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陈岗龙]《娜仁格日勒的故事》和《琵琶记》比较研究(3)


        四 结语
    《娜仁格日勒的故事》 不完全是 《琵琶记》 逐字逐句的翻译本, 蒙古人对它进行了较大的改编, 其独特价值就体现在改编中。 虽然 《娜仁格日勒的故事》 原型出自于 《琵琶记》,但却发展了 《琵琶记》 的文学主题, 尤其是女主人公娜仁格日勒的形象体现了蒙古人或者北方民族的审美观念, 使元代戏 曲获得了北方英雄说唱的主题。 娜仁格日勒在上京寻夫的途中从强盗手中逃脱以及日 后领兵战胜强 盗的内容是《琵琶记》 中没有的。把 “赵贞女” 式的女主人公塑造成巾帼英雄, 这是文学主题的重大转变。 蒙古文学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这里。 女主人公娜仁格日勒仙女通过英雄业绩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南戏的主题和题材偏于爱情故事和家庭纠纷, 演唱历史英雄故事或农民起义战争的戏比较少元代以后,蒙古族把北方游牧民族的英雄说唱传统带进中国文学,从而促进了南北文学传统的融合。《娜 仁格 日勒的故事》 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它的意义主要在于女主人公形象的转变。在 《娜仁格日 勒的故事》 中, 男主人公是通过科举得到高官, 女主人公则是通过战争方式取得成功, 并且有观世音 菩萨随时庇护, 最后在地位和权力上超过了状元丈夫。 武状元超过文状元, 实际上是继承了北方民族 英雄史诗的传统。 就是把南戏家庭纠纷主题同北方英雄说唱传统结合起来, 从而把女主人公塑造成既 对家庭负责, 又对国家社稷负责的 “贤妇 + 巾帼英雄”。 蒙古文学对其他民族文学的接受和改编,不 仅仅是被动地浅薄地接受, 而是根据自己的民族审美情趣和文学传统来进行 “文化过滤”和 “深加工”。 同时,这个过程无形中又对被接受民族的文学产生了积极影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娜仁格日勒的故事》 有其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价值。 《娜仁格日勒的故事》 不仅仅是简单模仿和改编 《琵琶记》 等戏曲作品题材, 而是升华了传统的文学主题, 可以说这就是蒙古族文学对中国文学做出的贡献。 在这一点上,《娜仁格日勒的故事》 也是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宝贵遗产。
    参考文献:    
    1.A.r.Ca3UKHH: KaTajior MoHrojiicKHX PyKOHceHH KcHJiorpa({)OB,HHCTHTyTa BocTOKOBeaeHiM AKa^aMHH HayK CCCP, Tom I^MocKBa 1988.
    [蒙古】呈•达木丁苏伦、达•呈都编《蒙古文学概要(17 —18世纪)》(西里尔蒙古文),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院, 1976年,第63—65页。以下简称《蒙古文学概要》。
    2.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原载:《文学遗产》2008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