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人头骨非测量性状的观察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8:11:07 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魏晋南 魏东,张全超,陈山 参加讨论
摘要:本文对出土于我国辽宁省北票市喇嘛洞三燕文化墓地的108例(男性60例,女性48例)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人头骨的30项非测量性状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结论如下:1、30项非测量性状的出现率左右两侧无差异。2、除最上项线外,其他非测量性状的出现率无性别差异。3、鲜卑组 与原始古坟组间有3个非测量性状有差异。4、鲜卑组与李家山组间有1个非测量性状有差异。 关键词:头骨、非测量性状 颅骨的非测量性状(non-metrical traits)又称为小变异(minor skeletal variants)或不连续形态特征(discontinuous morphological traits),对研究人群间的亲缘关系及种族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是体质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学者在该方面的研究工作时间较早,成果较多[1-3],国内学者涉足该领域的研究始于80年代[4-6],但对于我国古代居民颅骨非测量性状的观察与研究,目前尚鲜见报道。为此,本文对我国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人头骨上30项非测量性状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以探讨其在群体、性别及两侧间出现的差异,为了解我国魏晋十六国时期人类的非测量性状提供一份科学的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用于本文研究的古代人骨标本出土于辽宁省北票市喇嘛洞三燕文化墓地,该墓地自1993年先后历经5次发掘,共发掘三燕文化墓葬419座,出土了大量人骨,从文化面貌上推断该墓地的种属应为鲜卑人,年代上相当于历史记载中的魏晋十六国时期,距今约1600-1700年左右。本文选取了该墓地出土比较完整的108例颅骨标本,其中男性60例,女性48例。个体的性别鉴定主要依吴汝康等的《人体测量方法》[7]和邵象清的《人体测量手册》[8]中提出的鉴定标准,并结合骨骼上的若干项性别特征做出综合判断。由于受人骨保存情况的限制,各项目观察的例数不尽相同。 观察的项目和标准参考A. C. Berry、R. J. Berry [3]和张银运[9]的介绍,将全部30项非测量性状的观察结果全部运用计算机统一处理,着重计算了这30项非测量性状的出现率,并进行了性别和人群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两样本率比较的四格表χ² 检验)以及两侧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配对四格表χ² 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人30项非测量性状的出现率 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人男、女颅骨组30项非测量性状的出现率见表一。颅骨非测量性状的研究目前在我国还较少,关于古代居民非测量性状的研究由于受到样本量与保存情况的限制更少见报道,进一步的比较研究需要在更多古代组资料积累的前提下进行。 2.2 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人30项非测量性状出现率的左右侧差异 通过配对四格表χ² 检验对表一中30项非测量性状左右侧出现率进行比较后,发现这30项非测量性状的出现率虽不完全一致,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这30项非测量性状左右侧的出现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2.3 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人30项非测量性状出现率的性别差异 采用两样本率比较的四格表χ²检验对表一中30项非测量性状男女两性间出现率进行检验,发现仅在最上项线一项上差异显著(P<0.05),其余29项未见显著性差异,表明该29项非测量性状的出现与性别无关,而关于最上项线一项非测量性状所表现出的两性差异,笔者认为,该项差异并无遗传因素的影响,仅与两性间解剖学差异有关。 表一 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人非测量性状的出现率 Frequencies of occurrence of 30 non-metrical traits on the Wei-jin xianbei group
3 讨 论 国内关于现代人非测量性状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开始对具有人种鉴别意义的非测量性状进行筛选和深入的分析[10],而对古代居民非测量性状的研究还处于材料的积累阶段,观察的项目与标准还并不完全一致。本文通过与部分已发表可对比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对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人的部分非测量性状有了初步的认识。 有关魏晋十六国时期古代居民非测量性状的观察鲜见报道,本文通过与日本列岛同一时期的原始古坟人[11]进行对比(见表二),试图考察同一时期不同地区间古代居民非测量性状出现率的差异,结果发现人字点小骨、额中缝、顶切迹骨、星点小骨、二分髁前管等5项非测量性状在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组与日本列岛原始古坟组的出现率无差异(P>0.05),似乎提示这些性状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群间的出现无差异。而髁前结节、卵圆孔不全及眶上孔(切迹)3项非测量性状在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组的出现率明显大于日本列岛原始古坟组,差异显著(P<0.05)。这些异同似乎表明,两组同时代的居民在大的人种关系上的一致性,同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地理性变异。如果能够增加同一时期不同地区间头骨的比较研究,结果也许会更有说服力。 表二 鲜卑组与原始古坟组8项非测量性状出现率差异的比较 Comparison of the frequencies of 8 non-metrical traits on Xian-bei group and Protohistoric Kofun group
*差异显著0.01<P<0.05,下同 关于古代居民非测量性状的系统研究数量不多,目前仅见张君[12]的报道,观察到青海李家山新石器时代居民头骨的17项非测量性状,与本文的观察结果相比(见表三),仅在翼上骨一项上两组的出现率差异显著(P<0.05),其它各项的出现率虽不完全一致,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出现率具体数值上的差异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或观察者的标准不尽相同有关,这些异同可能表明了我国古代居民非测量性状在不同时期出现的稳定性,同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时代性变异。当然,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比较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居民间非测量性状的出现情况,才能对我国古代居民非测量性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表三 鲜卑组与李家山组12项非测量性状出现率差异的比较 Comparison of the frequencies of 12 non-metrical traits on the Xian-bei group and the Lijiashan group
关于我国古代居民测量性状方面已经作过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为今后开展非测量性状方面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地区间古代人群非测量性状的出现及变异情况,对分析古代居民间亲缘关系及种族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记:本文研究的标本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克举、田立坤、陈山同志提供,特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Wood-Jones, F.,:The non-metric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the skull as criteria for racial diagnosis. Part I. General discussion of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employed in racial diagnosis. J Ant[J]. 1930, 67: 179-195. [2] Wood-Jones, F.,:The non-metric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the skull as criteria for racial diagnosis. PartⅣ.The non-metric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the northern Chinese skull. J Ant [J].1933, 68: 96-108. [3] A. C. Berry and R. J. Berry:Epi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human cranium. J Ant [J].1967, 101: 361-379. [4]王令红.华北人头骨非测量性状的观察[J].人类学学报,1988,(1).17-25. [5]王令红、孙凤喈.太原地区现代人头骨的测量[J].人类学学报,1988,(3).206-215. [6]郑靖中等.西安地区现代人颅骨非测量性研究[J].人类学学报,1988,(3).219-225. [7]吴汝康、吴新智、张振标.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8]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9]张银运.人类头骨非测量性状述评[J].人类学学报,1993,(4).394-398. [10]周文莲、吴新智.现代人头骨面部几项非测量性状的观察[J].人类学学报,2001,(4).288-295. [11]Dodo, Y., Population history of Japan as viewed from cranial non-metric variation. J Anthrop. Soc. Nippon [J].98(3): 1990. 269-287. [12] 张君.从头骨非测量特征看青海李家山卡约文化居民的种族类型[J].考古,2001,(5).80-8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