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地区国别史 >

试述美国经济的起落

 
    摘要] 2000年美国经济结束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2001年11月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nber)宣布从当年3月开始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此后对美国经济走势的评估和预测便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这些预测虽然常常因美国经济增长的起落而改变,但客观而言,对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认清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今年7月以来,美国陆续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恢复增长的力度远较市场预期微弱,美国未来经济走势仍然充满较大的变数。
    1992 年以来,美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商业周期的扩张期,经历了二战之后长达107个月的经济扩张,形成了经济大繁荣。1992~2000年期间,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3.8%,通货膨胀率大体保持在2~3% ,失业率大幅度下降,就业增长率相对比较高,过去4年全国就业人数增长了7% ,公司利润增长了40% 。但是,美国很快转入经济衰退。2000 年年初经济开始下滑,并于2001 年3 月份进入经济衰退期(注1)。“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对美国经济造成强烈冲击,如同“雪上加霜”,经济衰退进一步加剧。
    美国经济增长迅速下滑,直接导致全面性的经济衰退,最重要的表现是,经济总量增长率明显大幅度下降,且大大低于增长潜力,产出缺口急剧扩大,形成一次明显的经济大滑坡。根据统计,美国2001 年第一季度gdp 增长率为1.3% ,第二季度为0.3% ,第三季度为-1.3%。据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总裁估计,美国gdp 还可能萎缩一两个季度,至少要等6 个月之后才会复苏。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eiu)11 月最新估计,美国经济增长率由2000年的4.1%陡然下降到2001 年的1.0% ,2002 年为1.2%(注2);根据世界银行10 月31 日的估计,美国经济增长率2001年为1.1% ,2002 年为1.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2 月的报告估计,美国经济增长率2001 年降为1.0% ,2002年为0.7% 。上述的不同估计都已大大低于美国经济增长潜力(约2~3%之间) ,产出缺口扩大到1~2个百分点之间,这表明美国经济已经急剧进入衰退期,且衰退的程度相当严重(可以用产出缺口与经济增长潜力之比来表示)。
    一、美国经济“大起大落”的原因
    为什么美国经济会突然从“经济大繁荣”走向“经济大衰退”?这是经济周期作用的结果。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言,每一次经济扩张都是为它自身的破坏埋下种子(注3)。经济扩张幅度越大,经济衰退程度就越严重。这与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所总结的“经济发展大起必然大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无。论哪一种经济类型的国家,不论是成熟市场经济还是转型经济,都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违法它就要受到惩罚。作为世界上最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又是最高实际人均收入水平国家(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美国,也不例外。当美国“新经济”持续高涨时,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现象消失了,但是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戈登坚持认为,经济周期不会因新经济消失,它不仅存在,而且还在起作用。
    从经济周期过程看,在经济扩张期或者繁荣期,新技术发明应用引起的投资高潮强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了公司利润和股票市值。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往往过高地估计投资回报率,又过低地估计投资风险,因为在经济高涨期很少有投资项目不赚钱的,从正常性投资立即转向过度投资,特别是在那些高回报但又是高风险的高技术领域过度投资,经济繁荣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一旦大扩张结束,负面信息接连不断,非理性的盲目乐观主义者(投资者与消费者加上政府)突然又成为非理性的盲目悲观主义者,投资者很快降低投资预期减少投资支出,消费者改变收入预期减少消费支出。这是典型的决策与信息“非对称性”的案例。
    最可行的办法是在经济繁荣期保持经济稳定,防止经济大起,才能避免经济大落。哈耶克曾讲过,防止经济衰退的唯一的好时机是在经济扩张时期,但是谁也不愿意在经济高涨中采取措施防止经济过热。
    斯蒂格利茨在评述过去几年美国经济繁荣时认为,美国经济属于过度开支型,与其说是经济繁荣,不如说是经济泡沫(注4)。经济泡沫不断膨胀,成为今日美国经济衰退的根源。
    在分析美国经济衰退的成因时,美联储分行行长jerry l. jordan 博士认为,有三大因素促使美国经济走向衰退(注5):一是限制性货币政策的滞后性效应,过度地刺激了投资,到2000 年达到投资高峰,过去几年名义支出增长率高达8% ;二是当限制性货币政策效应开始发挥作用时,能源价格又大幅度上涨,仅2000年就上涨了17% ,加上1999 年上涨率,累计上涨了1/5 。由于美国石油进口依赖度相对大,2000 年高达55% ,石油价格波动冲击的滞后性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另外,能源价格上涨使那些消费能源比例高的企业转向大量购买和储备能源,投资者也转向投资能源产业;三是美国股市市值大幅度下降,引起大规模财富损失,与此同时,因受到2000 年经济高增长的影响,2001 年上半年联邦和州政府税收大幅度增长,税收政策不仅没有刺激商业和家庭开支,而且大大限制了他们的开支。stephen king 认为,目前美国类似于一个“后泡沫经济”,30年代的美国和90年代的日本就是20 世纪两个最大后泡沫经济的例子。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率为3.1% ,但是股票市场达到前所未有的市值。人们无根据的乐观主义放大了资产的市场价格,导致过度的投资;当泡沫一破,人们又立即转向悲观主义,撤出投资转向储蓄(注6)。
    二、美国经济会出现"大萧条"吗?
    从理论上讲,一国经济的短期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该国当期的有效需求,即从短期看,只要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利润和收入的预期好转,需求增加,处于衰退中的该国经济就能恢复增长。问题在于,不同经济指标往往提供不同的经济信息,经济指标的公布又是滞后的,因此我们只能从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出发,探讨美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综合看,我们对美国经济短期走势持谨慎的态度,认为出现"大萧条"的可能不大,但仅以低速增长为主,同时经济发展还将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第一,消费者支出增速趋缓是影响美国经济短期走势的重要因素。如前所述,私人消费的强劲增长是促使美国经济在2001年恢复正增长的关键,而私人消费的增长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住房抵押贷款再融资、零息汽车贷款、减税退税以及处于历史低位的利息率等因素。但是,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对未来消费者支出的增长带来压力。首先,房屋消费的大量支出促成了美国房地产建设热近11年的持续,这不仅是正常周期的两倍多,也是自二战以来最长的,去年美国新房和旧房的销售量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2.6%和2.7%。但房地产的销售热潮也大大刺激了房价的上涨,最近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触顶回落,到今年6月,新屋动工总量较2月份的峰值已减少约6.5%。由于目前的房地产消费热中有相当大部分是受低利率政策刺激而提前入市,并带有一定的投资成分,所以价格膨胀中的泡沫成分是存在的。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其过程将是漫长的,加之股市泡沫破灭的双重"负财富效应",其对私人消费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其次,由于美国储蓄率很低,消费者过度的消费能力主要来源于不真实的私人房产和财产的资本利得,家庭贷款占gdp的比例高达75%,消费者负债已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加之油价上涨等可能因素的影响,消费者未来购买能力将受到极大限制。8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跌至93.5的去年11月以来最低水准,显示未来私人消费增长趋缓的隐忧不可忽视。
    第二,企业扩大投资支出的能力不足直接影响美国经济恢复增长的力度。在gdp计量中,存货变化是最敏感的指标,它往往决定gdp的增长水平。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5月和6月企业库存均增加0.2%,中断了始于去年4月开始的企业库存下滑趋势,对制造业恢复增长有正面作用,但另一方面企业投资支出和新订单疲软,以及生产价格指数ppi的下降,又使整个制造业前景面临障碍。加之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直接影响企业投资的现象和问题,如股市的下跌、企业利润的下降,以及企业财务假案频繁暴露引起的诚信危机等,均严重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愿望和投资信心,也使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下半年可能继续放慢。
    第三,巨额财政赤字对政府支出的压力是影响美国经济走势的另一重要因素。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与前总统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国库创下的2370亿美元盈余(2000财年)相比,美国布什政府的财政预算在2002年将亏损1570亿美元,2003年将亏损1450亿美元。巨额财政赤字问题已引起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激烈争辩,美国也可能通过打击伊拉克扩大政府支出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无论如何,财政赤字的恶化,终将使美国经济复苏面临极大的掣肘。
    第四,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和外资流入下降对经济走势的影响不容忽视。美国一直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经常项目赤字庞大,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第二季度贸易赤字再创新高,达到1300亿美元,远高于第一季度1125亿美元的贸易赤字。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或购买股票与债券投资,一直是美国弥补经常项目赤字的重要手段,但近期受到公司丑闻、油价波动和战争疑云等利空消息影响,美国资本市场开始受到打击,二季度外商净直接资本投资已暴跌至86亿美元,为1995年来的最低值;而上半年外商直接资本投资仅为196亿美元,与2001年的1080亿美元和2000年的2460亿美元相比大相径庭。在泡沫经济时期因大量公司合并收购而涌入美国市场的大量资金纷纷离去,加之日本和欧洲等投资大户在全球经济不佳和美国市场动荡的情况下,不愿继续追加在美的投资,均导致美国对外资的吸引力逐渐下降,亦成为经济复苏的一大障碍。
    有一种观点对照历史上几次大的经济危机,发现美国经济近年的表现有相似的特征:如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存在一个主要发展的热点行业,股票价格的狂涨暴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生产过剩,以及社会舆论的盲目乐观等。由此认为美国经济将可能出现类似30年代的"大萧条"。但研究后我们认为,虽然此次美国战后第10次衰退具有一般衰退的共同点,如生产下降、市场萎缩、股市狂跌、利润下降、企业倒闭和失业大增等,但这次衰退又是在it革命引起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与过去衰退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经济"大萧条"的发生。
    第一,经济周期与股市波动并非完全同步。二战后美国股市共经历了15个波动周期,其中1995年以前经历的14个波动周期中,有8个波动周期与经济周期同步,6个波动周期与宏观经济波动无关。从波动幅度看,这14个周期中收缩期最长的为37个月,股市下落幅度最大的1973-1974年时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共下跌43.4%,而本次股市波动从2000年3月股市从高峰下落开始到现在已有30个月,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落幅度已超过73%,是以往历次股市波动周期中没有见过的。尽管如此,仍然无法单纯凭借弹性较大的股市的起落证明经济周期的走势,股市泡沫破灭会加重衰退的程度,但与"大萧条"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第二,美国劳动生产率仍处于较快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年一季度美国劳动生产率猛增8.6%,大大高于1996-2001年平均年增长2.43%的水平,也带动了当季经济的快速增长;二季度劳动生产率虽然按年率计算仅上升1.1%,显示经济复苏势头有所减弱,但与大萧条仍相距较远(前9次衰退期间生产率平均下降0.6%)。一般认为,当前美国企业盈利改善的潜在状况正处于90年代以来的较佳状态,生产率的提高也已超过1970年以来任何一次经济复苏的水平,并且具有继续改善的潜力。
    第三,it革命带来的技术创新有助于减缓衰退的程度。it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也使政府和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监控经济运行,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发展进行实时调控,提高经济调解效力;同时信息技术又具有升级换代快的特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信息技术的投资有望恢复增长,从而可以缓解企业资本投资软弱乏力的问题。
    第四,美国经济的实力与活力是建立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基础上的,它不仅具有世界经济强国转嫁危机的优势,同时无论在实体经济领域还是在信用领域,其自身应付危机的能力都在不断增强,其经济活力与韧性不会因为某些周期性问题或突发事件的冲击而消失,这些也决定了短期内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的可能性不大。
    由于目前尚未有经济数据或nber报告宣布衰退结束,因此美国此次经济衰退将持续多长时间现仍是未知数。与战后历次衰退相比,此次衰退具有持续时间长、程度较深、复苏前景迷茫的特点。从持续时间看,迄至今年6月,衰退已持续16个月,多于前9次平均时间(11个月);从严重性看,去年gdp曾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gdp从最高点到最低点下降3.1%,高于战后衰退期平均下降2.2%的水平(失业率低于过去20年的平均失业率6.2%)。同时,此次衰退与科技革命引起的产业调整相关,衰退率先由高科技产业开始,经济减速和衰退是由供给而非需求问题所带动,因此由衰退到复苏的调整过程可能更为复杂和艰巨,调整的难度也相对较高。美国经济短期内出现双底衰退的可能性也不大。在美国经济史上,出现双底衰退的情况很少,最近一次是1980年1月和1981年7月的双底衰退。当时的原因主要是,刚走出衰退的美国经济出现了两位数的通胀,为了应付通胀,美联储一再提高利率,从而扼杀了经济复苏的势头。今天的形势与20年前大不一样,通胀迹象不显著,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美联储货币政策也趋向于将经济复苏作为首要目标;同时目前尚无明显迹象会出现"资金外逃-美元贬值-物价上升-美联储加息-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因此估计短期内暂时不会出现所谓的"双底现象"。多数经济学家也不相信美国会出现日本式的长期低迷,因为美国企业竞争淘汰机制远比日本有效,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能力和空间也大于日本。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美国经济短期走势的判断简短归纳为:(1)短期内美国经济将受到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总体趋势以低速温和增长为主,gdp增长率仍将反复波动,但出现"大萧条"或双底衰退的可能性不大;(2)此次衰退同时面临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的难题,调整的复杂性相对较大,纠正泡沫经济后遗症所需的时间将会较长,同时与战后前几次衰退后的复苏相比(复苏头一年的增速一般超过6%),即使复苏也将是比较温和的;(3)美国政府会充分利用其在政治、经济和金融等方面所拥有的大国优势,摆脱目前所处的经济困境,因此我们在对其经济走势持谨慎态度的同时,还应对其短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发展动向给予高度的关注。
    注释:
    1、美国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ber)主任matin feldstein 认为,美国这次经济周期扩张期开始于1991 年3月,2001 年3 月进入下滑衰退期,意味着长达10 年的扩张期结束。www.nber.org/cycles/novermber2001/recessnov.html
    2、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nov., 12, 2001.
    3、joseph stiglitz, "a boost that goes nowhere", washington post, nov., 11, 2001.
    4、joseph stiglitz, "politics in the name of stimilus," www.motherjon.com nov. 20, 2001.
    5、jerry l. jordan (2001), "the u.s. economy, monetary policy, and essentials for prosperity," rand-china-reform forum conference, nov., 28-29,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6、stephen king (2001), decline and fall: bubbles, busts and deflation, financial times, dec., 12.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