生之膝下’,则班固唯传闻其异,不自见古文也”,可见刘炫认为班固这里乃是征引古文《孝经》,以为上句“唯孔氏壁中古文为异”之例证,但他发现班固所引的这句“故亲生之膝下”与他所见到的古文《孝经》作“故亲生育之”并不相同,因此刘炫认定班固当系未见古文《孝经》而仅据“传闻”为之。至于班固所举的另一个例子“续莫大焉”,则被刘炫误认作(亦有可能是刘炫所据《汉书》已有此讹)“绩莫大焉”,此则与其所据古文《孝经》无异,因此也就不以为例,不作评论了。但事实上,刘炫是完全误解了《汉书》原文,班固所引的两句皆非古文《孝经》,而是今文《孝经》。此两句引文乃是启下之言,而非承上为例。班固之意,乃指此两句今文各家所说不同,多有迂曲难安之处。如“父母生之,续莫大焉”,《郑注》作:“父母生子,骨肉相连属,复何加焉?”(24)以“骨肉相连属”解“续”,实过于牵强;再如“故亲生之膝下”,唐玄宗注为“亲,犹爱也。言亲爱心生于孩幼,比及年长,渐识义方”,(25)亦确有迂曲之嫌,而古文本前者作“父母生之,绩莫大焉”,后者作“故亲生毓之”,皆明了可解,是班固所谓“诸家说不安处,古文字读皆异”也。 此外,刘炫极重上下文逻辑关系的梳理,但这种梳理有时也显得过于繁琐而遮蔽了文章的真义。例如《孝优劣章》讨论“虽得志,君子弗从也”一句中“君子”所指是君是臣时,就显得过于繁复迂曲,且最终难以自圆其说,反不若郑玄注、玄宗注之简扼。但是,瑕不掩瑜,刘炫的经解本于训诂、详究出处、持论通达、思路开阔,加之其流畅的文辞表达,读之琳琅满目,味之余香满口,无怪乎传至日本后,虽然有“事义纷荟,诵习尤艰”之讥,(26)但仍在朝野士林盛行一时。 三《孝经述议》的流传以及《孝经直解》的出现 由于刘炫在隋初曾有造作伪书之行,故其所倡《古文孝经孔传》一书的真伪也受到学者的质疑,但从《述议序》及议文中描述该书由王孝逸初获,转致王邵、刘炫的过程来看,则此书当非炫所自为者。关于该书的流传,除了《序》文以外,《述议》中还有一条内证值得注意: 议曰:奉生之道二,居也,养也。事死之道三,疾也,丧也,祭也。王邵以为疾属生不属死,当云奉生之道三。刘焯以为人神大分,气绝为限,以疾病为死,未有是处。古之人安有犹生而死其亲哉?谓改之为允。炫案,《士丧礼》、《丧大记》将述死事,皆以疾为首,《孔传》分此五者,合上二下三,疾虽非死,与丧共传,盖以将死疾笃,故同之死焉。既以为疑,且存其旧也。(《述议》卷四,页50A) 《古文孝经》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疾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孔传》云:“五者,奉生之道二,事死之道三”。(27)这段《述议》正是围绕《孔传》展开。传文以居、养为事生,以疾、丧、祭为事死,于常理未安,故述议专就此问题有所辨析。从他所引王邵、刘焯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即叙辞中“著作郎王邵始得其书”、“遂与焯考定讹谬”等盖非虚言,邵、焯皆谓此处传文有讹误,而刘炫则以礼学中以疾事为死事之首为说,认为孔传亦可说通,故“且存其旧”。王邵、刘焯皆为当时人,刘炫明引其说,可知《孔传》之重现,以及《述议》之作,应无伪造之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