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地区汉代楚王陵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1:11:49 《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 申云艳 参加讨论
汉代楚国何其盛,地下宫殿说辉煌 ——江苏徐州地区汉代楚王陵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推翻了短命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洪流中,以刘邦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建立了汉王朝。汉承秦制,实行郡县制,但同时又分封了诸侯,形成郡国交错的局面,成为汉初政治的一大特点。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封其异母弟刘交于楚,都彭城,即今天的徐州。到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第八代楚王刘延寿,因与广陵王勾结篡谋帝位,事发自杀,国除。公元前51年,宣帝封自己的儿子刘嚣为第九代楚王,后又传三代,到王莽时绝。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刘英被封为楚王。汉明帝永平十三年(70年),因被告谋逆,徙丹阳,次年自杀,楚国被废除。 两汉时期楚王共传十二代,有13个楚王。由于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在徐州,西汉初一大批开国功臣都在这里起家,所以楚国在汉代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徐州地区发现很多汉代崖洞墓,其中就包含有楚王及王后墓。迄今为止,基本上可以认定为楚王及王后墓的有8座,均“凿山为藏”,都属西汉时期。其中北洞山、狮子山、驼篮山M1和M2四墓座北朝南,均有长墓道,墓室结构近似,年代较早;龟山M2南墓和M2北墓、石桥M1和M2四墓座东朝西,皆作短墓道,长甬道,墓室结构略同,年代较晚。这批陵墓虽早年被盗,但仍出土大批珍贵文物,反映了地方王国强盛的实力和经济发达的程度。徐州汉代王陵不仅在同时代的王陵中比较突出,而且也使后代一些帝陵相形失色,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宫殿。 考古发现的汉代楚王陵中,当首推狮子山汉墓。1984年,徐州市博物馆在徐州市狮子山西麓发掘了一处西汉兵马俑坑,出土兵马俑2300余件,当时发掘者推测它是某楚王陵的陪葬俑坑。1991年7月14日在该兵马俑坑以东约500米处的狮子山找到了兵马俑坑的主人的墓葬,1994年12月至1995年4月,南京博物院与徐州兵马俑博物馆联合组队,发掘了狮子山汉墓,取得了重大成果,被评为“’95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狮子山汉墓南北总长117、东西最宽13.2米,总面积851平方米,由外墓道、内墓道、天井、耳室、甬道、侧室、棺室及陪葬墓等部分组成。该墓虽遭盗掘,但内墓道的三间耳室幸免遇难,保存了下来。总计出土2000余件(套)遗物,有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漆器、陶器、骨器等各类遗物。玉器共出土200多件,包括丧葬、礼仪、装饰、及生活用玉等方面。丧葬用玉包括玉衣、玉壁、镶玉木棺、玉板等;礼仪用玉包括玉戈、螭龙玉饰等;装饰用玉包括玉壁、玉璜、玉环、龙形佩、玉冲牙、心形佩、玉觽、玉舞人、玉剑饰等;生活用玉包括卮、高足杯、玉枕、玉带钩等。狮子山汉墓出土的玉器总体来说博大精深,挺拔生动,代表了楚国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出土的金缕玉衣,用4000多片上好的和田玉玉片制成,玉片小而精致,有的仅0.5厘米见方,玲珑剔透,是目前发现质量最好的玉衣,堪称绝品。出土的兵器,如戈、戟、矛、铍、殳、剑等,填补了汉代初年冷兵器研究的一大空白。如出土好几捆铜铍,均为实用兵器,有大小两种,清楚地展示了这种兵器从秦末到汉初的演变过程。狮子山汉墓出土印章200余枚、封泥80余枚,其数量之多,为历代王陵所仅见。印章封泥内容分为楚王廷官吏、军队武官、地方职官三类,印章封泥的出土为研究西汉早期楚王国官制、区域地理、印信制度、一国与地方行政关系等问题提供了翔实的资料。狮子山汉墓出土的银盆是目前发现的汉代最大的银器,金扣腰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质量最好的胡式带具。根据狮子山汉墓规模大而主体建筑部分相对狭小、结构上缺少厕间和排水设施、建造粗糙、兵马俑仓促掩埋等现象,发掘者推断墓主可能是参与“七国之乱”兵败自戕的刘戊。 北洞山汉墓位于徐州市区北10公里处。1986年徐州博物馆和南京大学考古专业对此墓进行了清理。北洞山汉墓由墓道、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三部分构成,全长66.3米,结构复杂,共有不同用途、大小不等的19个墓室和7个小龛。北洞山汉墓规模宏大,建筑的平面布局采用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呈两条互相垂直的轴线的设计,既各自成组,又形成有机的整体。在立面上,墓葬的主体建筑、附属建筑和地下贮藏室采用了几个平面依次降低的设计方法,使得这组庞大的地下建筑群主次分明。主体建筑的甬道和各室的室顶以及墙面均以石粉、黄泥等拌成的粘合土涂抹平整,外髹漆涂朱砂,东西侧室的地面上也有髹漆涂朱的痕迹,可见当时整个墓室是一个红彤彤的世界,庄严肃穆而又充满神秘气氛。这种“致以丹漆”的葬俗,根据史料记载只有秦始皇的陵墓使用过。北洞山汉墓虽多次被盗,但仍然出土了一批有价值的遗物,特别是墓道两侧的小龛内出土了未经扰乱的200余件彩绘陶俑,历史、艺术价值都很高。 驮篮山汉墓为1989年在徐州市东北郊发现,东西并列两墓,相距130米。两墓形制基本相同,均由斜坡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及若干侧室、耳室所组成。西墓墓道长26米,洞室长27.74米,甬道两侧有三组对称的耳室,后室南侧设厕间、浴间和兵器库。东墓墓道长30.4米,洞室长21.6米,也有六个耳室和厕间、浴间,但无兵器库。二墓早年被盗,但仍出土文物1000余件。从墓室构筑和兵器库的有无分析,西边墓墓主是男性,东边墓墓主是女性。 小龟山楚王陵位于徐州市西北约9公里的小龟山。1981年发现并发掘,称之为“小龟山2号墓”。此墓有两条墓道衔接两条甬道,南北平行并列,相距20米;二条甬道之后又各有一组墓室,两组墓室之间有壶门通过。二墓构筑基本相同,均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和若干测试、耳室组成。南墓全长82.5米,北墓全长83.5米。二条墓道均露天开凿,斜坡式,各长10.5米。甬道和墓室全部凿筑在山腹中,北墓甬道南侧有一耳室,甬道尽端有前室、中室、后室各一,并附有一个侧室。南墓甬道两侧有三耳室,甬道尽端有前室、中室、后室各一,并附有三个侧室、一个耳室。墓中出土“刘注”银印1枚,据此得知小龟山M2南墓的主人为第六代楚王刘注,北墓死者是他夫人。另外在龟山西麓发现龟山1号崖洞墓,出土中有“楚私官”、“御食官”、“文后家官”、“丙长翁主”等铭刻铜器,该墓应为小龟山M2的附葬墓。 1982年10月,徐州市石桥石灰厂开山采石时发现西汉崖洞墓两座,南墓编号为M1,北墓编号为M2。二墓道南北平行并列,相距仅10米。M1规模较大,全长61米,墓道长4.2米,进入山洞中的甬道长46米,甬道北侧壁有一耳室,甬道后接前室、后室附四个侧室。早年被盗,洗劫殆尽,仅存铭刻“□君”铜釜1件,玉壁两件,玉珌1件及二件玉衣片。M2较小,墓道已毁,甬道长19.9米,后接一主室。出土随葬品167件,其中出土铭刻“明光宫”、“王后家”、“赵姬家”铜器多件,朱书“中宫□”漆器多件,故推定M1墓主为楚王,M2墓主为皇后。但是由于两墓规模悬殊,二号墓又不出玉衣,与王后身份不甚相符,也不排除M2为其他女性陪葬墓的可能。 徐州八座楚王墓,除龟山M2可根据出土名章确定为第六代楚王刘注及其王后墓以外,其它6座墓主是那个楚王?目前只能做一点推测。西汉楚王有12个,早于刘注的有刘交、刘郢(汉表作“郢客”)、刘戊、刘礼、刘道;后于刘注的有刘纯、刘延寿、刘嚣、刘芳、刘衍、刘纡。根据墓中出土的遗物判断,北洞山、狮子山、驮篮山四墓应早于龟山刘注墓,墓主可在刘交、刘郢、刘戊、刘礼、刘道五人中推定。石桥二墓稍晚于刘注墓,有可能是刘纯或刘延寿的夫妇墓。在已发掘40多座汉代诸候王墓中,徐州地区就占了约五分之一。徐州地区的楚王陵能够排出比较明确的序列并归纳出一些基本特征,它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系统性。汉初各诸侯国“文物百官,制同京师”,因此研究楚国的陵墓制度对研究汉代的帝王陵寝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韦正、李虎人、邹厚本:《江苏徐州市狮子山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考古》1998年第8期。 [2]、徐州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徐州北洞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2期。 [3]、徐州博物馆:《徐州石桥汉墓清理报告》,《文物》1984年第11期。 [4]、南京博物院、铜山县文化馆:《铜山龟山二号西汉崖洞墓》,《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 [5]、黄展岳《汉代诸侯王墓论述》,《考古学报》1998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