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史百科 > 古代官职 >

古代太医的地位如何?他们的工资待遇好吗?(2)


    历史上医生的悲剧几乎都发生在御医身上,因为社会地位的地下,御医们的性命在他们服务的对象指掌之间,不说诊治略有差池,就是应对稍有不慎都可能获罪。如战国时文挚以情志法(激怒)治齐闵王而被生烹,三国时华佗因见疑于曹操而丧命,前秦太医令程延直言前秦主符生食枣过多致病而杀身。其余,历代帝后驾崩,除非遗诏中有不须加罪之语,否则无论御医诊治是否有过均被处置是一种惯例。
    
    因为清朝距今时间更近,史料更加详尽,通过这些,可以从清朝太医院一窥古代太医院的运作,以及它的种种不为人知的故事。
    清朝,属于外族入主中原,正统性一直被人数庞大的汉族所质疑。清朝初期,政局不稳,统治者为了更好维护稳定,只能依靠自己民族的官员。所以,太医院中满汉官员之间不平等很严重。不仅表现在品级差距,还表现在主管官员一直以满人为主。康熙年间,全国政局已经逐渐稳定,康熙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政权的长治久安,提出“满汉一体”的主张,将太医院官员体制变成满汉官员共同执掌。不过,乾隆年间,重新设置满人为太医院最高的长官。直到乾隆五十八年才撤销,从此之后,太医院各级官员统统变为汉人担任。虽然偶尔也有满人充任,那也没有为了监督汉族官员而专设的作用了。
    太医院的“院长”主官称为“院使”。他是太医院中行政和业务的主管。同时又设置“副院长”两名。称为左、右院判。下面设置御医,吏目十到十五人。再下,则又有低级办事人员、书记员(称为食粮医生),药剂师(切造医生)等四十到六十多人。
    太医院的官员品级,历朝都有差异。清朝时,“院长”级别的“院使”为正五品,“副院长”级别的左、右院判正六品,御医为正八品,办事人员一般为从九品。
    清朝正五品俸禄为一年2400两纹银,有人算过,相当于现在46万人民币。这个收入应该不算低了。
    清朝初年的太医院沿用明朝时留下来的体制。有大小方脉、伤寒、妇人、针灸、正骨等等十一科。道光年间,有人提出,“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便废止了针灸科。现在看来,理由多少有些滑稽,常识判断,皇帝健康应该远胜于纲常礼法,难道觉得浑身针刺带来的不庄重,有损皇帝威严更甚于治病救人?当然也有可能出于安全考虑,害怕包藏祸心的御医暗中用针刺火灸暗害,也未可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