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怒鞭督邮的行为可取吗?张飞到底该不该鞭打督邮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21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我们知道,刘、关、张这三个结义兄弟,“自涿郡剿戳黄巾,大小三十余战,颇有微功”,才得到了这个县尉之职。因此说,县尉虽小却也来之不易。在张飞鞭打督邮之后,刘备将大印挂在督邮的脖子上便弃官而去,他这一举动看似很潇洒,实际上完全是出于无奈。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得罪了督邮,这个县尉是再也做不成了。 督邮挨了一顿胖揍,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他便来个恶人先告状。定州太守也不敢怠慢,立即把这件事报告到省府,于是,他们三个人就成了朝廷的通缉犯。要不是刘恢冒着风险把他们藏在自己的家里,他们早就身首异处了。可见,张飞怒鞭督邮的后果该是多么严重。 既然后果这么严重,那么,张飞为什么还要去做呢?这里就要说到张飞的毛病了。 首先,张飞的性情有些暴躁。张飞在“乘马从馆驿前过”的时候,偶然听说“督邮逼勒县吏,欲害刘公”这件事,于是便不问青红皂白,当即“睁圆环眼,咬碎锏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接着,不等督邮“开言”,上前揪住便打。这一切都来得如急风暴雨一般。 其实,张飞大可不必如此着急地采取行动,因为督邮当时还只是虚张声势地“将县吏绑倒在地”,“勒令指称县尉害民”,而张飞的大哥刘备还仍然呆在县衙里当他的县尉,并没有被捉去受皮肉之苦。因此,这个时候还不是他非出手不可的时候。不到出手的时候就胡乱出手,当然就不会使出“好拳脚”。 其次,张飞做事缺少理智。督邮在刘备面前作威作福,确实让人气愤难平。但是,在当时的情况,可以想些别的办法来避免受害,例如,可以先借些财物向督邮“上礼”,这样就可以保住县尉的官职;也可以不声不响地将官印挂在衙门的大堂上,然后三个人悄悄地离开,这样虽然保不住乌纱帽,但是却可以保住脑袋;也可以既不送礼,也不逃走,等着他来处置,最坏的结果也只是革职而已。与这些选择相比,鞭打督邮则是下下之策。放着上上之策不取,却偏要取下下之策,这无疑是缺少理智的选择。 张飞怒鞭督邮事实上是打尽贪官,为民除害的表现。 有人认为,像督邮这种胡作非为的贪官,不打不足以平民愤。张飞的二哥关羽就持这种态度,他不但认为督邮该打,甚至还提出“不如杀督邮,弃官回乡,别图远大之计”的主张,可见关羽比张飞还要激进。那么,张飞为什么要怒鞭督邮呢?其实,张飞之“怒”并非一时之怒,而是“怒不打一处来”。下面就来说一下张飞之“怒”究竟都来自何处: 首先,督邮傲慢无礼。督邮来安喜县的时候,刘备不但亲自出城远迎,而且还毕恭毕敬陪着小心,可见,刘备兄弟三人对督邮并没有任何夙怨,也没有什么礼数不周之处。然而,当刘备向他施礼时,他却“惟微以鞭指回答”。对于督邮这种傲慢无礼的行为,关羽和张飞都十分愤怒。 其次,督邮蔑视刘备。当督邮见到刘备,所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刘县尉是何出身?”当刘备说出自己的出身和功缋的时候,督邮又喝道:“汝诈称皇亲,虚报功绩!目今朝廷降诏,正要沙汰这等滥官污吏”,可见他根本就不把刘备这个没有“靠山”的县尉放在眼里。 另外,督邮强行索贿。为督邮在刘备面前“作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索取贿赂,所以当他见刘备还没有“上礼”的意思时,便“逼勒县吏”编造“莫须有”的罪名来陷害刘备,企图通过强行的手段迫使刘备向他行贿。既然督邮打的就是这样的主意,那无论是刘备亲自“求免”,还是百姓阶前“苦告”都无济于事。 要想使督邮这样的“滥官污吏”不来害你,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对他们来“文”的,即规规矩矩地如数向他“上银子”;另一种是对他们来“武”的,也就是像张飞那样,打得他们跪地向你求饶的时候为止。不过,这第二种方法最好不要在既打不过,又逃不走的情况下使用。 张飞怒鞭督邮,尽管没有除棹这个“滥官污吏”,但是,却也大大地灭了督邮的威风,出了胸中的恶气。例如,督邮原来不把刘备放在眼里,现在见了刘备却急忙求告道:“玄德公救我性命!”督邮原来是“南面高坐”,现在把官印挂在他的脖子上,他都没有脾气。看来,这顿打确实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浅谈陈宫的思想变化
- 下一篇:郭嘉与田丰均是浪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