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知识精英与收复琉球、钓鱼岛


    前言
    琉球群岛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长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二次大战后,美国军事占领琉球,关于琉球的归属引起中国军政界、知识界的关注。近年来,海峡两岸几位学者展开国民政府与琉球归属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台湾方面主要有许育铭《战后处理与地缘政治下的国民政府对琉政策:以40、50年代为中心》(“中国のインパクトと东アジア国际秩序”学术研讨会论文,大阪:大阪大学千里生命科学中心,2006年11月),任天豪《中华民国对琉球归属问题的态度及其意义(1948—1952)——以“外交部档案”为中心的探讨》(《兴大历史学报》第22期,2010年2月)。大陆方面主要有,石源华《论战后琉球独立运动及琉球归属问题》( 第五次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参会论文,浙江溪口,2006年7月),侯中军《困中求变:1940年代国民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论争与实践》(《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6期)。上述论文对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知识精英对琉球问题的认识与研究明显不足。为此,笔者不惴浅陋,对战后初期知识精英与琉球归属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兼析国民政府的琉球政策。不当之处,尚祈海内外方家批评指正。
    一、国民政府收复台湾及澎湖列岛
    琉球群岛位于太平洋上、东海之中,陆地总面积约有3000平方公里。古代琉球群岛的范围(古中山国),包括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统称萨南诸岛,现属日本鹿儿岛县),冲绳诸岛、宫古列岛、八重山列岛等(统称琉球诸岛,现属日本冲绳县)。
    在古代,中国与琉球保持着宗藩关系。1879年,日本宣布“废琉置县”,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之后,日本占领下的琉球群岛的地理范围有所扩大,与古中山国的地理范围不完全一致。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简称钓鱼岛)位于我国台湾岛东北方,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其附近的3个小礁组成,陆地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岛上没有居民,附近海域是闽台地区渔民的传统捕鱼作业区。
    钓鱼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使用、最早宣称归中国所有,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历史文献有大量关于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原始记录。 
    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第二款规定,中国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以及“澎湖列岛”,并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甲午战争期间,1895年1月21日,日本内阁同意冲绳县在钓鱼岛设立“国标”,占据钓鱼岛,并将其划入日本版图,改称为“尖阁群岛(尖阁诸岛)”,编列在冲绳县八重山郡内。日本侵占钓鱼岛是通过偷窃的方式,是“暗偷”,未告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
    1916年4月,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委任汪洋,赴台湾参观劝业共进会。汪洋根据亲身考察及台湾总督府公布的大量统计资料,编写成《台湾视察报告书》。1917年6月,该报告由上海中华书局刊行。关于台湾岛及附属岛屿的位置,根据日本人公布的资料,汪洋写道:“台湾系合并台湾本岛、澎湖列岛及附属各岛屿而成,起北纬21度45分,终25度38分,由东经119度18分,以至122度6分。”台湾岛“极东台北厅棉花屿东端”,“极北台北厅彭佳屿北端”。 台湾总督府未将钓鱼岛包括在台湾岛附属岛屿的行政区域内。
    民国前期,中国大陆知识界人士主要通过汪洋著《台湾》等书来了解日据下台湾及台湾的行政区域,并加以引用。他们未将钓鱼岛包括在台湾岛附属岛屿内,主要是受到台湾总督府出版的地理书籍的影响。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大规模侵略中国的战争。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次日,林森主席发布《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文》,中国对日本清算已追溯到甲午战争前。据此,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窃占的钓鱼岛也在收复失地之列。
    1943年11月,蒋介石赴开罗参加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联合发表《对日作战之目的与决心之公报》,也就是通称的《开罗宣言》,明确宣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虽然《开罗宣言》没有明列钓鱼岛,因其为中国固有领土,被日本窃取,自然在归还中华民国之列。开罗会议期间,中美就琉球问题的处置,仅有意向性的口头交流,没有达成最终共识并形诸文字。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发表《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次日,日本天皇广播投降诏书。9月2日,日本在向各同盟国投降而签署的无条件投降书中表示,“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据此,根据盟国对战败国日本的安排,日本的固有领土仅包括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附近的一些小岛,并不包括琉球群岛,更不包括中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1946年,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根据台湾总督府编印的《台湾现势要览》,编写了台湾省及各县市位置与面积,台湾省极东位于基隆市棉花屿东端,东经122度6分,北端基隆市彭佳屿北端北纬25度37分。
    1946年,地家学者宋家泰编著《台湾地理》,由正中书局印行。关于台湾岛的位置,他沿用了日本人的资料,“台湾位于北纬21度45分(南端七星岩)至25度38分(北端彭佳屿),及东经119度18分(澎湖列岛西之花屿)至122度6分(基隆东北之棉花屿)之间。”
    他注意到琉球与台湾的关系,“琉球群岛与台湾关系密切,其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颇多相同之处。或谓历史上之台湾,原包括琉球群岛在内,惟本书未将其合并讨论,但于都邑章下,附琉球群岛一节,盖权宜计也”。
    该书第十一章“都邑(附琉球群岛)”一节,对琉球群岛做了简介。因“琉球为我国所发现,距今盖一千六百余年,以内属时期计,今亦五百七十余载,乃日人窃据,于今又七十年矣。夫台湾为我先人故物,固应归我,而琉球之为我故土,史信有征,故尤当及时光复,兹恐国人重于彼而轻于此,故附论及之。”“地理上之琉球,系位于我东海之外缘,介于日本九州与台湾之间,自东北而西南,蜿蜒海上凡八百浬,计包括七十余岛,面积五千方公里,人口约八十万”。
    琉球群岛包括北部诸岛、中部诸岛、南部诸岛。“南部诸岛计包括宫古诸岛、八重山诸岛及尖头诸岛三部分,亦称先岛群岛。”“尖头诸岛,位于八重山诸岛北,最西者鱼钓岛,其东为北小岛、南小岛,东北则有冲之北岩及冲之南岩,再东有黄尾屿及赤尾屿,均系小屿。” 宋家泰编著《台湾地理》中关于钓鱼岛资料,来源于日本人编写的书籍。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1895年至1945年日据下琉球群岛包括古代的琉球群岛和中国的钓鱼岛,及其他日占岛屿。
    二、战后知识界、军政界关于琉球归属的讨论
    美国军事占领日本后,鉴于琉球群岛的军事价值,准备单独长期托管。美军在琉球北、中、南三个区域实行分别统治。奄美群岛为北部琉球军政府管辖,宫古、八重山为南部琉球军政府管辖,下设分支机构,与中部冲绳本岛的民政府没有直接联系。
    1947年4月,联合国通过《关于前日本委任统治岛屿的协定》,把北纬29度以南的琉球群岛和钓鱼岛交给美国托管。美国有将琉球据为己有的意图。
    美国虽然军事占领琉球群岛,但仅拥有军事占领权、行政管辖权,而不拥有主权。美国认为琉球群岛等岛屿是日本侵占的土地,不承认日本拥有合法主权。此时,琉球群岛主权存在两种可能,一是由琉球人民公投决定琉球独立,二是中国政府宣称对琉球拥有某种程度的潜在主权甚至宣称对琉球拥有合法主权。
    中国作为战胜国,与琉球有着悠久的联系。琉球已经被美军解放,中国政府和人民提出对琉球主权的合理诉求,有可能得到盟国的善意呼应。
    为了普及琉球常识,引导社会大众对琉球问题的关注,6月23日,南京《中央日报》文史周刊刊登“琉球史专号”,刊登了史学家丁实存的文章《琉球与我国历史上之关系》,梁嘉彬的文章《琉球考》,岑仲勉的文章《姚文栋琉球小志跋附注及表》。这3篇文章用确凿的史料来论证琉球与中国的历史联结。编辑指出:“清光绪五年,就是公元一八七九年,乘我国家多事,日人强据琉球,久侵不离,还制造脱离我国的文献,硬说隋书上的琉球是台湾。时至今日,侵略者已自食其果,但无条件投降不过一年,竟野心复萌,居然声言索回琉球,移民台湾。为此特出《琉球史专号》,吁请国人警惕。”
    7月1日,《中央日报》刊登了中央社记者张任飞的长篇专稿“琉球和台湾”,指出“假如第三次世界大战果然发生的话,没有琉球,台湾就难保住”,主张“基于感情上的理由,中国坚决反对日本共管琉球。日本侵占琉球,已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九一八以来,中国遭受日本的欺凌,也已经领教过了,假如我们想去信赖日本,今后不愁没有时间,至于现在,毕竟还嫌太早了”。
    由于美苏冷战逐步升级,对日和约问题未能提出讨论,琉球问题也就迟迟不能提上议事日程。1947年7月16日,美国政府突然致函远东委员会各国:建议8月19日在美国举行对日和会,由远东委员会11国参加。因美、苏围绕着和约起草程序的争执以及表决制的分歧,该会议未能如期举行。但此事推动了中国国民政府关于对日和约的准备工作。
    面对美国军事占领琉球和对日和会即将召开,中国知识界、军政界出现要求收回琉球的呼声。地理学界高度重视琉球的归属问题,一些学者主张国民政府应将琉球纳入版图。9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张其昀代表中国地理学会发表的论文《对日和约中之琉球问题》,“琉球群岛之军事价值胜于经济价值”,战后美国将琉球作为军事基地,驻扎重兵,“主张该群岛永久属于美国”。关于琉球的处置,建议:“我们希望同盟国能支持中国对于收回失地的正当要求”,至于琉球的军事形势,“在顾全中国主权的原则下,供国际军队的使用”。
    1947年,上海《观察》第2卷第24期刊载万光的文章《琉球应归还中国》,指出“琉球对于中国,经济上毫无利益,而反是琉球要依赖内地经济的帮助”。他分析,“中国大陆的东面缘海,为九州、琉球、台湾所包围,是封闭性的缘海。中国失去台湾和琉球,东南沿海就失掉了国防前哨,海岸暴露,极易受敌人海陆空的袭击。而且周围都被别国势力所环绕,中国就没有通入太平洋的门户,即使中国建立海空军,也缺乏海上犄角声援的据点,处于显著劣势的地位。战时我国的海岸线,极易被敌人封锁,这次中日战争中,我们已经受够这种惨痛教训。现在台湾收回,形势较好,但是通入太平洋的门户仍嫌太小。琉球群岛的陆地面积,虽然远不及台湾,但是散布海面之广,五倍于台湾,我们必须收回琉球,才可以策划国防上的安全。”建议:“政府应当早声明,并且准备切实的资料和方案,以使在未来和会上提出,正式收回琉球。” 作者高度重视琉球群岛与南海诸岛对中国国防安全的重要性,坚决主张将琉球纳入版图。
    台湾与琉球地缘相近。台湾各界人士对琉球的归属高度关注。1947年12月,在台湾省参议会一届四次大会上,黄朝琴提出《拟请中央循外交途径严紧交涉使琉球归还我国案》:“一,西历1879年以前,琉球人民与日本人民双方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全不相同,绝不是同一民族,并且于历史上只有仇敌关系,没有亲善关系。二,琉球与中国一体的关系已五百余年(西1372起)未尝间断分离,且每遇国王逝世袭位,全由中国加封,亲如父母子女。”“请中央政府彻底交涉,使琉球必须归还我国,以绝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审查意见,“送请政府核办”。
    中国社会各界人士对琉球归属问题表达了高度关注。国民政府对琉球归属问题则展开研议。1947年9月4日,外交部邀请一批党政高级官员、专家学者等,就对日和约的草案召开第一次座谈会,外交部王世杰部长报告,关于“领土问题”,“从历史上看,琉球对中日双方均有从属关系,两者势力随国力而消失,开罗会议时,罗斯福总统曾特别提出朝鲜、台湾、琉球诸问题,询及琉球问题时,主席曾表示并无一定要求领土之意。该岛全人口约五十万至八十万,1881年日本曾提议与我瓜分琉球,但我未接受。目前对琉球问题为:(一)是否一部或全部要求收回,(二)是否共管,(三)是否托管。”
    9月15日,外交部召开第二次座谈会,关于琉球问题的方案,外交部刘次长指出:“1、交中国托管;2、交中国、美国共同托管;3、由中国托管,而以冲绳岛为美国军事根据地。”胡焕庸提出:“琉球和我们有深切的关系,我以为归还中国是上策,由中国托管是中策,由中国托管而以冲绳作美国基地是下策。我们应绝对反对将琉球局部或全部交给日本。”万灿提出:“领土问题,对于领土应该作战略上的考虑,要琉球归还我国似不合法,只可主张由中国托管,成为一个缓冲地带,如法国之主张以莱茵为中立区。”
    9月30日,外交部召开第三次座谈会,王芸生提出:“领土问题。这个问题美苏间的争执较大,我们可以照着《开罗宣言》及《波茨坦宣言》办理,已经得到的不放弃。日本主张移民台湾和东北,我们政府应该严加斥责。琉球可交联合国托管,但中国要保留一份权利。”
    中国知识界、军政界关于琉球归属的讨论,基本上有三种意见。地理学家张其昀、胡焕庸等人,从国防安全和中国复兴的角度,主张琉球应该归属中国版图。万灿、王芸生等人则认为,要琉球归还中国似不合法,可主张由中国托管,成为一个缓冲地带。还有专家、学者主张由联合国托管。
    针对军政界、知识界的呼吁,10月18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张群在国民参政会驻会委员会作关于军事政治方面报告:“关于领土问题。日本领土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宣言中早有规定,但还有若干岛屿的归属问题悬而未决,在这些里面,琉球群岛对我国关系最切。本人认为,琉球群岛前途的解决,不外乎中国收回,或中美共管,或联合国托管三种方式。政府对这个问题正密切注意,无论如何必须反对该群岛归还日本。” 就张群本人的看法,他倾向于将琉球归入中国版图。
    11月7日,南京《中央日报》刊登记者王洪钧的文章《琉球何处去?》,主张根据主权,“从文化、经济、历史、地理各方面衡量,琉球应属中国”。谈及琉球的范围、军事设防和行政权,中国政府应收回琉球的主权和行政权,军事设防权可以与盟国讨论。 该文代表了国民党高层将琉球归入中国版图的一种声音,反映了国民党中央对琉球归属的高度关注。
    三、地理学界对琉球的研究
    对琉球问题,社会大众所知甚少,知识界对琉球长期缺乏研究。随着琉球的归属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向社会大众普及琉球知识颇为必要。为此,知识界出版了几部关于琉球的书籍。
    1947年10月28日,南京《中央日报》“地图周刊”第78期,刊登了“琉球概观”,介绍了琉球群岛的地质地貌、风土人情、历史沿革、战略价值,指出“八十年旧土国人应记忆,千里悬海外收回宜及时”。
    为了普及琉球知识,1947年11月,行政院新闻局编印了《琉球》一书,取材于《中央日报》的“琉球概观”等文章。该书包括琉球的地理形势、气候物产与人口、琉球藩属中国的历史、琉球的中国文化、日本的侵略经过、结论。共18页,每页约300字。该书附《琉球群岛略图》,指出琉球群岛一般包括吐噶喇群岛、奄美群岛、冲绳群岛、先岛群岛、大东群岛,较大岛屿计有80余个。未列出钓鱼岛。
    编者对琉球的经济价值不甚看好,主要重视琉球的军事价值:“大岛是琉球北部诸岛中的战略要点,其南部大岛海峡各港如条川、西方、东方与加计留麻岛之萨川、西镇、胜能构成一海军要塞区。萨川港水深港阔,两侧海岸环抱,入口处水道仅一线可通,是为要塞之心脏区,在未来对日警戒,其战略地位殊堪重视。”
    1948年10月,地理学家傅角今、郑励俭编著《琉球地理志略》,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共8章,包括绪言、地体构造、气候与生物、各岛志要、产业、居民、日本据有琉球时代之行政区划、中琉之历史关系、日本侵琉史略及今后琉球归属问题。共92页,每页约300字。作者提出:“此次世界大战告终,琉球人为冀求自身之解放与自由,慕念五六百年来之中琉深密关系,经组织所谓‘琉球革命同志会’及‘琉球人民协会’……等团体,推喜友名嗣正为首领,掀起归回祖国怀抱之运动,迄至本书杀青时,此项运动正在热烈进行之中。美国人士对此问题亦曾作最客观之主张。”
    1947年秋,地理学家吴壮达应台湾省立农学院之聘,任地理学教授,对台湾地理作实地考察。1948年9月,吴壮达编著《琉球与中国》,由正中书局出版。共6章,包括琉球群岛与琉球国、中国史上明以前的琉球国考证、琉球与明的关系、琉球与清的关系、中国对琉球的经济及文化影响、结论。共188页,每页约300字。作者主张:“促成一个国际间公正无私的计划,以共同扶植琉球人,使其长成足以重建自己国家的能力;并使独立后的琉球人,永远超脱国际阴谋的网罗,与黩武主义的践踏。一个获得国际衷诚保证的、中立的、民主的新琉球国如能造成,对中日间以至世界和平的维持,当可多增一重有效的因素。” 
    吴壮达根据日本人出版的资料,对日据时期琉球群岛的范围做了表述,琉球群岛包括萨南诸岛、冲绳诸岛。萨南诸岛包括大隅诸岛、土噶喇诸岛、大岛诸岛。冲绳诸岛包括冲绳诸岛、大东诸岛(南大东岛、北大东岛、冲大东岛等)、先岛诸岛、“尖阁诸岛:鱼钓岛、尖头诸屿、久场岛(或称黄尾屿、底牙岛、吾苏岛)、赤尾屿等”。
    1949年4月,程鲁丁著《琉球问题》,由上海文献书局出版。该书包括序言、琉球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风俗文化、人口物产、琉球与我国关系、结论。作者认为:“中国是有正当理由要求归还的,因琉球与中国的历史关系太深,我们决不能放弃,更不能听随其仍置于他人统治之下。” 对于“有人鉴于琉球设防的困难,主张放弃琉球”,作者认为:“这是极大的错误。须知琉球虽属一小岛,但关系东亚大陆的安危,在我国边防尤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故在这次和会中,我们应力主收回琉球。”
    对于“胡焕庸先生则具体的指出:琉球群岛本部分北中南三部份,中部为冲绳群岛(包括伊平屋诸岛与广良间诸岛),南部为宫古诸岛与八重山诸岛(包括尖头诸屿),中南两部在日本占领时期称冲绳县,自应交还中国”,作者表示认可。对于“北部诸岛可分种子诸岛、奄美诸岛和吐噶喇诸岛三部,过去归日本九州之鹿儿岛县管辖。奄美与吐噶喇诸岛称大岛郡,种子诸岛称熊毛郡。盟军总部最初指定脱离日本的琉球群岛范围,是北纬三十度以南,包括口之岛在内,但种子诸岛则未列入,因美国兴趣在冲绳岛”,作者建议“北部零星岛屿可能做顺水人情交还日本”。对于“琉球东南的北大东岛、南大东岛与冲大东岛,为琉球之前卫,距大琉球二百海里,在行政上原属琉球岛尻郡管辖”,作者认为“自也在琉球范围内”。
    程鲁丁根据日本人出版的资料及吴壮达等人的书籍,对琉球群岛的范围做了表述,日据时期琉球群岛包括萨南诸岛、冲绳诸岛。冲绳诸岛包括冲绳诸岛、大东诸岛、先岛诸岛、“尖阁诸岛:鱼钓岛、尖头诸屿、久场岛(或称黄尾屿)、赤尾屿等”。 
    1895年日本窃取钓鱼岛后,日本朝野一些人士就称,“钓鱼岛是无主之地”,“归属日本后”,“中国人不知钓鱼岛”。程鲁丁注意到明清时期中国大陆到琉球的航程:“琉球在海中,与浙闽两省地势相值,但平衍无山,船行海中,以山为准,福州往琉球,昔时多由五虎门,经鸡笼山、花瓶屿、彭家山、钓鱼台、黄尾屿、姑米山、马齿山,而入那霸港。至于回归福州的路线,先出那霸港,由姑米山,经温州南杞山、台山、里麻山,而入定海所,进五虎门。昔时海程的计算,以更为标准,一更等于六十里。” 作者引用明清古藉,已经注意到钓鱼岛海域为明清使臣自福州至琉球群岛的必经航路,钓鱼岛、黄尾屿在中国闽浙海域东部。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吴壮达、程鲁丁等人编写的琉球书籍,古代部分的资料来自于中国古籍,而现代部分则来自于日本人编写的资料。日据下琉球的地理范围包括古中山国、钓鱼岛、大东诸岛等。
    日本南下,侵占的岛屿包括琉球群岛、台湾岛等,大大小小的岛屿加起来,有几千座。中国人民收复失地,中国知识精英提出收复台湾岛、琉球群岛,自然包括台湾岛、琉球群岛的附属岛屿,也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由于没有对日据下琉球群岛的地理范围做仔细区隔,所以中国一些知识精英和军政界人士提出了收复整个美军占领下琉球群岛的诉求。事实上,对于被日本侵占的钓鱼岛,中国政府应该提出收复失地,物归原主;对古中山国,中国政府应提出将其归入中国版图或支持琉球人民独立;对于大东诸岛、小笠原群岛等岛屿,中国政府应与美国方面协商,决定其归属。这才是更为精细的诉求。
    日本一些党派及学者称,“1895年至1969年,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日本占领钓鱼岛没有提出过异议”。宇佐美滋在《尖阁列岛问题》一文中称:“针对尖阁列岛在第二次大战后继续留为日本领土一事,中国方面从未提出异议。基于旧金山和平条约第三条,被置于美国政权下的区域,包括这列岛的事实,至今为止中国方面从未提出异议,这表示中国方面不认为这些列岛为其本国的领土。中国方面开始认定拥有该列岛的领土权不过是大陆棚蕴藏石油资源一事受到瞩目之后的,也就是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以后的事。” 此类观点在日本社会颇有市场,日本民众长期被欺惑。
    根据本文引用的大量历史资料,1947年至1949年,中国一些知识精英和军政界人士已经提出了收复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整个美军占领下琉球的建议。中国政府和人民怎么可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非法侵占呢?
    对于中国知识界、军政界要求收回美国占领下琉球的呼声,蒋介石政权密切观察,有将琉球纳入中国版图的想法。为此,国民党中央秘密支持在台湾的琉球革命同志会开展工作,制造琉球人民要求回归中华祖国的声势,来给美国和国际舆论施加压力,增加中国在即将召开的对日和会中关于处治琉球问题的发言权。
    1947年8月14日,琉球革命同志会会长喜友名在台湾发表谈话,主要内容是:“琉球之历史风俗文化甚至种族而言,皆愿入中国版图。又依国防观点而言,琉球与台湾仅一衣带水之隔,唇齿相依,更应为中国所必争。”
    1948年3月1日,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致电美国国务卿,中华民国前外交部亚东司司长杨云竹曾经否认中国政府对琉球群岛的任何企图,现在中国外交部亚东司司长黄正铭(Huang Chengming)表示,“杨云竹的说法不能代表现在中国政府的观点”。 如果国民政府收复琉球的行动能够成功,则中国与日本可避免潜在的领土争端。
    1948年底,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蒋介石在中国大陆的统治面临崩溃的命运。鉴于国民党政权岌岌可危,美国政府对琉球归属的立场趋于强硬。蒋介石政权忙于退守台湾,自身难保,已经顾不上琉球的归属问题,听任美国政府的摆布。
    1951年9月4日至8日,对日媾和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市召开,52个国家参加。 9月8日,日本与48个同盟国签署了《与日媾和条约》,即《旧金山和约》。
    关于“领土”,《旧金山和约》申明“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但是未明确其归属。在领土条款的第三条中规定:“日本对于美国向联合国提出将北纬二十九度以南之南西诸岛(包括琉球群岛与大东群岛)、孀妇岩岛以南之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西之岛与琉璜列岛)及冲之鸟岛与南鸟岛置于美国托管制度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之任何建议,将予同意。在提出此种建议,并对此种建议采取肯定措施以前,美国将有权对此等岛屿之领土及其居民,包括其领海,行使一切及任何行政、立法与司法权力。”
    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没有被邀请参加旧金山和会。美国通过《旧金山和约》,获得了琉球群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大东诸岛等岛屿的军事占领权、行政管辖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付出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却没有收复钓鱼岛,没有能够对古中山国的前途表达某种程度的潜在主权。1972年,美国政府背离《联合国宪章》、《旧金山和约》的主旨,不顾全中国人民的反对,擅自将琉球群岛、钓鱼岛等岛屿的行政管辖权交给日本,日本重新实际占有琉球群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这对全体中国人民来说,是不公正的,违背了1947年中国政府和人民处理琉球归属的底线,即日本势力不得再次回到琉球群岛。
    四、知识界研究琉球问题的评估
    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琉球的归属问题,中国知识界、军政界展开了对琉球问题的介绍与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文章,出版了几部专著,取得了初步学术成果。这些关于琉球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存在着严重的历史局限性。
    1、出于国防安全而研究琉球
    近代中国,长期遭到外敌入侵,自身难保,日本侵占琉球,清政府爱莫能助,坐视日本的侵略扩张。民国前期,知识界对琉球问题研究不多,社会大众一般也不知道琉球沦亡的经过以及与中国的宗藩关系。抗战后期和战后初期,几位学者开始关注日据下琉球,努力搜集资料,汇编成册,介绍给社会大众,警配国人,毋忘琉球,为中国政府准备参加对日和会,提出处置琉球问题方案积累了一些资料,做出了学术铺垫,开启了20世纪中国大陆的琉球现状研究。这些书籍,保存至今,弥足珍贵,充分证明中国与琉球的历史联结。
    为了在战后建设一个新中国,多位有远见的地理学者深感战后中国必须汲取东部沿海遭到侵略的历史教训,不但要收复台湾,更应将与台湾相连的琉球群岛收归中国版图,来保证中国东部大陆有一道天然的安全屏障。为了保卫祖国东部海域的安全,自美军攻占琉球后,他们就不断撰写文章,呼吁国民政府关注琉球的归属问题。针对美国政府打算长期托管琉球,他们希望中国政府在对日和会上表达看法,争取实现琉球归属中国,退而求其次,亦应由国际共管或中美共管,决不能使日本再次控制琉球,重蹈覆辙,危害中国东部海疆的安全。这些研究属于国防战略研究,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与长远目光,实属难能可贵。今天读这些书籍,依然发人深省。
    2、低估了琉球群岛的潜在经济价值
    与日据下台湾相比,1945年时的琉球群岛,基本上处于农业社会阶段,民众以农业、渔业为生,缺乏现代工业。对于琉球群岛的经济价值,知识界普遍不看好,认为收回琉球,在经济上无益,甚至还会背上沉重的包袱,主要看重琉球的军事价值。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科技水平、研究资料匮乏等,中国知识界还意识不到琉球群岛海域蕴藏的丰富海产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以及与中国大陆、台湾的密切经济关系。
    明清时期,由于中国大陆对琉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多重影响,出版的书籍主要关于中国对琉球的影响以及琉球对中国文化的吸取。不同于明清中国知识精英关注于琉球的自然风光、儒教文化,民国后期,中国知识精英更为关注琉球的军事价值,以及经济建设、农林水利、海洋水产等方面的情况。
    中国知识精英几乎无人赴琉球考察,没有仔细区隔古中山国与日据下琉球地理界限的差异。他们根据明清古籍和日本人编写的资料,翻译过来,整理成册,将琉球的知识介绍给社会大众。由于缺乏资料,他们并非长期专职从事琉球问题的研究,因此这些介绍琉球的书籍、文章属于介绍性研究、普及性研究、宏观研究。
    3、没有开展有利、有节的斗争
    日据下琉球群岛从东北到西南,南北相距约一千多公里,散布在西太平洋上,因交通不便,各岛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北部诸岛,如奄美诸岛等,与日本本岛相邻,在历史上受日本文化的影响较大。冲绳诸岛为琉球群岛的地理中心、政治中心,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南部的宫古列岛、八重山列岛等,与台湾、福建相邻,贸易较为密切,对日本的离心力较大。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大东诸岛不属于古中山国。
    战后中国知识界、军政界提出要收复美军占领下的琉球群岛,其中包括中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当时,胡焕庸、程鲁丁已经注意在琉球群岛南部、中部、北部的差异性。
    关于美军占领下琉球的归属,中国知识界、军政界多数人没有注意到琉球群岛北、中、南三个地区的差异性,应采取不同的对策,更没有立即收复在美军控制下的钓鱼岛。如在南部地区,应强调台湾、福建与南部诸岛的联结性,甚至将南部诸岛归于中国版图,日本政府曾提出类似的建议。这在历史上是有依据的。对于中部诸岛,则可强调中美共同管理或联合国托管。对于北部诸岛,则应降低日本的影响力,限制民间发起的回归日本运动,支持美国对北部诸岛的长期军事占领。
    4、埋下钓鱼岛争端
    战后初期,国民政府对于钓鱼岛没有充分关注,没有与美军据理力争,收回被日本侵占的钓鱼岛。如果当时国民政府知道钓鱼岛的重要性,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完全有可能收回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美军对这些无人居住的小岛亦不会介意。
    1945年以后,美军实际控制钓鱼岛海域,台湾宜兰、苏澳一带的渔民仍然经常赴该海域作业。1968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在琉球群岛,台湾至日本本土间的大陆礁层边缘地带,黄海及渤海,都可能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日本朝野闻讯,立即采取行动,于1969年5月,在钓鱼岛等岛屿插上“国标”。1970年7月10日,琉球海岸巡逻的水警,突然将钓鱼岛附近海面作业的台湾渔民,以及台湾龙门实业公司等在黄尾屿打捞“海生二号”沉船的工作人员,加以恐吓和扣押,然后释放。为了捍卫中国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台湾、香港、美国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华人保钓运动。1971年底,台湾当局宣布将钓鱼岛划归台湾省宜兰县管辖。
    台湾学者丘宏达等人反思1947年前后国民政府及中国知识精英对琉球归属的讨论:“钓鱼台列屿虽被美方认为系琉球一部分在其‘占领’或‘管理’之下,但中国人到该列屿活动,直到最近(1968年)都没有受到干扰,所以朝野并未注意到这个问题,主动向美方交涉收回,不过中华民国政府从未表示放弃对钓鱼台列屿的主权。”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琉球的归属问题,国民政府军政界、知识界展开了对琉球问题的介绍与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文章,出版了几部专著,取得了初步学术成果。这些研究看重琉球的军事价值,主张将琉球纳入中国版图或实行国际共管,反对日本力量再次进入琉球,为中国政府准备收复琉球积累了一些资料,开启了20世纪中国大陆的琉球现状研究。这些研究属于国防战略研究,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与长远目光。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科技水平、研究资料匮乏等,中国知识界还意识不到琉球群岛海域蕴藏的丰富海产资源、矿产资源等,以及与中国大陆、台湾的密切经济关系。这些介绍琉球的书籍、文章属于普及性研究、宏观研究,学术价值不可能很高。对于美军占领下的琉球,国民政府的关注度仍然不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开展有利、有节的斗争,丧失了共管琉球或实现琉球独立的最佳时机,也没有单独提出收复钓鱼岛的主张,给中国东部海域及中日领土争端埋下安全隐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