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笑梅:马克思主义是学术研究的灵魂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2:11:11 中国世界史研究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来源:吉林日报 2016.05.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南和根本标志,在于其深刻普遍关照人类的理想与信仰,在于其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在于其不断在发展中完成自我超越的强大生命力。因此,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灵魂和旗帜。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于其超越以往的人类情怀。马克思主义以人类解放为终极目标,坚持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寻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人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对于唯物论、辩证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政治经济学的广泛而深刻的研究,超越了古典哲学及经济学,为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及发展实践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同样,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以信仰的力量,给全世界无产者带来光明的未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想性在人类每一个发展时段,以其穿透历史的前瞻目光,为现实提供了方向引导。因此,马克思主义必然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其体系建构的指导原则。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决定了其理论体系强大的内在创新性与超越性。马克思自身在一生的理论探索中,不断将其理论内涵与理论体系推向新的高度和境界。马克思不相信教条,因此他的一生是不断挑战经典与自身的一生,因而使其理论充满发展的生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绝非教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辩证法,已经成为无产阶级政党锐利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结合,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中国社会转型期和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市场经济培育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探索,经历了由精神文明建设到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的积极求索,经历了行政体制改革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经历了国家对公共服务保障的全面建构与培育,经历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漫长摸索。在所有的实践中,都有与马克思主义内在价值新的沟通与交流,并且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成果;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中日益强大的中国,以积极姿态承担大国责任,中国提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传递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与金融治理体系改革,积极支持能源、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基础设施投资、反腐败等非传统议题在更宽广的国际平台纳入国际议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国际倡议,以经济和人文合作为主线,合理对接中国与不同国家的发展规划,籍此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倡议成立亚投行,拓展全球多边开发网络;中国主张并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体系。中国所有全球行动背后的价值理念都在深层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对于公平正义,对于人类发展的理想与追求。由此,在全球视角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更宽广和更高境界的超越。这就为哲学社会科学不断繁荣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决定了中国实践的性质,就是既要“扬弃”传统,又要自我革新,同时要面对世界。世界范围内广泛丰富的文明形态和实践样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必然和必要维度。在迅疾展开的全球化与网络化时代,在更高层面认识人类面临的问题,关照和回答人类问题,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使命的题中应有之意。朝向未来也朝向历史的双重维度,朝向自身也朝向世界的双重维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达于哲学境界的必经路径。在此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必然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的根本指导原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