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钟会的谋反是因为私欲膨胀,野心太大。钟会平蜀后,“威振西土,自谓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加猛将锐卒皆在己手,遂谋反。”“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这段话是说,钟会认为自己太了不起了,完全可以称霸天下。即使造反的事情不顺利,还可以屯兵剑阁,在西川自立为王,像刘备那样割据一方。 《三国志》上还说:钟会内起反心后,先是上表告发邓艾谋反,令监军卫瓘收槛邓艾父子,然后同西蜀降将姜维结成同盟,准备杀死大批魏将,最后以五万蜀军为先锋进攻长安、洛阳和许都。 史志上虽然言之凿凿,但历史留给我们更多的往往是假相。 钟会是曹魏后期著名的军事家,司马师评价钟会“此真王佐材也”。司马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相继率军东征淮南毋丘俭和诸葛诞的叛乱时,钟会一直跟随左右,“时人谓之子房”,“会典综军事,参同计策,料敌制胜,有谋谟之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是说,当时大家认为钟会的军事才能和汉初的张良好有一比,在战略部署、战役组织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样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在策划谋反方面却显得十分弱智的,着实令人无法理解。 首先,邓艾作为一方诸侯,不是钟会想除就能够除掉的,也不是想告发就能告发得了的。其次,如果真的钟会想要谋反,正确的做法应该以魏将中的老部下为核心进行,而不会去与蜀国降将结成联盟。再次,如果钟会真的要调转枪口进攻曹魏,也应该派熟悉地理的魏军为先导,而不是派人生地不熟的蜀军去打前锋。 如此弱智的计划没开始就被迫草草收场了。军队还未集结,军人就哗变了,钟会和姜维也都被下属杀死了。 根据钟会的为人和一连串有悖常理的事件,我们只能认为钟会的这段历史同样被人有意歪曲了。事实上,钟会根本就没有谋反的意图和谋反的行动。钟会出身名门望族,其家眷、亲属大多都在中原,钟会谋反意味着什么?钟会刚刚立下平灭敌国的显赫大功,是正常人都会想回朝图个封妻荫子,享受功名厚禄,更何况中原锦衣繁华,放着好端端的大好前程不享,在西川这等落后边远山区妄图称王称霸,即使有姜维之助,但大多蜀人未肯归附,如何“不失作刘备也”? 那么为什么大家要说钟会谋反呢?很显然,钟会的谋反罪名是被司马昭强加上去的。 司马昭为什么平白无故要诬钟会谋反呢? 事情还要从当年钟会率十万大军出征时说起。当年钟会率大军出征西蜀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魏国一位叫邵悌的大臣来求见司马昭,对司马昭说,钟会身率十万之众是否会对政府构成威胁呢?司马昭说了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以破故也。若蜀以破,遗民震恐,不足与图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 是说:等钟会攻下西蜀,蜀人已经被打怕了,也就不敢再想作乱了,而派出的将士呢,也人心思归,不会去反叛,所以大军驻外不会出现问题。 司马昭的话其实透漏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司马昭像所有君主和权臣一样对手握重兵的将军早就心怀忌惮,害怕部队谋反;另一层意思是,司马昭不怕钟会发动兵变的条件是寄托在钟会与西蜀通过战争达到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但是伐蜀战争的结果却与司马昭的构想相去甚远。大约是魏国的将领《孙子兵法》学得太好了,无论是钟会还是邓艾完全贯彻了孙子的“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的战争理念,在战争中,努力把战争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钟会得姜维全师五万,邓艾呢,“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三国志。魏书。邓艾传》)是说邓艾的部队,军纪严明,归降的蜀人都能重复旧业,百姓安居。 可以说,钟、邓两位将军把战争的精髓用到了极至,人民是拥护的,但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却给司马昭出了个难题。 钟会、邓艾手中的十余万人马,再加上西蜀的降军,总数不下二十万人,二十万大军是足可以对任何政权摧枯拉朽的。司马昭为防止邓艾和钟会拥兵自重,便给两位将军强加了一个谋反的罪名。 司马昭先说邓艾谋反,让钟会解决邓艾。但钟会没有行动,而是让与司马昭关系最近的监军卫瓘前去抓捕邓艾。 监军卫瓘解除邓艾武装后,司马昭腾出手来便开始解决钟会了。 在具体行动上,司马昭在魏军内部用监军卫瓘和将军胡烈、丘建为内应,散布谣言,诈称钟会要谋反,企图坑杀众将,扰乱军心;在外部采取大兵压境的方式,威胁钟会。钟会在司马昭的政治攻势和内外夹击下,被彻底摧垮了。最终被误认为自己想谋反的亲兵所杀。与钟会在一起的以姜维为首的蜀国降将,也被假以谋反罪名卷入其中。最终寡不敌众,姜维、张翼等都死于乱军当中。 司马昭在杜撰了钟会谋反的事情后,为了把钟会谋反的事描绘得更加令人信服,同时为了彻底消灭蜀汉原有的武装力量,又把姜维伙同钟会谋反的故事掺加了进来。钟会根本就没有谋反的意思,那姜维的诈降之说则更是无稽之谈了。 在我看来,姜维并非诈降,而是真降。 那么,为什么说姜维并没有诈降曹魏呢? 首先,姜维诈降的事并未见诸正史。 《三国志》正文中只是提到钟会对姜维如何友好,并未提及姜维对钟会诈降,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中记载“会厚待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会与维出则同轝,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 这段话是说,钟会优厚地对待以姜维为首的蜀汉降将,暂时把他们原来的印鉴、名号、符节、车盖这些象征权力的东西都还给了他们。并且,钟会与姜维出则同车,坐则同席。还对长史杜预说,像诸葛诞和夏侯玄这样的名士都比不上姜维的水平。 说姜维和钟会关系好和说姜维诈降完全是两个概念。 至于姜维先伪事钟会,再杀之以复蜀土的情节都是在《汉晋春秋》、《华阳国志》和《晋阳秋》这样的野史中记载的。 第二,姜维如有复蜀的愿望,可以选择多种途径,而诈降的手段过于繁琐,情节过于离奇。 其实,复蜀的办法有很多,姜维完全可以引军后撤,偏安川南,以后另做图谋,或者投奔东吴,伺机复蜀。但姜维却选择了一个所谓的诈降办法,着实令人费解。而且,姜维明知刘禅已被邓艾俘虏,后主发出的所谓圣旨不过是邓艾的号令,却还去执行,实在让我们想不通。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姜维不是诈降,而是真降。 按照野史的一些记载,姜维复蜀愿望的实现是要分三步走的。一是诈降钟会,取得钟会信任,二是策动钟会谋反,与曹魏交战,三是杀掉钟会,以迎后主。 但这三步环节太多,并且每一步都不好走。等到最后,出现什么样的结局是谁都无法预料的。事实上,姜维连第一步都没有走通。 如果我们对史料稍加分析,就会发现钟会对姜维并不放心,而是时刻提防,因此姜维哪有可能策反钟会呢? 钟会称赞姜维,与姜维出则同车,坐则同度,并不表明钟会与姜维有着多么亲密的关系。因为钟会和姜维过去除了在战场上,双方没有什么接触,钟会接触姜维后称赞几句都是很正常的。况且,聪明人是不会随便贬低对手的。称赞对手水平高深,也是变相抬高自己的手段。如果对手什么都不是,那么赢了这样的人也说明不了自己有多大能耐。 至于出则同车,坐则同席的做法不但不能说钟会与姜维的关系多好,而恰恰说明钟会对姜维是不放心的。字里行间,我们隐约可见钟会对姜维的杀机。 我们知道,当年曹魏伐蜀成功,主要得益于邓艾的奇兵偷袭。邓艾偷袭阴平成功后,采取斩首行动,直下成都。姜维的五万大军是在基本没有损伤的情况下投降钟会的。 古今中外对投降的军队的处理都是一件棘手的事,特别是如何处理大批有战斗力的降卒更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战国时期,秦将白起之所以要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军,从现实的角度看,并不全是因为白起没有人性,而是因为四十万降军已经对秦军构成了严重威胁。虽然赵军投降了,但数量庞大的军人随时可能哗变反水,甚至可以对秦军进行致命的反戈一击。 反观钟会,自己率领的十万大军面对姜维的五万降卒,采取了一个与白起不同的温和策略,他把象征权利的印鉴、名号、符节全部还给了姜维等降将,主要是为了安抚对方,不至于引起哗变。同时,钟会为了阻断姜维对归降蜀军的影响,执意要把姜维留在身边,不离左右。在钟会的眼皮底下,姜维即使有天大的本领也不可能调动三军。 所以,我们说姜维企图策动钟会造反是没有什么可能性的。 司马昭的预期目的的确达到了。“钟会自涪至成都作乱。会既死,蜀中军众钞略,死丧狼籍,数日乃安集”。(《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是说,钟会死后,西川秩序大乱,乱军抢掠,死伤狼籍,西蜀的社会遭到重创。庞德之子庞会更趁乱将关羽一门杀绝,可见怎一个“乱”字了得!曹魏最有威信的两位将军身首异处,这样司马昭可以放心地睡大觉了。 钟会、姜维,包括连欲加之罪都没有就被无辜杀害的邓艾,这三位杰出的名将就这样淹灭在历史的废墟中,钟会更落得一个谋反的罪名,令后世感慨不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