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陕甘宁边区孕育了“一国两制”模式

在欢庆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六十周年。回想中国人民在争取民主、独立、解放的岁月里,陕甘宁边区无论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天研究、借鉴这些经验,使我们更加怀念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所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陕甘宁边区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国两种制度下的一个特区,实际上孕育着“一国两制”的模式。对照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的基本特征:即第一,有独立的宪法和法律作保证,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第二,在本国的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第三,两个地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等方面有明显的重大区别;第四,实行不同制度的地区都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根据这四个基本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分析理解陕甘宁边区孕育了“一国两制”的模式。
    一、直属的特区政府
    陕甘宁边区政府,是出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国共合作的需要而成立的统一于国民政府的直属的特区政府,它的成立,结束了两党、两军、两个政权的“敌对”关系;也从国内战争转变为民族战争,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而为什么在陕甘宁边区这块地方上建立特区政府呢?
    1.“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比较早的一个根据地,也是没有失败的一个根据地”。早在1922年至1925年期间,陕北人民在共产党员魏野畴、李子洲等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 反封建斗争。 从1927年10月12日,清涧起义打响陕北革命第一枪以后,在群众领袖谢子长、刘志丹等领导下,不断发展共产党组织,开展游击战争,经过艰难曲折,多次失败,终于创建了陕甘边和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于1935年6月22日,红26、27军、义勇军和游击队、 赤卫队联合攻克了安塞县最后一个堡垒--李家塌寨子。至此,陕甘边、陕北两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了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苏维埃根据地。中共中央红军长征于1935年10月19日进入陕北吴起(旗)镇后,陕甘宁根据地就成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2.西北办事处的成立与工作的开展,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作了重要的组织准备和干部准备。1935年11月,为了统一和加强中国西北各省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使西北各省苏维埃运动更快地发展壮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在陕甘宁晋苏区设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简称“西北办事处”),将原陕甘边、陕北两苏区连同新发展的苏区统一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之下。办事处设主席团,下设财政部、土地部、经济部、粮食部、劳动部、教育部、司法内务部、工农检查局。1936年1月26日,又增设外交部。 西北办事处的成立与工作的开展,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作了重要的组织准备和干部准备。
    3.国共两党政策的转变,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和打开全面抗日的局面提供了条件。“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积极主张抗日救国,停止内战。1935年12月召开的中共政治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并决定把苏维埃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后又改为民主共和国),以容纳各抗日阶级、阶层和党派。在红军东征期间,共产党为了积极抗日,拯救中国,建立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先后与张学良、杨虎城、闫锡山多次谈判,使张、杨对民族存亡、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有了新的认识;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爆发及其和平解决,停止了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1937年2月10日, 中共中央致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的“五项国策”和“四项保证”,得到了国民党方面的响应,两党、两军和两个政权之间的“敌对”状态基本结束。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战爆发,经过国共两党之间多次谈判,周恩来等同志代表中共中央上庐山下杭州与蒋介石达成了协议,于1937 年9月6日共产党方面主动将西北办事处更名改制为陕甘宁边区政府, 并声明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同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333 次会议通过决议,承认陕甘宁边区政府为国民行政院的直属地方政府。两个政权的“敌对”关系正式结束,变成了一种“直属”的关系;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也标志着工农苏维埃政权时期的结束和建设抗日民主政权阶段的开始。
    二、独立的特区政府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虽然也是全国的一个行政区,又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一个直辖区,然而在统一的名义下,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和陕甘宁边区,却实行的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主要表现在政权的性质和施行的政治、经济和不同的方针政策等方面。
    首先,表现在政权性质方面。在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却仍实行的是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统治,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在陕甘宁边区,无论从工农苏维埃政权开始,到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都实现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统一战线的民主政权和其相应的政治、经济等方针政策。
    第二,在对待抗日战争和共产党及陕甘宁边区方面,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一段时间内还能抗日,与陕甘宁边区关系也好;而自抗日战争到了相持阶段后,特别是1939年之后,则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对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在边区内部存在着两个政权的一段时间里,不断制造“摩擦”,企图取消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只是由于共产党和边区政府方面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既联合又斗争的原则,并结束边区内部的两个政权局面,统一政令,才把斗争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两党、两军之间的统一战线才没有破裂,使名义上的“直属”关系得以保持。1946年6月底,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国内战和1947年3月的重点进攻陕北之后, 这种名义上的“直属”关系也破裂了。
    第三,陕甘宁边区实行的是独立自主的抗日民主制度,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特别的意义。在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由于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处于首席解放区的地位。中共中央的许多政策,首先在边区试行,逐步完善,然后推广到敌后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正如毛泽东所说:“延安好比英国的伦敦”。李维汉对毛泽东的这句话作过如下的解释:“我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伦敦是英国的首都,它的政策影响着英国的众多殖民地。我们当时也有很多根据地,根据地当然不是殖民地,但需要一个‘首都’作为政策中心,则是一样的。毛泽东是要求陕甘宁边区执行党的政策中带个头,自觉承担试验、推广、完善政策的任务”。边区政权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使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得以借鉴,具有指导意义。
    由于陕甘宁边区实行了与国民党统治区域里不同的制度,这里成了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毛泽东说:“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在这块土地上,在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确立了抗日选举制度,开展了“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从边区政府到县、区、乡政府的“三三制”民主选举,构建了“三三制”政权,召开了具有最高权力机构的参议会(三届);施行了具有法规性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等方针政策。在这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党和毛泽东思想得到成熟和发展,党的一整套优良传统逐步形成。中国革命由极端困难走向胜利,实现了由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由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在这里,党中央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实行了“三三制”政权,开展精兵简政、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减租减息等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指挥了解放战争并取得了全国胜利。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的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新中国的雏型,受到中外人士的敬仰,被誉为“抗日的灯塔,革命的圣地”。
    综上所述,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存在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的可行性。过去边区政府是在日寇侵华严峻形势下成立的,标志着我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并不断得以发展壮大,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一国两制”的实行,保证了香港“九七”顺利回归,并为澳门回归和台湾的统一做出了榜样。过去边区政府与国民政府推行两种完全不同的制度,革命力量得以发展壮大和抗日热潮的不断高涨,今天“一国两制”的实行,同样会在不同制度下,推动祖国经济建设的不断高涨和国家的繁荣与强大。在隆重纪念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会更加坚定对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信念,并为之奋斗,拼搏,祖国统一的大业定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陕甘宁边区史》上
    2《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