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遗址
http://www.newdu.com 2024/11/13 03:11:50 中国考古网 郇翔 参加讨论
大岩遗址全景 大岩遗址位于广西省临桂县临桂镇二塘行政村小太平自然村东南约0.5公里的下岩门山北麓,东北距临桂县城约3公里,由A、B两洞组成。A洞位于东侧,B洞位于西侧,两洞洞口相邻,均朝向正北。 2000年10月至2001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队和桂林市文物队对大岩洞穴遗址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发掘。揭露面积72平方米,共发现墓葬10处,用火遗迹10余处,完整的陶、石、骨、蚌器数百件,大量层位关系清楚的陶、石、骨、蚌器的发现及文化分期的建立,首次确立了桂林地区史前文化最基本的发展演化序列,使该地区的史前考古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此次发掘的所有成果均出自A洞,依地层迭压关系及出土文化遗物的变化, 自下而上大致分为六个时期。 第一期为灰黄色粘土堆积, 并夹杂少量碎螺。文化遗物仅见砾石打制石器及制作打制石器而打下的剥片, 另见少量兽骨。打制石器加工技术简单, 基本上为单面加工, 其石器工艺风格与岭南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现的石器相类。属旧石器时代晚期。 第二期是以螺壳为主要包含物的堆积, 砾石打制石器仍占较大比重, 新出现磨制骨锥、穿孔蚌器以及两件烧制的陶土块等。穿孔蚌器仅穿一孔, 器身不加磨制。尤其重要的是发现两件烧制的陶土块, 泥质, 均残, 完整器形难辨, 一件略成圆柱状, 一件较薄, 成凹形。从残余部分观察, 这两件器物均不是陶容器, 但它显然经过人类的捏制和烧制, 为探寻陶器的起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另外还发现两座墓葬, 一座为仰身屈肢葬, 一座为侧身屈肢葬, 墓内均无随葬品, 但都在头部及肢骨处压放数件未经加工的石块。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 第三期堆积仍以螺壳为主, 出土物包括砾石打制石器、骨器、蚌器及陶器等文化遗物以及较多的水陆生动物遗骸。石器仍以砾石打制石器为主, 与第一、第二期的同类物相比, 在器类及制作方法上没有明显变化, 不见磨制石器。骨器包括骨锥和骨锛两种, 数量较第二期有明显增加, 磨制也较第二期精制, 体现出较高的制作工艺。该期最重要的是三件陶容器的发现, 从地层及器物形态观察, 应为我国目前最早的成型陶容器之一。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第四期堆积以螺壳为主, 出土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 数量较少。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 不见泥质陶, 器形以敞口、束颈、鼓腹的圜底釜为主, 器表多饰粗绳纹; 石器仍以砾石打制石器为主, 仅见少量的磨制石斧、石锛; 骨器包括骨锥、骨铲等; 蚌器仅见穿双孔的蚌刀一种, 但数量不多。大体与澧县彭头山遗址同时。 第五期仍为含螺壳的堆积, 但地层中螺壳数量较少, 出土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 另有较多的夹砂灰褐陶及少量的夹砂黑陶, 新出现泥质陶,但数量较少, 器形包括釜、罐、壶、钵等, 器表纹饰种类较多, 包括粗绳纹、细绳纹、篮纹、弦纹、刻划水波纹、戳印文纹等, 部分器物的口沿并捺压花边。砾石打制石器仍然存在,但数量较少, 磨制石器数量明显增加。骨器的种类也较多。发现墓葬8 座, 其中一座仅见头骨, 并随葬铲、蚌刀各一件, 其余为仰身屈肢葬、蹲踞葬和俯身直肢葬。8 座墓葬中均有随葬品, 包括石器、骨器和穿双孔的蚌器等, 不见陶器。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第六期为棕红色粘土堆积, 仅分布在洞口一带, 出土遗物较少, 仅见陶器和石器两种。陶器以夹细砂的红陶和灰白陶为主, 器类仅宽沿罐一种, 器表饰拍印的方格纹。石器包括磨制精细的斧、锛和镞等。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或末期。 参考文献:傅宪国等:《桂林地区史前文化面貌轮廓初现》,《中国文物报》2001年04月04日001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