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学术研究综述


    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学术研究综述
    樊如森
    【内容提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很多,意义也相当重大,但是,令人满意的阐释至今并不多见。近年来,学术界从港口—腹地角度进行的探讨,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这一课题的继续,无疑会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增添浓重的光彩。
    【关 键 词】港口/腹地/中国现代化/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目前尚处于不发达阶段、亟待完成现代化的国家而言,总结各国和中国自身的现代化历程,无疑可以引出必要的历史经验,有助于顺利地建成现代化的国家。因此,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并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从而使中国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可操作性更强,理论和现实意义更大。最近在复旦大学召开的“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学术研讨会,侧重于从港口—腹地的层面探讨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是有关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的一次别开生面但又相当重要的学术会议。本文拟从简要回顾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历程入手,谈谈该项研究的概况和意义。
        一 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思考
      据董正华《当代(1996~1997)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一文介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学术界以华中师大章开沅教授主持的“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和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主持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为主要开端和代表,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认为“现代化”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新范式,进一步实现了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和跨学科的研究,拓宽了史学家的视野和研究领域,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然而,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内涵,学术界的观点并不一致。吴承明先生认为,“现代化”与“近代化”是同义语,迄今并无经典定义,总的来讲,“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应包括各个方面”[1](p1)。他赞赏台湾学者张玉法所说的,现代化的演变,在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上展开:深度方面是指由物质层次进向制度层次,再进向思想层次;广度则分为知识、政治、经济、社会及心理五个方面。
      就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内涵而言,学术界的见解也不统一。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即工业化,有人认为是西方化,也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化,而吴承明先生则指,中国的现代化即市场化[1](p6~9)。
      许檀先生反对把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以“近代化”一词进行人为的割裂,强调“经济的发展有其连续性。近代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无疑渗入了外来势力的影响,但不能因此忽视中国传统经济内在的发展动力。1840年是一个政治性的界标,至少经济史的研究不应拘泥于这一界标”[2]。
      上述探讨,或关注于中国现代化的定义、表现或主线,或强调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这都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启迪。但是,如何找到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切入点,依然是人们所非常关注的焦点。而学术界近年来从事的港口—腹地研究,无疑是这方面较为科学而成功的探索。
        二 口岸贸易及其相关研究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结束了广州一口通商的做法,开始开放沿海主要港口。各地为了发展贸易,也自行开放了一些商埠。这样,在我国的沿海、沿江、沿边地带,便形成了一批对外开放的口岸。到20世纪20年代,在当地设立海关并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的海关贸易报告年报上辟有分关报告的开放口岸,已达40余个。尤其是沿海港口,既是沟通国外和国内腹地两个扇面的辐射点,又是外来生产力最先登陆并最早发展了现代经济的地区。因此,沿海沿江口岸城市的贸易状况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很早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1949年以前,郑友揆、韩启桐等都整理、介绍过海关贸易资料,并发表过有关贸易史的论著。解放初期,出现了具体研究某一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的著述。王怀远的《旧中国时期天津的对外贸易》(《北国春秋》,1960年第1~3期连载)一文,系统地介绍了1858~1948年间,天津港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种类、结构、发展状况和趋势。黄苇的《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1843~1863》(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上海开埠初期的内外贸易状况。此后,由于受政治气候的制约,大陆学者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除了一味地谴责帝国主义由通商口岸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的穷乡僻壤之外,长期不敢正面探索口岸贸易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影响。
      海外学者对口岸贸易及其影响的热情关注,和大陆学术界的冷漠适成鲜明的对比。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费正清、墨菲、郝延平、费维恺、滨下武志等人,对中国的沿海和口岸贸易,都从全国的层面进行过论述,而墨菲对上海、罗威廉对汉口、Jack M.Potter对香港新界、关文斌对天津等地还进行了具体的研究。1976年到1983年之间,台湾对口岸贸易的研究蔚然成风,除此前刘翠溶对汉口的研究之外,林满红、范毅军、谢淑芬、雷慧儿、刘素芬、叶淑贞、张淑芬等人,对台湾三港、汕头、九江、大连、烟台、天津、重庆等口岸的贸易,都进行过比较系统的研究,并在区域贸易港的贸易分析、影响和腹地经济变迁等方面,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此外,林满红1985年以前完成的清末中国土产鸦片的研究,也和这一主题有关。[3]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陆学术界对港口史、港口所在城市及相关区域经济史的研究才多起来。人民交通出版社在80年代出版了一系列港口史的著作,包括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镇江、上海、宁波、广州等港口。90年代以后,又有若干关于港口所在城市史和区域经济史的著作,如张仲礼著《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沈毅著《近代大连城市经济研究》(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93年)、王守中等著《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隗赢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等等。此外,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等编著《上海对外贸易》(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茅伯科、邹逸麟《上海港:从青龙镇到外高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樊卫国《激活与生长:上海现代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1870~194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都不同程度地论述到口岸贸易对相关城市和区域现代化的影响。
      上述论著对港口及其所在城市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学术贡献。然而,它们因各有自己的侧重点,自然便有论述所不及之处。港口史侧重于港口本身的发展史,有关贸易史的研究多不深入,而且因成书较早,很少讨论贸易对腹地经济的积极影响。在城市史和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中,港口的进出口贸易只是研究内容的一小部分,对此也没有全面广泛的讨论。而那些研究口岸城市对外贸易史的论著,因侧重点在对外贸易,也没能深入研究口岸贸易对广大内陆地区的影响。而对于中国现代化而言,口岸城市和受其影响的广大区域是两个基本研究对象,仅仅研究口岸城市而不研究受其影响的区域以及双方的互动关系,便难以分析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从而也不能深刻地揭示口岸在所在城市与区域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三 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
      上述受口岸城市影响的广大内陆地区,按照经济地理学的词汇,就是腹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从港口—腹地的角度探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南开大学的陈振扛教授认为,中国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型,是从通商口岸开始并由其向腹地城乡辐射传播的。通商口岸既是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中国的基地和桥头堡,同时也是传播西方近代文明的窗口和产生中国本土化近代文明的摇篮和基地。从1990年开始,陈先生就把“通商口岸与近代文明研究”作为研究方向之一,并招收研究生共同从事该项课题的系列性研究。徐永志的《开埠通商与津冀社会变迁》一书,作为其中的代表性成果之一,深入具体地探讨了天津开埠通商对天津及其腹地直隶地区社会变迁的影响[4],在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从社会史的角度做出了成功而有益的探索。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最主要的研究基地,十分重视对历史时期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理分析,并从自然和人文两个不同的角度讨论成因及其规律。作为历史经济地理领域学术带头人之一的吴松弟教授,着力研究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力图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维度进行解释,而“港口—腹地”这一概念的提出和表述正是其长期研究的结果。早在80年代中期,吴先生已敏锐地意识到了腹地对于港口的重要性[5],1992年起与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戴鞍钢教授合作申请国家教委基金,开始进行东南沿海地区港口—腹地的研究。1998年,戴鞍钢在历史地理中心邹逸麟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正式出版,成为成功运用历史经济地理方法研究港口—腹地的第一部著作。与此同时,吴松弟教授也先后发表了《明清时期我国主要商港的北移趋势及上海港的崛起》(《复旦学报(社科)》,2001年第6期)、《两汉时期徐闻港的重要地位和崛起原因——从岭南的早期开发和历史地理角度探讨》(《岭南文史》,2002年第2期)、《天津开埠对腹地经济变迁的影响》(与樊如森合作,《史学月刊》,2004年第1期)、《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等相关论文多篇;并先后指导樊如森等10名研究生,从事天津、烟台、青岛、大连、广州、宁波、汉口、重庆、上海、香港、福州等主要港口及其腹地经济现代化以及埠际贸易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生在港口—腹地研究方面已发表学术论文16篇,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山东港口与腹地研究(1860~1937)》(陈为忠)、《大连港腹地核心地域结构演变研究(1907~1931)》(姚永超)和《珠江三角洲港埠与腹地的经济关系(1842~1938)》(方书生)共3部。此外,樊如森的博士学位论文《天津港与其腹地经济变迁研究(1860~1937)》已接近尾声,王列辉对宁波港、张珊珊对汉口港、刘强对重庆港及其腹地经济现代化的研究,以及唐巧天对上海港、毛立坤对香港转口贸易的研究,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之中。吴松弟教授还在历史地理中心主持召开8次“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论坛”,先后有13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作了报告。在上述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港口—腹地研究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
        四“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办的“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6月29日至7月1日隆重举行。主要议题是,在全球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今天,如何以“港口—腹地”为切入点,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合作与促进,努力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规律和途径,为当前和今后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与会的4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祖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日本,研究领域涉及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学、交通运输学、区域地理学等。大家围绕近代以来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香港、广州、厦门、宁波、上海、汉口、青岛、烟台、天津、大连等一系列港口的发展状况,各自腹地的经济与社会变迁过程,港口—城市—腹地间的经济互动关系,主要港口之间的埠际贸易,现代交通运输在港口—腹地经济联系当中的作用,港口的未来发展趋势,港口—腹地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吴松弟教授主持这次会议并作重要报告。他认为,1840年以来,随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变化首先从沿海的港口城市开始,再沿着重要交通线渐次往内地扩展,从而导致中国经济文化面貌的巨大变化。指出港口—腹地问题是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并论述了港口—腹地研究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主要方法。《中国港口》杂志社的茅伯科先生指出,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国港口由第一代港口功能即作为水陆联运枢纽主要体现装卸和转运功能,加速向运输枢纽和工业活动基地合一的第二代港口,以及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的国际贸易综合运输中心和后勤基地的第三代港口转变。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的林满红教授,从各口岸在国内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港口城市附近的城乡关系、核心与边陲地区相对地位的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核心地区与边陲地区的复杂关系。日本国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的滨下武志教授,通过研究20世纪早期海外华人在港口城市仁川、神户和上海的银行网络,系统介绍了近代中国商人在东亚的商业优势。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朱荫贵教授则从轮船、铁路等新式交通运输工具的角度,揭示出港口—腹地间的互动关系。上海理工大学区域与交通研究所董洁霜等将区位势的概念与模式运用于港口区位势的研究,并使用数理模型分析了港口区位势的增长机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中心的杨伟兵以西南地区为中心,思考了区域史与区域经济地理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问题。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及众多港口,不同港口在本地区的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功能因地而异。在港口—腹地格局下,探讨中国各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变迁,成为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会议论文按研究区域,可分为江南及长江流域、东南沿海与岭南、华北、东北等。
      上海向来是港口—腹地研究的重点。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戴鞍钢教授通过考察近代上海与长江三角洲的航运网络,探讨了国内原有的交通体系是如何通过港口这个节点与外部世界联接、并在港口—腹地的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唐巧天依据海关数据,对1864~1930年间上海外贸埠际转口的发展进行了考察,揭示出上海在全国港口中的崇高地位。山东社科院的庄维民研究员则通过关注贸易依存度和间接腹地,探讨了近代上海与华北市场的经济互动关系。
      宁波也是江南的重要港口。华东师范大学的谢俊美教授回顾了西方开埠宁波的历史和近代宁波帮的形成,论述了其对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重大影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王列辉,从宁波港和上海港不同的发展轨迹,认为宁波港和上海港在竞争过程中应该逐步完成市场定位和角色分工,形成合理的港口组合。
      南京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的陆玉麒教授,在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的基础上,运用点—轴系统理论及区域双核结构模式,构建了相应的空间结构演化模型,指出了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与边缘区的不同组成,认为未来边缘区将形成上海洋山港、宁波北仑港、南通洋口港组成的深水门户群;核心区将形成南京、杭州、苏州三大节点城市。
      长江流域港口的研究集中在汉口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任放教授从汉口模式的形成,探索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问题。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张珊珊着重探讨了汉口桐油贸易及其在全国桐油出口中的地位。陕西师范大学的张萍教授探讨了宜昌、重庆开埠对内陆农产品商品化及地域流通格局的影响。
      以广州、香港、澳门为主的岭南港口以及福建的厦门港,在我国南部沿海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暨南大学历史系的张晓辉教授,通过阐述岭南现代交通的发展与格局、各主要港口的腹地范围,指出现代交通是促进港口—腹地间双向联系和经贸发展的关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方书生探讨了华南地区近代港埠腹地形态变迁的动力机制,指出自然与人为、内部与外部、经济与社会的多重驱动力,组成了一个非对称性的均衡系统,影响到港埠与腹地之间经济的发展。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中心的毛立坤则力图阐明1869~1904年间国内主要通商口岸与香港贸易关系的演进、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走向。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的林仁川教授,考察了明末至今天厦门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指出厦门港将在海峡西岸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有关北方港口—腹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津、山东、东北南部诸港的发展历程及其作用上。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许檀教授,以北洋三口为中心,考察了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中国近代化研究中的相关问题。天津社会科学院的张利民研究员,通过港口、交通体系和市场三个角度,说明近代华北港口城市的发展与华北经济重心的东移,分析了商品流通网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而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樊如森,则从近代以来北方港口城市与腹地间经济现代化的长时段历程来考察,认为只有天津才真正具备领导和带动北方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硬基础和素质,并在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关系以及华北港口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中央民族大学的徐永志教授,通过对天津开埠后城乡社会变迁的互动考察,说明港口与腹地的相互影响对推动天津城市近代化和直隶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徐教授还同梁卫东详细考察了近代京津冀地区的铁路建设与农村社会变迁的关系。
      香港中文大学的叶汉明教授,以潍县为例讨论青岛的开港和近代交通体系的建立。她认为青岛开放并取代烟台后潍县又很快纳入了青岛贸易体系,从鲁东商业区上升为华北区的商业中心和转运站。南通师范大学地理系的陈为忠认为近代以来,山东的区域中心城市济南,分别与烟台和青岛两个港口城市,构成了双核结构模式,加速了山东北部经济带的隆起。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的衣保中教授详细探讨了东北地区商埠开辟的历史过程及其对区域经济近代化的影响,指出清末东北商埠的开辟和商埠贸易推动了东北地区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东北传统手工业和流通业的近代化。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曲晓范教授以营口开放及其初期发展为线索,集中考察了辽河航运业的兴起和东北地区商品市场的形成、东北早期现代化启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基本过程,进而分析了口岸—腹地相联接市场的优势和特征。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姚永超,以大连港为具体例证,探讨了近代化港口和铁路发展对沿海和内地之间空间结构布局的作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王建革教授详尽考察了近代内蒙古东部拨子商的商业活动,分析了草原货物流向的改变对内蒙古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
      总之,本次会议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无论是有关港口—腹地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还是各个具体的港口—腹地的研究,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参加会议的学者,都已普遍认识到港口—腹地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认识到有必要将港口、港口贸易以及港口所在的城市和区域经济等方面的发展过程的研究串联起来,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总格局中,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的研究,并通过热烈讨论在港口—腹地研究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等重要问题上求同存异。可以说,本次会议对于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并表明有关中国现代化的研究,已进入抓住关键因素进行分区域考察的实证研究阶段,必将促进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 许檀.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A].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06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打印本.
    [3] 林满红.口岸贸易与近代中国—台湾最近有关研究之回顾[A].中国区域史研究论文集[C].台北:台湾中研院近史所.
    [4] 徐永志.开埠通商与津冀社会变迁•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5] 吴松弟.宋代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外贸港口、出口物资和泉州港繁盛的主要原因[A].历史地理研究:2[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专题名称】地理
    【专 题 号】K9
    【复印期号】2005年03期
    【原文出处】《史学月刊》(开封)2004年12期第108~111页
    【英文标题】A Synthesis on the Academic Research of Port-hinterland and Modernization of China
     Fan Ru-sen
     (Center for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Studies,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作者简介】樊如森(1966—),男,山东郓城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历史经济地理的研究。复旦大学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转载自复印报刊资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