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考古学 > 考古百科 >

汝阴侯汉墓式盘占盘


    式盘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数学推算或占卜的工具。式盘起源很早,古代文献中都有记载,如在宋元时代学习天文学和数学都要熟悉三式,即太一式、遁甲式和六壬式。《宋会要》等文献中记载了宋代天文机构对于应试者六壬式、四课三传、决断神将等内容的考察。元《秘书监志》也有当时司天台考察三式的记录。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汝阴侯汉墓中出土了汉代六壬式盘、太一九宫占盘等仪器。
    其中的六壬式盘呈扁平正方形,木胎,通体髹黑漆。有上下两盘,上面圆的叫天盘,下面方的叫地盘。天盘底径9.3厘米,厚1.4厘米(即较圆外部分厚0.2厘米),呈中央隆起状。天盘中部有铜质圆纽,纽旁有北斗七星,魁西杓东,斗柄直指角宿。背面正对圆纽处有一小圆孔,与地盘中心圆小圆孔同。周边有两圈篆文,内圈是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这是月将,如正是正月将,二是二月将等。外圈周缘针刻篆文二十八宿。
    
    地盘边长14.5厘米。地盘圆内和圆外部分的面均平整。在中心圆外,有大小两个用朱线绘成的正方形,把圆外部分分隔成内、中、外三部。外圈是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四方针刻篆文,即东方角、亢、氏、方(房)、心、尾、箕;南方井、鬼、柳、星、长(张)、羽(翼)、轸;西方奎、娄、胃、昂、毕、觜(嘴)、参;北方斗、牛、女、业(虚)、危、营(室)、壁。在中部四方,针刻篆文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子丑。在内部四方,针刻篆文:甲乙、丙丁、庚辛、壬癸。
    太一九宫占盘地盘扁平正方形,木胎,通体髹黑漆。每边长14.5、厚1.7厘米。内中心圆微凹,直径长8.2、厚1.5厘米(即较圆外部分薄0.2厘米)。在中心圆外,距盘边约1.7厘米处,有一用朱线绘成的正方形,把圆外部分分隔成内外两部。线外针刻朱描篆文四时八节(其中一半朱描脱落),两至两分居四方正中,“冬至”与“夏至”相对,“春分”与“秋分”相对;四立居四隅,“立春”与“立秋”对角,“立夏”与“立冬”对角。在格线内,四方正中,与“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相当的位置,针刻“当者有优”、“当者显”、“当者有喜”、“当者有盗争”,在四隅,与“立春”、“立秋”、“立春”、“立夏”,相当的位置,针刻“当者病”、“当者死”、“当者有患”、“当者有谬”诸篆文。原物已破裂成两半,但裂口仍可合缝。在背面,由中心点向四方划出四个线条,成一十字形。在各线条末端分别针刻篆文“第一子夜半冬至右行”、“第二冬至平旦”、“第三七年辛酉日中冬至”、“第四冬至日人”。四隅划“个”形,分刻“第二夏至”、“第三夏至”、“第四夏至”、“第四夏至”。
    
    占盘天盘扁平圆形,较地盘为小。木胎,正面器黑漆。直径8、厚0.2厘米,中有小圆孔,与地盘中心圆小圆孔同。作四条相交于圆心的直线,分圆为八等分,交线的一端分别针刻“一君”、“六”、“七将”、“二”、“九百姓”、“四”、“三相”、“八”等篆文。“一君”与“九百姓”对,“二将”与“三相”对,“二”与“八”对,“四”与“六”对。在“六”与“二将”间近中心位置针刻一“摇”字,在“二”与“九百姓”间近中心位置针刻一“柖”,在“一君”与“八”间近中心位置针刻一“五”字,在“四”与“三相”间近中心位置针刻一“吏”字。盘背面无漆,露木胎。
    西汉汝阴侯式盘占盘的发现,由于它和天文、历法都有密切的关联,对于研究科学史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认识当时人们对于方位的掌握程度,为研究干支与方位、时间的匹合关系提供了极好的证据。
    参考资料:
    严敦杰:《关于西汉初期的式盘和占盘》,《考古》1978年5期;
    殷涤非:《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占盘和天文仅器》,《考古》1978年5期;
    严敦杰:《式盘综述》,《考古学报》1985年4期;
    冯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