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克里雅人:深居沙漠有人知


    克里雅人的前世今生
    寻找克里雅人,是近几年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掀起的一股探险热潮。这个神秘的族群因为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两位探险家的发现而为世人知晓。
    1896年1月,斯文·赫定沿着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克里雅河追寻它在沙漠的尽头。沿着古木参天的河岸,他一直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走去,发现这里不仅有成群的野骆驼在奔跑,而且也是大批野猪的乐园。更出乎他意料的是,竟有一个牧民群落在这里繁衍生息。这个牧民群落就是克里雅人。20世纪初,斯坦因也来到这里,对克里雅人的生活进行记载。但是,这里并未因斯文·赫定、斯坦因的记述而喧嚣起来。直到今天,克里雅人依然平静地生活在沙漠深处。
    关于克里雅人的族源,目前有3种说法:一种是克里雅人为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17世纪中叶,古格王国(公元9世纪诞生于西藏阿里地区)在遭到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多年进攻后,城破国亡,有两支百人小分队翻越昆仑山进入了这片绿洲,来到克里雅河边开荒造田,放牧狩猎,延续到了今天;另一种说法是,克里雅人原本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世居群落;第3种说法最有传奇色彩,即克里雅人是2000年前神秘消失的古楼兰人的一支。
    今天,在地图上寻找克里雅,只能找到一个名叫达里雅布依的地方。1959年,达里雅布依乡成立。那时,乡政府所在地大河沿村全年都有克里雅河缓缓流过。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为了开垦上游的20万亩荒地,于田县在克里雅河上游修建了水坝,拦截了克里雅河60%的水量。由于盐碱化严重,开垦的土地最终还是被撂荒了。现在,即使是每年雨季水量最大时,克里雅河也只是流进沙漠100多公里就消失了,大河沿村成了浩瀚沙海中的孤岛。
    走近这个神秘的沙漠穆斯林群落前,笔者从新疆石油勘探队采访得知,上世纪80年代,国家派一支石油勘探队前往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野外作业。当勘探队员进入这一区域时,他们见到令人惊奇的一幕:沙漠中央,一座座简陋的木房子构成了一个原始而朴素的村庄。见到驶来的汽车,村民们因从没见过这种庞然大物而被吓得四散奔逃……不久,很多报刊都报道了相关的内容,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央发现了“原始部落”。
    198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派人来到达里雅布依乡,在这里建了学校,培训医护人员和兽医,解决用电、用水问题,开办邮政所和信用社,克里雅人桃花源式的生活方式开始被现代文明所渗透。 
    为了寻找中国穆斯林中颇为独特的这一群落,笔者从于田县城出发,沿着克里雅河东岸坑坑洼洼的土路北行。这是一段沿途撒满枯燥的旅程,很长的行程内看不到人烟,唯有清澈如碧、蜿蜒如带的克里雅河从沙漠流过,给枯黄的大地带来一丝希望。一直北行220公里,当克里雅河的水流变得越来越少直至消失时,才算到达大河沿村。
    达里雅布依乡的学校是1989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拨款修建的,显得有些陈旧,100多名学生使这个荒凉的地方续写着现代文明的输入。大河沿村目前聚居了20来户人家。而在南北距离达500多公里的全乡范围内,有263户、1290位克里雅人分散居住。乡长开玩笑说,如果乡南端的一个男子娶了北端的女子,那么这个女子回一趟娘家的话,就是一趟沙漠中的长途旅行。
    以前,克里雅人主要靠骆驼和毛驴来作交通工具。现在,村民们可以坐车到县城去赶集,卖掉柴禾和羊皮,换回珍贵的茶叶和盐。
    走近克里雅人家,能看见每户人家的屋顶上都安装着太阳能电板,以此产生的太阳能电力,能使他们在夜晚享受到光明带来的快乐。乡政府附近安装的电视发射塔,使周围人家能收看电视节目。
    克里雅人的生活画卷:胡杨屋、婚礼与炭饼
    几个世纪以来,克里雅河养育着两岸数百公里长的绿洲和生活在这里的克里雅人。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原始胡杨林,羊群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胡杨树叶,村民们也以胡杨、红柳树干搭盖棚屋,靠放羊和挖掘沙漠药材为生。
    按照我国的民族划分,克里雅人被划分为维吾尔族的分支,但他们有许多独特的生活习惯。
    走进克里雅人的生活区,会发现他们的住所由若干个大大小小的房间组成。普通的一个院落差不多要用去百来棵胡杨树,是真正的胡杨屋。胡杨屋没有地基,以粗大的胡杨在沙地上像围栏般分割成门厅、客厅、厨房、卧室、储藏间等。笔者无缘看到他们建房的过程,只是通过向导的讲述才知道,屋顶是先用椽子搭建出基本的轮廓,然后在粗木间用更细小的胡杨枝、红柳枝把缝隙弥合起来,剩下的空隙则用粘稠的河泥堵上,这样就成了一个能在三九天御寒也能在三伏天防暑的胡杨屋墙面。千万别以为这样建成的房子会因为采光不够而黑乎乎的,克里雅人会在门厅里铺上松软的细沙,墙壁木柱之间特意留着取光的空隙,使他们的胡杨屋采光合理。克里雅人的厨房里没有灶台,而是在沙地上掘出一个浅坑,类似于西南少数民族的火塘。由于地处沙漠腹地,这里炎夏季节地表的气温通常高达50摄氏度以上,克里雅人在夏天唯一的选择就是待在家里。
    如果哪家克里雅人有婚嫁,主人家必须提前20天甚至一个月,骑着毛驴,到或散在胡杨林中、或隐在沙丘边、或藏在茅草深处、或卧在河滩上的克里雅人的院落,将消息传至一户户人家。由于克里雅人居住分散,户与户之间相隔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上百公里,村民平时难得见上一面。被邀请者会非常珍惜喜宴当日,不仅将婚礼当做祝福新人的机会,更是当做叙旧拉家常最好的机会。青年们将婚礼当做交朋友的良机,甚至那些精明的克里雅商人还会把摊点摆到婚礼现场。和我国很多地区的习俗不一样的是,克里雅新娘的盖头不是由新郎揭开的,而是由娘家人来揭。
    在饮食上,克里雅人也很有特色,那便是用羊肉做成的炭饼。一张再普通不过的炭饼分量也在5公斤以上,看上去像是超大的馅饼,馅是用羊肉碎丁加上一点点洋葱碎末混成的,外面包裹着重达数公斤的面粉。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要烤透,确实体现了克里雅妇女们的功夫和技巧。一般而言,克里雅妇女往往要从小在火坑边学上十几年才能掌握这样的技巧。
    炭饼对于克里雅人,就如同馕对于维吾尔族一样,是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要做炭饼,就得有面粉,这就使克里雅人一直有着赶着毛驴、骆驼去县城买面的传统。近些年来,随着克里雅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车和汽车逐渐取代了毛驴和骆驼。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