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王逍]人生仪礼展演与集体记忆强化——以畲族“做表姐”斗歌习俗为例(4)


    结 语
     畲族“做表姐”之类的斗歌仪式展演,在角色扮演背后隐含着畲民族对社会的认知与理解,传达着畲族社区对社会角色的规范与期望,并始终贯穿着良性运作的社会角色竟争意识和社会激励机制。仪式表演者接受集体的检阅,赢得赞誉、声望、爱情或接受尴尬、戏弄、揶揄,其歌才关系到荣誉、地位、面子甚至尊严。“斗歌”现场内音乐的感染力、才艺的角逐与群体的观摩和评判的激情共同营造出“集体欢腾”与“社会压力”并存的双重氛围。歌者与观众在共鸣和互动中获得深刻的角色体验与角色意识,进而提升各自的“印象管理”⑬水准,彼此在兴奋和期盼中自我鞭策、相互追赶。这种赏罚分明、琢玉成器的奖惩机制和男女性别间分工合作的良性竞争,为催生畲歌人才起着有效的激发和导向作用,致使畲歌浩瀚如海、人才辈出。畲民族集体记忆进而在立体多维、欢快愉悦的角色扮演和社会互动中被不断强化而绵延不绝。
    以上从社会角色扮演和角色互动的理论视角,对畲族“做表姐”斗歌这一人生仪礼展演与畲族集体记忆传承的逻辑关联作了简要分析,其研究旨趣涉及畲族集体记忆的模式特征、主体属性、主体关系、动力机制等问题,旨在对无文字族群集体记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路径。
    其一,无文字族群集体记忆模式蕴含着独特的诗性智慧和深刻的动力机制。事实上,我国苗、瑶、壮、侗等许多少数民族亦如畲族,为超越无文字或文字发育不全的障碍,往往通过节日或仪式性歌唱展演,构筑成一种辐射面广、传承性强的立体性集体记忆模式。这种以身体实践和社会行动为标志的程式化集体记忆模式,能够将认知记忆与习惯记忆相结合,因而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3](p108)
    而且愈是竞技性和表演性强的歌唱展演,愈是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激励机制和浓烈的角色竞争意识,从而持续不断地催生出大量族群文化传承“标准人”⑭,进而在族群资源劣势下,以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方式维系着族群认同、致使族群文化记忆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其二,无文字族群在以歌唱展演为重要载体的文化记忆传承中,男女性别形成分工合作的良性竞争关系,女性与男性享有平分秋色甚至更胜一筹的记忆主体性地位。从社会性别和记忆主体互动关系等视角来解读族群集体记忆的建构与维系,有利于洞悉女性的族群文化地位,进而较深刻地把握族群文化基因及其历史心性。
    总之,本文通过以上个案的分析与思考,对于如何从社会文化生境和记忆主体能动性等角度,来理解和保护当今我国多样态的民族文化记忆问题,试图能提供某种启迪作用。
    注释:
    ①参见: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社会学系燕海鸣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载《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3期;李兴军的《集体记忆研究文献综述》,载《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4期。
    ②这仅是一种大致的分类,有的研究往往两种方法兼而有之。
    ③所谓“斗歌”是指畲族男女歌手为比试歌才,竞赛气氛颇为紧张的“对唱”表演,又曰“盘歌”。其竞技气氛之紧张,一是体现在仪式角色被集体检阅时,始终贯穿着严厉的奖惩机制:善唱者赢得社区的普遍赞誉和较高的声望,而不善唱者则遭受种种奚落和戏弄,在历经尴尬甚至伤心落泪的仪式表演后,往往卧薪尝胆般地苦练歌技,以期来年东山再起;二是体现在斗歌现场内所激荡出的空前的音乐感染力。畲族斗歌运用的是一种类似模仿鸟儿婉转鸣唱的古朴假声唱法,真声演唱谓之“平讲”,并被讥讽为“老人无声”,一般仅在私下里为熟悉曲调、歌词而练唱所用,难登大雅之堂。斗歌现场内,当男女歌手旗鼓相当,声声紧迫、句句紧接时,为激起压倒对方气势,双方阵营会逐渐增加若干歌手轮番斗唱,从而出现各种灵活多变的二声部或多声部重唱的美妙“双音”(又称“双条落),届时犹如百鸟朝凤般疾速婉转和鸣于密林幽谷。参见肖孝正编纂:《闽东畲族歌谣集成》,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5页。本文歌词凡未标注者均来源于此书。
    ④该文资料来源以文献记载(前人的实地调查)为主,兼及笔者适量的田野调查。
    ⑤“做表姐”一般以舅家为核心东道主,而姨、姑家可去可不去,一般视各人亲属关系状况灵活决定,诸如是否有舅,居住远近及关系亲疏等。
    ⑥《黄蜂头》系畲族古歌,一般为未婚男女间斗歌开始的引歌,开头几句是:“黄蜂头、黄蜂头,黄蜂内里起歌头,从细未坐黄蜂夜,坐了黄蜂心怪愁。黄蜂歌子二百条,唱那六十就放掉,那人唱的黄蜂尽,唱尽黄蜂嘴也燥。”其寓意大约是用声音响亮、频率较快且成群结队的黄蜂来象征着歌才好、音色美、反应快等。
    ⑦畲民认为斗歌时鬼神会来听歌,应该在黎明时唱《送神歌》将各路神灵送走,使之各安其位,以确保人畜平安。结尾几句是:“唠歌唠到天大光,送你歌神出外乡,唱条歌儿安香火,一年四季保安康。”这实际上是带有祈福性的结尾仪式歌。
    ⑧ “歌担”是形容“有肚才”的歌手犹如挑着装满箩筐的歌,输了“歌担”意即肚里歌才太浅。
    ⑨闽东宁德畲村“迎表姐起唱歌”中,表弟唱:“嫁妆做来是给我,我去掏来寮里摆,我叫你爹做岳父,你爹叫我做女婿。”表姐则回唱:“表兄啊!女婿没你胡乱做,丈翁丈婆莫乱叫,女婿没你胡乱做。”表弟继续逗趣道:“是正是!你妹我喊亲小姨,你弟我喊亲小舅,你跟我嫂是妯娌。”这时表姐则笑唱表弟脸皮厚等。
    ⑩在闽东、浙南畲区的口传文学作品中就有大量歌颂女性智慧、品格的神话、故事、传说等。诸如,三公主、插花娘娘、妃子娘娘、蓝姑子、钟二妹、蓝彩容等。
    ⑪以歌代言的畲族称唱畲歌为“歌言”。用歌言骂人即用唱歌来谴责、嘲笑别人,其“杀伤力”要胜过一般的言语责骂。例如,讥讽小孩不学歌:“有人大、有人高、缘何肚中歌都无,你母养你不学歌,好似郎村四脚猪”;讥讽成人不会对歌:“我做老鹰半天飞,你做死蛇在路尾,东边钓来西边吃,吃你骨头粒粒碎。”
    ⑫优秀的男歌手在闽东、浙南等畲区被尊称为“歌先生”或“歌秀才”、“唱歌师”等。
    ⑬“印象管理”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1959年提出的社会互动论概念。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了给人以良好的印象或满足某些人的期望,而调整自我的表现,力求扮演合适的角色以赢得面子和风度等。此处是指畲民对“优秀歌手角色扮演”的努力。
    ⑭所谓“标准人”是指社会中的理想角色形象。他(她)往往成为相同社会生活圈内人们仿效的楷模,类似社会精英或优秀人物。
    参考文献:
    [1](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 李宏图.表象的叙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3](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 James Fentress and Chris Wickham,Social Memory(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2), p.Ⅸ.
    [5]Assmann,Jan,”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In New German Critique,65th,1995.
    [6]Olick,Jeffrey ed,States of Memory,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7.
    [7] 孙德忠.社会记忆论[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8] 彭兆荣、朱志燕.族群的社会记忆[J].广西民族研究,2007(3).
    [9] 孙峰.从集体记忆到社会记忆——哈布瓦赫和康纳顿社会记忆理论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0]钟年.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从《评皇券牒》看瑶族的族群意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4).
    [11]万建中.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盘瓠传说为考察对象[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 (1).
    [12]彭恒礼.民间节日中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以广西壮族族群为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3).
    [13]王明坷.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4]王明珂. 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历史研究,2001(5).
    [15]彭兆荣. 瑶汉盘抓神话一仪式叙事中的“历史记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1).
    [16]彭兆荣. 无边界记忆———广西恭城平地瑶“盘王婆”祭仪变形[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17]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3(2).
    [18]赵世瑜. 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J].历史研究,2006(1).
    [19]杨丹妮.口传-仪式叙事中的民间历史记忆——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里三王宫庙会为个案[D].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0]纳日碧力戈.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3).
    [21]彭恒礼.论壮族的族群记忆——从体化实践到刻写实践[D].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2]罗正副.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初探——以贵州省扁担山布依族文化社区为[D]. 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3]王霄冰.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24]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J].中国社会科学,2003(4).
    [25]陈旭清.心灵的记忆:苦难与抗争——山西抗战口述史[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26]王汉生、刘亚秋.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J].社会,2006,(3).
    [27]蒋炳钊.畲族史稿[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28]施联朱、雷文先.畲族历史与文化[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2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0]李芹.社会学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31](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2]余绍宋.龙游县志,卷2,地理考·风俗[Z].民国十四年版.
    [33]王韧.建德县志,卷3,风俗志[Z].民国八年刊本.
    [34]施联朱.畲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35]雷恒春.中国民族文化大观.畲族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36]叶大兵.畲族文学与畲族风俗[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03).
    (本文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