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尧]吉林省九台市萨满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8:11:31 民俗学博客-长白恒端的 石文尧 参加讨论
满族是生活在吉林省九台境内的世居土著民族。满族的先祖史称肃慎,西汉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唐朝中期靺鞨七部的粟部兴起,满族先世建立了第一个地方政权——渤海国;宋代改称女真,生女真完额部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公元1115年建立第二个地方政权——金。至今九台市已发现的金文化遗存(古城址、居落址)达二百处之多,可见当时九台境内女真部落林立,人数众多。许多城址、遗址出土了大批金代女真生产、生活中使用的铁器及窑藏汉至宋末的铜钱。绝大多数遗址散布着大量青砖、布纹瓦和雕琢的建筑饰件,还曾先后出土了4枚(上京路副统建字号印、熟吉泊猛安印、撒土浑谋克印、唵母思和掘谋克印)金朝官印。上述金代女真的文化遗存,充分显示了金政权入主中原后,受到了先进的封建经济和文化洗礼。 1266年铁木真征服了蒙古各部落在斡难河称汗,号成吉思汗;1218年兴兵灭西辽;1215年攻陷金朝中都(今北京市),施行毁灭性的焚掠屠杀,九台境内的女真城池和聚落点亦没能幸免,35处城址变成废墟,近二百处村屯焚于一旦。 清初,努尔哈赤与蒙古贵族联盟,九台西部为科尔沁部落之郭尔罗斯前旗牧地,东部属打牲乌拉管辖。顺治年间,有满族正白旗佟佳氏(佟姓)来莽卡屯开荒占草。此后不久,锡克特里氏(石姓)、瓜尔佳氏(关姓)、尼马察氏(杨姓)、鄂济氏(敖姓)、乌拉纳喇氏(赵姓)、钮祜禄氏(郎姓)、奚塔拉氏(奚姓)等一些满洲民族也相继来到九台境内落户。九台依山傍水,是土壤肥沃的鱼米之乡,这里有巍峨的山峰,碧绿的江水,茂密的森林和众多的江汊和沼泊。是养鱼、采珠、猎鹿、挖参、捉海东青的最佳宝地。在清代,宫廷所需要的鲟鳇鱼、东珠、鹿茸、貂皮、人参、海东青等均由打牲乌拉(包括九台)进献。由于这里的萨满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几百年来历经多次社会变革,萨满文化举步维艰,历尽坎坷,逐渐式微,但居住在九台这块黑土地上的满族人民,眷恋本族的传统文化,艰难地将萨满文化保留、传承并延续下来。有的家族甚至保留得非常原始与完整,使萨满文化这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再放异彩。 一、九台市的满族人口分布 九台市境内的满族人口较为集中分布在以莽卡满族乡为辐射点的九台市东部地区和沿松花江一带,多为当年打牲丁和八旗屯田兵的后裔。莽卡满族乡、胡家回族乡,其塔木、卢家、三台、西营城等乡镇都有较多的满族人居住,其他乡和九台市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九台市境内满洲民族成分较为复杂,海西女真、东海女真、长白山女真、建州女真的后裔均有。 海西女真辉发部的锡克特里氏(石姓)与来自女真部落的瓜尔佳氏(关姓),是莽卡满族乡境内的两大著姓。锡克特里氏主要聚居在莽卡满族乡的东哈什玛村,胡家回族乡也有一部分。瓜尔佳氏冠以汉字单姓为关,分为:罗关、侯关、大户关、芍药关、蒙文关、纳音关、哈达关等等。人云“七户关、八户赵”言其支派繁多。以上瓜尔佳氏关姓满族,在九台市境内的莽卡满族乡之石屯、江西、莽卡、张庄、舍岭、三道、邱家;胡家回族乡之周家、小韩、宝山、罗吉;其塔木镇之西哈、刘家;卢家的马大屯、卢屯、杨树以及沐石河镇、卡伦镇、火石岭、九台镇等处皆有其氏族。 另外,海西女真乌拉部的纳喇氏(赵姓)、叶赫部的纳喇氏(安姓)、舒穆禄氏(徐姓),东海女真瓦尔喀部的费莫氏(马姓)、富察氏(傅、富姓)窝集部的尼马察氏(杨姓)、长白山建州女真的乌苏氏(吴姓)、穆奚氏(奚姓)、长白山女真依尔根觉罗氏(赵姓),在九台市也分布较广。 除此以外,汉军八旗也有分布。居住在卢家、胡家的卢姓;莽卡、胡家、其塔木的陈姓、杨姓;九台市内的谭姓、王姓;胡家的万姓;其塔木的成姓;莽卡满族乡的常姓,都是较早加入满洲的汉军旗人。有些已加入满洲共同体,在风俗习惯,各种文化方面与满洲人已无明显差别。 二、九台市萨满文化的今昔变化 九台市的萨满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 清朝建立乌拉打牲衙门以后,作为乌拉打牲衙门的属地——-九台,曾一度出现过历时百余年的萨满文化的鼎盛时期,一直延续到乾隆年间。之后,萨满祭祀活动出现了较大的变革。 清乾隆十二年(1747)曾颁布一道口谕,指出:由于满族入关和进京后,不断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说汉语识汉字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满语就逐渐被遗忘了,而萨满教神歌都是用满语诵唱,充当司祝之人,用满语诵唱神歌也需要“由学而能、互相接受”。所以神歌中的错误甚多,因此就“命王公大臣等,敬谨详考,分类编纂,并绘祭器形式,陆续呈览,朕系加详覆酌定”。经过选择编纂为六卷《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并编入《四库全书》,“与大清通礼相辅而行”,同时公布于世。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赵珩]京城庙会史话
- 下一篇:[冯文开魏永贵]明清小说在胡仁乌力格尔中的传播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