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海疆学术资料馆考略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资料室的前身,是一家私人创办的学术资料馆——海疆学术资料馆。海疆学术资料馆最早是在福建省泉州市。当时泉州聚宝街有一陈氏兄弟家中藏书甚丰,有意向外开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他们在泉州中山北路挂起了“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筹备处”的牌子,将书斋中的藏书以及平时剪贴的资料进行整理,准备奉献社会、服务大众。1946年初厦门儒商张圣才从海外募集到一笔“现代文化教育基金”,与陈氏兄弟热心公益事业之举不谋而合,两家商谈将海疆学术资料馆办在厦门,一则可以实现“立足东南,面向华侨”的宗旨,因为厦门是通往海外的交通枢纽,闽南华侨大多由此进出,地理条件优越;二则可以使馆藏图书资料得到更好的利用,因为当时厦门大学刚从长汀县迁回,一时学人云集,学术之风日盛。于是当年就将图书资料经水陆兼程运抵厦门。
    1946年5月5日,海疆学术资料馆在厦门田尾路正式开馆。董事长为张圣才,董事为陈村牧、秦望山、郑玉书、梁龙光等泉厦知名人士。资料馆成立伊始,资金来源一靠基金、二靠募捐。1946年初该馆筹备人员前往上海,由在沪的董事秦望山、郑玉书介绍,边募捐边采购图书;1948年冬又经董事梁龙光介绍,前往台湾募捐,同时募集到台湾省少数民族民情风俗文物多件。
    尽管海疆学术资料馆资金来源有限,但该馆始终坚持免费服务,来馆查阅资料概不收费,阅览报刊也不必交钱办证。为了方便广大读者,所有图书资料概不外借,只允许在馆内阅览。由于资金有限,资料馆很少订阅报刊,一般都是向外索赠。如东南亚一带的《星洲日报》、《榕城日报》、《生活报》、《南侨日报》、《南洋日报》;香港的《文汇报》、《星岛日报》、《华商报》;台湾的《公论报》;上海的《申报》、《文汇报》、《大公报》、《新闻日报》;省内的《江声报》、《星光日报》、《大方报》、《泉州日报》、《福建日报》、《中央日报》、《立人日报》等,均为外界所赠。另外还曾向闽、浙、粤诸县索赠了不少其自绘自印的县区域地图。
    馆内工作人员除日常的开馆工作外,还要剪贴旧报刊,编列图书,编写主要图书摘要,编撰专著。其中剪贴资料是馆中一个重要的查阅热点,一般不易找到的资料往往可以在剪贴资料中找到。这些剪贴资料底衬大小一致,超出部分也按排版要求剪贴整齐,按内容分门别类装入资料袋。工作人员报酬低微,即使是馆长、总干事,也还须另寻一份工作才能维持生活,譬如到《江声报》兼编辑或到中学担任教职;一般的工作人员就在外面谋点活计,譬如给厦门的《海疆日报》投稿,做点文字编辑工作,以弥补生活之需。
    1949年厦门解放后,张圣才(当时经营厦港航运)从香港返厦,为进一步扩大海疆学术资料馆的影响,把馆址从田尾路迁往既宽敞又较有影响的西林野墅(今郑成功纪念馆),资料馆的规模有所扩大,除书库、资料室、办公室、阅览室,二楼还辟有文物室、研究室,三楼有宿舍、娱乐室。馆长由著名的厦门大学人类学教授林惠祥担任,研究室主任为原《江声报》主笔陈一民,研究员有厦门大学教授李式金、庄为玑等人。
    此时馆内所有职员都有定额工资,图书设备也更为充实。当时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民众多认为金门解放指日可待,厦港航运必然兴盛,“海疆”事业必然发达。然而后来形成大陆和台湾的对峙态势,厦港航运中断,海疆学术资料馆经费又告紧张。
    馆长林惠祥教授仅为兼职,他本身的正式职务是厦门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当厦门大学王亚南校长拟成立南洋研究馆(即南洋研究所、研究院的前身)时,林惠祥教授为了使海疆学术资料馆能有一个好的前途(解决经费问题)、发挥更大的作用,遂与王亚南校长洽谈将海疆学术资料馆并入南洋研究馆。1950年,海疆学术资料馆的图书、资料、文物悉数运往厦门大学,组成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馆资料室。
    (本文的写作曾得到南洋研究院资料室工作人员以及建馆初期部分工作人员的大力协助,谨此致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