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黄慕松致祭达赖与喜马拉雅之旅


    1933年冬,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在布达拉宫圆寂后,国民政府于南京举行了两千余人参加的追悼大会。出于加强西藏与中央关系的考虑,国民政府决定派遣一名官员前往拉萨致祭,黄慕松遂成为人选之一。
    黄慕松是广东梅县人,早年肄业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后入广东武备学堂,毕业后被选派去日本留学。回国后,任广东黄埔陆军小学教官、校长,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任民军参谋长,为国民党元老之一。国民党执掌政权后,盛世才取代金树仁走上新疆政治舞台,黄慕松特任新疆宣慰使,处理了不少新疆事务,此经历使得他具有了经略边疆的经验。所以,黄慕松成为“特派致祭护国弘化普慈圆觉大师达赖喇嘛专使”的最佳人选。
    中央政府高级代表团首次进藏
    1934年4月26日,黄慕松从南京出发,开始入藏之旅。这是中华民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高级代表团第一次进藏。为避免英国阻挠,黄慕松一行兵分两路,一部经海路抵藏,一部则由黄慕松亲自率领,取道川康入藏。当时,康藏纠纷时起,康民所受痛苦实深,百姓希望中央大员此次路过康藏,能够解决问题,所以对黄的到来非常欢迎。在康定,当地给黄慕松预备了540匹马供调遣。5月26日,黄慕松一行到达德格,受到土司泽汪登登和代本(相当于营长)琼让的欢迎。7月1日,黄慕松一行到达江达,前来迎接他的有藏军步兵200人,以及音乐队兵40人。当时负责迎接的西藏官员是这样描述迎接黄慕松的景象的:“12时许,远方出现了一列整齐的轿队,前拥后簇,威武异常。渐近再看,共有轿子十多顶,最前面的一顶,身穿毛蓝布便衫,头戴斗笠,脚穿黑布鞋。”虽然黄慕松一路乘坐大轿,但对藏情却观察细致。黄慕松惊奇地发现,这些驻守在江达、冈托一带的藏军,军纪尚可,但教练的口令都是英语,可见当时英国对西藏的影响之深。8月22日,黄慕松抵达钦里,驻藏办事处的职员们前来迎接。
    为欢迎代表团,当月月底,拉萨郊外,噶厦地方政府已派官员在东郊的贡本塘搭起一顶十分华丽的大帐篷,铺上色彩绚丽的卡垫,陈设精美的茶具;黄慕松和摄政的席位设在正中;四品和小四品以及五品、七品官员等,也按常规安排了座位。在江水滚滚的雅鲁藏布江畔,噶厦派来僧俗噶伦各一人、藏军一个团立于此,准备迎接这位中央大员。28日11时许,黄慕松衣着整齐,仪容庄重地到达贡本塘,噶伦们将他迎进帐篷。他和噶伦互献哈达,互致问候。接着,苏德巴(噶厦大司膳)恭献人参果茶饭。食毕,黄慕松起立,全体官员也随之起立。这时,军乐齐鸣,迎接中央政府代表团的藏军列队向黄慕松行军礼。黄慕松满面笑容,点头回礼,然后上轿。
    黄慕松一行到达拉萨后,下榻于八廓街南侧的吉堆巴大院,也就是后来国民党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的所在地。让黄慕松感到意外的是,尼泊尔驻藏代表与不丹驻藏代表,以及驻藏汉民均在拉萨设帐欢迎,“是日拉萨不下万人之市民,均拥挤道中,窥目探视”。藏人回忆说,“藏民们依次向他们敬献哈达。黄先生大约50多岁,言谈平静深沉,颇有气魄,俨然一位要员”。黄慕松还带了一个杂技团来藏,对于西藏人来说,这是一件新奇的事情。册封:市民“环观如堵”
    黄慕松到达拉萨后,深知藏俗,凡往来交际,需要先馈赠礼品。所以,从摄政以下到七品以上的官员,均给予了不同的礼品。为了表示对佛地的尊敬,他朝拜了大小昭寺和三大寺,每到一座寺院时,均叙中央维持佛教的情形和汉藏的密切关系。但是,在册封十三世达赖喇嘛为“护国弘化普慈圆觉大师”一事上,黄慕松与西藏噶厦有了罅隙。泽墨噶伦认为,达赖喇嘛圆寂,对西藏人来说是异常悲哀之事,而中央举办册封盛典则是喜事,所以册封不宜。黄慕松对噶伦等人反复劝说,指出册封、致祭是他此次入藏的首要任务,二者缺一,即违背中央意旨,而且外人也可借此挑拨汉藏关系。在黄慕松的积极劝导下,噶厦终于同意于9月23日在布达拉宫举行册封典礼。
    当日上午,黄慕松一行身着长袍马褂,从拉萨行署出发,藏军前来迎送,市民“环观如堵”。西藏方面至司伦以下,四噶伦、扎萨克、代本等数百人均着礼服,恭候于布达拉宫正殿。西藏噶厦派四人于册封地址楼下大门外恭候,总堪布恭候于册封门外。作为专使的黄慕松,在庄严的音乐仪仗下,捧册玉印于香案。而后双方向香案鞠躬,汉左藏右分立于香案两侧,专使在中,宣读册文。全堂肃静无哗,礼节非常隆重。
    致祭:礼节如同册封一样
    册封之后,11月1日,布达拉宫举行致祭典礼。但是,在祭堂悬旗的问题上,噶厦又开始提出反对意见,说布达拉宫是达赖坐锡之地,向来无人悬挂旗帜。黄慕松当即加以驳斥:“举行册封时,党、国旗亦曾悬挂上宫门,且举行庆吊大典,在内地悬挂党、国旗,已成为当然之事,况本使此次代表中央,亦即代表四万万同胞来致祭达赖大师,若不能悬挂,究竟何方来人致祭,似欠妥当。”然而,某些噶伦仍然不同意,黄慕松无奈之下,只好决定将旗子悬挂于行署,并将国民政府旗帜抬至布达拉宫红山祭堂。
    上午9时,布达拉宫正殿举行致祭典礼。礼节如同册封一样,非常隆重,只是黄慕松观察到“祭堂内西藏僧俗官员及行署人员增加凄惨之态耳”。11时,致祭仪式开始举行。黄慕松起立,全体也随之起立。仪式第一项是黄专使将一包捐助修建达赖灵塔的黄金敬献在达赖宝座的金茶几上,同时敬献金质茶架和茶碗盖等器皿。全场脱帽,司仪高呼三鞠躬。仪式完毕,全体人员依次走出大厅。致祭分别由东西典仪官导引,并献哈达、献花、献灯、献茶等。
    在西藏政界,僧人享有特殊地位,黄慕松深知这一点。“抵藏之图,若不表示尊重佛教,断难邀藏方官民之相信。”而之前,英国人前往三大寺熬茶布施时,总发给每一喇嘛一元。黄慕松决定从优发给每一个喇嘛银元两元,并且建立基金,每年每一个喇嘛可以获得藏噶五枚。
    黄慕松认为,在清代,驻藏大臣每年于正月十五举行传召大会一次,宣布清朝德政。此举颇能收藏人之心,于是规定设立藏银691秤为传召费用,每年所得利息,可以资每年所有被传召喇嘛熬茶之用。黄慕松此行还接触到部分居于拉萨的汉回群众,针对其幼儿受教育困难之状,捐献了一些经费给汉回文学校。
    
    中央政府致祭、册封专使黄慕松在西藏
    艰难而漫长的喜马拉雅之旅
    1934年冬,黄慕松在西藏的使命已经成功完成,为了视察英国人在西藏南部和尼泊尔、不丹等地的情况,他决定由印度返回南京。
    自1934年2月10日被任命为专使后,到1935年2月13日在香港乘亚细亚皇后号邮船回京,除进藏致祭、册封外,黄慕松先后到访印度、尼泊尔、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历时一年,行程数万里,总计花费于布施、致祭、册封等各项事务的银元达428900余元。黄慕松完成西藏使命后,曾公开发表过一本图片集《藏游概述》,收录了一些珍贵的西藏风貌照片。但该集流传稀少,数年前曾有拍卖行以3000元底价起拍。、
    黄慕松的西藏之旅,应该是成功的,不仅增加了汉藏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考察了西藏当时的社会实情。黄慕松在给洪涤尘的《西藏史地大纲》一书作序时言:“余奉枢命,使藏致祭,舍空用陆,志在考察,凡所经历,接近政教领袖,士绅居民,冀于藏中民族、历史、地理、社会、政教、风俗、物产、经济,博访周谘,历时一载。”一年的时间去了解一个对于内地相当陌生的西藏,虽不长但也绰绰有余。黄慕松回京后向国民政府呈递的《黄慕松奉使入藏册封并致祭达赖大师报告书》中,列专条陈述“西藏之近况”,不仅为中央政府制定治藏方针政策提供了根据,而且为内地民众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西藏。此外,随黄慕松入藏设立的驻藏办事机构,是其此次入藏解决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方面取得的最大成功。在国民政府时期,中央与西藏地方的联系,多依靠此机构。但是,终究来说,在中国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加上日本侵华开始,黄慕松所题“轨物共守 车书大同”仅仅是个梦想而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