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长兴龙山西周早期印纹陶礼器窑址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2:11:14 中国考古网 苗密 参加讨论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长兴龙山一带发现了数处商周时期印纹硬陶窑址,填补了西苕溪流域商周时期窑址的空白。时代自商末西周初开始,历春秋至战国时期。产品主要为印纹硬陶,兼烧少量的原始瓷。 牌坊沟窑址位于林城镇石英村牌坊沟自然村,龙山的东北坡。文化层丰厚,最厚处超过100厘米,地层叠压清晰,至少可分成四个大的文化层。各个文化层印纹陶胎基本一致,紫红色与深灰色为主,部分胎心呈紫红色,内外表呈青灰色,偶见少量生烧呈土黄色的陶片。器型、纹饰三层差别较大。 第四文化层器型主要是坛与罐两类器物,坛多为直口或侈口高领,平底但底腹间转角呈圆角状,罐器型较小,大平底外凸,部分呈极矮的圈足状,印纹单一,以回字纹占绝大多数,少量曲折纹,回字纹细密,浅平,回字的内外框基本平齐,部分里棱形状,拍印较杂乱,曲折纹亦细、浅,排列杂乱。 窑址 第三文化层器多呈红褐色,陶片不多,说明这一时期产量仍旧不高,产品单一,仍旧以坛与罐两类器物为主,口沿外侈,底与第一期相似,包括平底圆角与大平底外凸两种,已不见浅圈足器物,纹饰仍旧以回字纹为主,少量曲折纹,但发生明显变化:回字纹不见棱形状,均为方正的回字形,内框外凸,外框弱化而明显低于内框,纹饰较粗大,排列整齐;曲折纹亦变得粗大整齐。 第二文化层为红褐色土,夹杂有大量的陶片与红烧土块。几乎接近于纯陶片堆积,说明产量在这一时期器型以坛、罐、瓿类器物为主,包括少量的尊、瓮、罍等,纹饰粗大清晰,排列整齐,主要有回字纹、云雷纹、叶脉纹、重菱形纹、曲折纹,流行回字纹上间以一道或几道粗大的云雷纹或重菱形纹等纹饰。多数器物体形巨大、造型矩整、纹饰繁缛,代表了印纹硬陶制作的最高水平。在这一文化层中还发现了少量的原始瓷残片,器型主要为豆,灰白色胎质细腻坚致,通体施釉,青釉施釉均匀,胎釉结合好,玻璃质感强,是西周早期为数不多的几处烧造原始瓷的窑址之一。 牌坊沟窑址采集标本 第一文化层器类又回归单一,以小型罐为主,纹饰基本为回字纹,回字内外框平齐,线条较细而浅,但单个纹饰较第四文化层为粗大,排列更加整齐规则。常见在肩饰一条菱形纹带。结合江南地区土墩墓的分期及本窑址的地层叠压关系,第四文化层的时期相当于商末周初,第一文化层的时代为西周中期,第二、三层为西周早期。 荆竹园窑址产品较为单一,以坛与小罐为主,纹饰以麻布纹或细方格纹占绝大多数,少量的米字纹、编织纹。时代约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 龙山窑址群是首次发现西周早期的印纹陶窑址,长兴也是目前唯一发现此一时期窑址的地区,为江南地区土墩墓中出土的西周时期大量印纹硬陶找到了产地。龙山窑址群的发掘从地层上建立了西周早期的年代编年,有助于探索中原地区与江南地区的关系。 参考资料: 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新发现年度记录2010》,中国文物报社,2011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江西靖安三爪仑廖家边—滑渡商周遗址
- 下一篇:浙江海宁小兜里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