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早更新世时期)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0:11:27 中国考古网 newdu 参加讨论
最早人类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目前还很难确定。已有的材料显示,可能在早更新世早期,已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迄今为止报道发现早期人类化石的地点有云南元谋上那蚌、重庆巫山龙骨坡、湖北建始龙骨洞、陕西蓝田公王岭等遗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点发现早期人类文化遗存,如安徽繁昌人字洞、山西芮城西侯度等。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发现一系列早更新世人类文化遗存(图1-1,图1-2),为了解早期人类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活动及适应行为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繁昌人字洞(1)。长江下游地区的人字洞遗址,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早更新世遗址。人字洞现已无洞顶,但据堆积情况推测原来可能是一处大型的垂直形溶洞。现存的堆积可分为8层。1-7层主要是砂质黏土、块状角砾等,分选极差,化石也基本上是原地埋藏。堆积的速度应较快,间或有洞顶或洞壁的坍塌。第8层以下主要是黏土、细砂、小砾石等,磨圆分选均较好,应是流水作用的产物。石制品主要出自3-5层。 图1-1 中国主要旧石器遗址分布图(2) 通过对1998年出土的500多件非灰岩石质标本的观察,发现59件带有人类加工痕迹,同时还发现多件有人工破碎特点的动物骨骼标本。石制品原料中铁矿石所占比例最高,达半数以上,其次为硅质泥岩、硅质灰岩、片麻岩及石英砂岩等。石制品种类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及雕刻器等。从石制品的整体情况观察,锤击法是打片与修理的方法,石器的坯材以块状和石核为主,片状坯材仅占三分之一。石器修理方法均为锤击法,以向背面加工为主。石制品以小型为主,大中型者较少。由于用铁矿石作为加工石器的原料的情况报道较少,加之这批“石制品”“骨制品”,缺乏相对稳定的形态,类型分化不明显,加工粗糙简单,因此学术界对其人工属性存在不同认识。 该遗址内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极为丰富,共75种,其中哺乳动物67种,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交错带的特色,偏重北方色彩。动物群的时代特征明显,绝灭种多达5 1种,占四分之三以上;现生种或相似于现生种者仅7种,仅占总数的一成左右。大熊猫、三门马及仓鼠、巨鼠与家鼠等第四纪典型种属的存在,说明这里已进人更新世,应处于更新世早期。原研究者推测其年代处于240万-200万年前。 元谋上那蚌(3)。元谋人化石地点位于元谋盆地的东缘。这里是一座由棕褐色黏土组成的小土丘,为河湖相沉积。在元谋盆地内,元谋组有近700米厚,从上到下共分为4段28层。其中的第4段厚约122米,包括24-28层沙砾与黏土层。元谋人化石及文化遗物、哺乳动物化石发现在第4段的第25层下部。该层上部为棕褐色黏土、下部为褐色砂质黏土,系河流-湖滨相沉积物,出露厚度为6米左右。 元谋人化石只有两枚上内侧门齿,属于一成年个体。在人化石层出土的石制品只有三件,另有三件脱层者。原料为石英岩,剥片方法为锤击法,类型以刮削器为主,形体不大,以复向加工为主(图1-2,A)。关于元谋人的时代,古地磁方法测定为距今170万年左右,与哺乳动物群反映的时代相吻合(4);有地质学家认为人类化石与石制品应出自中更新世的上那蚌组,时代应该在距今60万-50万年之间(5)。最新的测年重新肯定了170万年的结果(6)。 这里发现的动物群既有第三纪的残余种如爪兽、泥河湾剑齿虎、最后枝角鹿、纤细原始狍、轴鹿等,也有早更新世的代表种类,如桑氏鬣狗,同时南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成员,如中国犀、剑齿象也已出现。上述特点说明,该动物群的时代较早,属于更新世早期,反映的生态环境为温暖的森林一草原环境。 蓝田公王岭(7)。蓝田公王岭遗址发现于灞河左岸的四级阶地上。直立人头骨和伴生的动物化石埋藏在30米厚的红色土底部的两条古土壤之间。在稍靠上的地层中还有石制品发现。这些石制品及在附近一些层位相当的地点采集到的石制品,一般都被视为蓝田人的文化遗物。 在直立人化石层中还发现42种哺乳动物化石,包括少量第三纪的残余种和早-中更新世的种属,现生种的比例仅为五分之一。公王岭动物群带有明显的南方动物群的特色,说明当时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与现今华南地区较为接近,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森林环境。 公王岭直立人的头骨化石保存了额骨、大部分顶骨、部分颞骨、鼻骨和上颌骨,以及右上第二、三臼齿和左上第二臼齿。头骨的形态既与北京猿人有相似之处,又有一系列特征比北京猿人更原始。 公王岭地点曾在1 965-l 966年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发掘,但发现的石制品材料不多,只在猿人化石地层之上发现20件石制品。1 975年又发现6件。种类包括石核、石片及刮削器等。石制品原料主要是石英岩,也有石英和细砂岩。剥取石片主要采用锤击法,也可能有碰砧法使用。石器修理粗糙简单,向破裂面加工者占半数以上(图11,B)。根据古地磁测年数据,公王岭蓝田人生活在距今115万--110万年前(8)。 芮城西侯度(9)。在西距蓝田仅百余公里的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附近,还发现一处早更新世旧石器地点,即西侯度。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集中分布在约l米厚的交错砂层中,砂层上覆盖着中更新世的红色土,再上为晚更新世的黄土层。 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及带有可能是人工痕迹的动物化石。石制品32件,包括石核、石片与石器。石制品原料主要是石英岩,少数为脉石英与火山岩。石核大多选用磨圆度较差的砾石或大石片。剥片方法有锤击、碰砧、砸击法三种。石器类型有刮削器、砍砸器及大三棱尖状器等。在遗物中发现一个残破的鹿角上有两处创痕,其一可能是人工切割或砍砸的痕迹,其二可能是刮削的痕迹。另外还有颜色呈黑、灰绿或灰色的哺乳动物的肋骨或马牙、鹿角等,有可能被火烧过。 与文化遗物共存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巨河狸、剑齿象、山西披毛犀、古板齿犀、长鼻三趾马、三门马、双叉麋鹿等。其中绝灭属占47%,绝灭种占100%。从该地点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来看,其地质时代应为早更新世。古地磁年代为距今180万年。由于这些文化遗物是发现于河流相的沙砾石层中,标本多受到严重磨蚀,其人工痕迹难以与流水等自然作用产生的痕迹截然分开,因此对这批材料的性质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10)。 郧县曲远河口(11)。曲远河口郧县人遗址位于汉水的4级阶地。该级阶地为基座阶地,基座之上的河流堆积物有4层。第1层为褐色黏土层,厚约6米,含少量石制品;第2层灰黄色黏土层,厚约2米,人化石出自此层,也含有石制品与哺乳动物化石;第3层为灰白色细砂,厚约5米,亦含石制品或哺乳动物化石;第4层为褐灰色沙砾层,厚约6米,胶结坚硬,砾石为磨圆度较好的石英岩与灰岩。 1989年与1990年,在该遗址相继发现两具早期人类的头骨化石。随后的发掘又发现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 经过几次发掘,共发现291件石制品。其中207件出自地层,84件采自地表或扰土层。郧县人就地取材,选择附近河滩的砾石作为加工石器的原料,使用最多的是石英类,其次是砂岩与灰岩,以及少量火成岩。在207件发掘品中,近半数为碎片或碎块,其次为石片与石核,工具类仅有7件砍砸器,2件刮削器及2件石锤。石制品拼合率超过10%。砍砸器的毛坯均为砾石,刮削器则选用片状毛坯加工。石器加工粗糙,形态不规则。 在遗址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中有少量第三纪残余种,如剑齿虎,也有第四纪早期的典型种如桑氏鬣狗、云南水鹿与秀丽黑鹿等,说明动物群的时代很早。原先的古地磁测年结果为距今87万--83万年,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的结果为距今56.5万年。最近的古地磁测年结果将其推前到100万年前。 泥河湾遗址群。泥河湾盆地完整的地层与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在20世纪20年代引起地质学者的关注。近30年来,这里发现了一系列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其中经过发掘的地点有马圈沟、小长梁、东谷坨、半山、岑家湾等。 根据泥河湾盆地第四纪地层的最新研究,已发现的遗址以马圈沟遗址的年代最早(12)。马圈沟遗址位于大田洼乡岑家湾村西南约1公里,地处地表径流切开泥河湾层形成的一条深沟内,冲沟两壁陡直,泥河湾层出露清楚。剖面从最上的黄土层到底部的侏罗系火山角砾岩,共分17层,石制品与哺乳动物化石等遗物出自第9层。该层为灰绿色砂质黏土,水平层理明显,灰绿色黏土呈透镜体。 该遗址先后经过几次发掘,发现石制品数百件。第一次发掘出土石制品150多件,包括石核5件,石片35件,纵裂片6件,横断片1 9件,残片1 8件,断块28件。没有发现明显加工修理痕迹的标本。在最近公布的资料中,也仅有一件可勉强归人精制品者,缺乏有明显加工修理痕迹的石制品,可能与发现的遗物较少有关,但更有可能与石器生产的特点相关。该遗址石器原料主要来自附近出露的基岩碎块,主要为燧石,其次为砂岩、凝灰岩等。剥片采用锤击法,第二步加工不常发生。 与马圈沟遗址位于同一剖面的半山遗址,1990年发现并试掘(13)。发掘面积仅2平方米。文化遗物埋藏在第3层浅灰色粉砂质土层和第4层的浅灰色沙砾层,属河湖相沉积。发现的石制品95件,包括精制品2件、粗制品1 8件、石核8件、石片42件、断块25件。原料以燧石为主,其次为石英硅质灰岩、石英岩、玛瑙、安山岩、辉长岩、粉砂岩。打制石片和第二步加工以锤击法为主,器型多为刮削器,有双直刃刮削器和凸刃刮削器,多为向背面加工,以中、小型居多,具有典型的小石器文化传统面貌(图1--2,E)。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狼、象类,马、犀类,鹿类等,因动物化石破碎,难以确定具体的种属。 东谷坨遗址位于河北阳原县东谷坨西北侧的许家坡,是一处古代湖滨露天遗址(14)。1981年发现并发掘,在45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石制品上千件。1990年以来又进行过几次发掘。文化层较厚,在试掘的探方内可达3.2米,直接叠压在基岩上。文化层高出桑干河水面约1 25米,距台地表面45米,其中下面的33米为泥河湾组的湖相堆积,上面12米为黄土堆积。 石制品以燧石为基本原料,也可见硅质灰岩、石英岩、蛋白石及水晶等岩性。这些种类的石料广泛分布于遗址附近的老地层中。剥片技术以锤击法为主,偶用砸击法。石制品个体以小、中型者居多。石器以各类刮削器为主,主要以石片为毛坯,加工精制。其他类型包括尖状器、砍砸器等(图1-2,F)。 该地点还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哺乳动物化石,但都很破碎。种类有中华鼢鼠、三门马、披毛犀、狼、古菱齿象、野牛等。古地磁研究倾向认为文化层形成于贾拉米洛(Jaramillo)事件以前,距今大约100万年左右。 小长梁位于大田洼乡官亭村北(15),是泥河湾盆地内最早发现的早更新世遗址。该遗址附近地层出露清楚,最上面为浅棕色黄土,厚度8--15米不等,时代为晚更新世。其下即为含文化遗物的泥河湾层,总厚度达72米,还可再分为14层。石制品等文化遗物出自靠下部的具锈黄色条带的沙砾层,厚度仅0.5--0.8米。 文化遗物的分布断续不均,但石块与石器有各自较为集中的区域。发掘及调查采集的石制品总数近千件。绝大部分石料为燧石,还有少量脉石英、石英岩与火山岩。经过二次加工者均为燧石。但燧石的质量较差,节理发育影响到石器加工的效果,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废品与断块。剥片主要技术是石锤直接打击法,但研究者也辨认出砸击石核与石片。石器种类有刮削器、尖状器与砍砸器等,并以前两类为主(图l--2,C)。根据古地磁学研究,文化层位于贾拉米洛事件以下,时代应为早更新世。早期曾认为其绝对年代为距今约100万年或稍早,但新近的古地磁研究将其确定为距今136万年左右。与石制品共生化石有鬣狗、古菱齿象、三趾马、三门马、羚羊、鹿、腔齿犀等,化石十分破碎。 岑家湾遗址位于岑家湾村南(16),在东谷坨北约700米处。文化层厚度仅10-30厘米,系褐红色黏质粉砂古土壤层。其上是厚约3米的泥河湾层,由细砂层、粉砂层与黏土层组成。在1 986年发掘的45平方米范围内,出土石制品897件。其中大部分是断块与碎片,石核与石片也有一定比例,经过仔细加工的石器较少。石器的种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等,个体均较小。石料与东谷坨遗址较为接近,为流纹质火山碎屑岩。根据古地磁测年,岑家湾遗址地层处于松山期的贾拉米洛期,距今97万--90万年。 综上所述,中国已经发现的早更新世甚至更早的古人类化石与旧石器地点,地理跨度大,分布于北纬25度--40度、东经101度--11 8度范围内(17)。从地形特点来看,这些地点主要分布在中国地形地貌的第2级阶梯上,除繁昌人字洞遗址位于海拔较低的长江下游地区外,其余多处于海拔较高的盆地的河谷地带。 从早更新世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地点的分布来看,早期人类在中国境内的分布已经比较广泛。就几处洞穴堆积遗物的分布与埋藏特点来看,目前还都不能肯定是原生的居住址或其他的活动场所;而资料比较丰富可靠的几处遗址提示当时的人类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河畔湖滨等露天遗址居住活动。 注释: (1)金昌柱、韩立刚、魏光飚:《安徽繁昌县人字洞发现早更新世早期旧石器》,《人类学学报》1999年第18卷1期,第70-71页。张森水、韩立刚、金昌柱等:《繁昌人字洞旧石器遗址1998年发现的人工制品》,《人类学学报》2000年第19卷3期,第169-183页。 (2)高星、裴树文:《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与生存模式的考古学阐释》,《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26卷4期,第504-513页。 (3)胡承志:《云南元谋发现的猿人牙齿化石》,《地质学报》1973年第1期,第65-71页。潘悦荣、李庆辰、林一璞、姜础:《云南元谋发现的晚更新世动物群》,《人类学学报》1991年第10卷2期,第167-175页。 (4)钱方:《关于元谋人的地质时代问题--与刘东生等同志商榷》,《人类学学报》1985年第4卷4期,第324-332页。 (5)刘东生、丁梦林:《关于元谋人化石地质时代的讨论》,《人类学学报》1983年第2卷l期,第40-48页 (6)R.X.Zhu,R.Potts,Y.X.Pan,et a1.Early evidence of the genus Homo in East Asia.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2008,55:1075-1085. (7)戴尔俭:《陕西蓝田公王岭及其附近的旧石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6年第10卷1期,第30-32页;戴尔俭、许春华:《蓝田旧石器的新材料和蓝田猿人文化》,《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第1-12页。 (8)安芷生、高万一、祝一志等:《“蓝田人”的磁性地层年龄》,《人类学学报》1 990年第9卷1期,第l-7页。 (9)贾兰坡、王建:《西侯度--山西更新世早期古文化遗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10)张森水:《关于西侯度问题》,《人类学学报》1998年第17卷2期,第81-93页。 (11)李天元:《郧县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12)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圈沟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河北省考古文集》,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3)卫奇:《泥河湾盆地半山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初探》,《人类学学报》1994年第13卷3期,第223-238页。 (14)卫奇:《东谷坨旧石器初步观察》,《人类学学报》1985年第4卷4期,第289-300页。 (15)陈淳、沈辰、陈万勇等:《河北阳原小长梁遗址1998年发掘报告》,《人类学学报》1999年第18卷3期,第225-239页;陈淳、沈辰、陈万勇、汤英俊:《小长梁石器工业研究》2002年第21卷1期,第23-43页。 (16)谢飞、李琚:《岑家湾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及地点性质的研究》,《人类学学报》1993年第12卷3期,第224-234页。 (17)王幼平:《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源流》,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引自《中国考古发现和研究(1949-2009)》,刘庆柱编,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西方农业起源理论--原始农业模型
- 下一篇:植物考古学概述--孢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