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施爱东]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6)


    围绕节点4:男主人公被发现逃役,并被送往长城。
    男主人公是如何被送到长城役所的?是主动投案自首,还是被官差逮捕归案?如果是被逮捕,官差又是怎么发现他的?是因为被人跟踪了呢,还是因为婚礼上走漏风声?如果是婚礼上走漏风声,这风声又是谁走漏的?
    每一个问题上,都有可能滋生出新的母题,都能够让故事家们充分驰骋他们的丰富想象,把故事演绎得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但是,无论如何地柳暗花明,最终还是得回到故事的节点,把男主人公送上长城。
    所以说,孟姜女家人操办婚事的时候,一定要犯点错误,一定得有个人不小心把男主人公的身份给暴露出去,好让官府把男主人公抓走。如果他们不犯错误,婚礼办得很隐秘、很成功,那么,孟姜女夫妇就会悄悄地隐居起来,甜甜蜜蜜地过上幸福生活,这样,后面就没有故事可讲了。
    许多故事家把男主人公被捕的时间安排在婚礼仪式刚刚结束的时候,反正是没让他们进得了洞房,故意让他们有名无实,以突出孟姜女的贞洁。
    但也有些故事家为了突出孟姜女“为人妻”的贤淑干练,让男主人公在拜堂之后、被捕之前,适时地病倒在床上,这就给了孟姜女一个充分展示具有舍己为夫、任劳任怨优秀品质的绝好机会。
    男主人公被抓走之后,剩下孟姜女留守闺中。这是一段漫长的留守。
    一个深闺怨妇,天天望眼欲穿,这是很能滋生“望夫”情节的。这个话题我们后面还会讲到。
    除了“姜女望夫”,故事家似乎还可以再编些故事填塞到这段时间中去。于是,一批仆人粉墨登场了。最典型的是《万里寻夫全传》中,虚构了一个叫孟兴的家人,为了让他既能打探到万喜良的死生消息,又有足够的时间在风月场上饰演故事,故事家们不惜把《水浒传》中神行太保戴宗“日行八百”的神奇本领都给了此人。
    孟兴的故事基本上属于节外生枝,这样的枝节,在整体故事中没有什么意义。只是故事家为了显示孟姜女家有钱有势、有人可使,或者只是为了拖缓故事节奏、凑凑字数而随意编造的情节。
    无论孟兴、孟和还是使女小秀,无论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也无论他们做了多少好事或是坏事,他们是怎么进入故事还得怎么退出故事。让他们死去也好、逃走也好、回家也好,总之,他们这些不承担结构功能的角色,全都得在孟姜女到达长城之前从故事中彻底消失,他们的存在丝毫不会影响到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围绕节点5:男主人公死去,并被筑进长城。
    男主人公是怎么死的?是病死的、累死的、被打死的,还是被活埋的?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2009年在淄博市淄河镇调查所得的21则孟姜女故事中,有16则异文明确讲述了范喜良的死因。其中3则异文提到了被筑到城内是为保城坚固、不再坍塌;3则异文说是因工程事故等原因给砸进去了;其余的文本都说他是因饥饿、积劳成疾而死。
    男主人公并不是故事的正主角,故事家一般不会在他身上浪费太多的口舌,这个环节也很难生出什么新奇的花样。稍微传奇一点的说法是,修长城的人太多,一天送九顿饭(或者七顿饭、十二顿饭),但还是送不到万喜良手上,最后饿死了。
    如何安排男主人公的死,得看故事家有什么承前启后的需要。总之,随便给个理由就行。只要把男主人公弄死了,然后把他筑到城墙里面,这个节点就算顺利完成。接下来,就只等着孟姜女来哭了。
    围绕节点6:孟姜女寻夫。
    故事家们可以突出这个环节,也可以简化这个环节。若要突出这个环节,就让孟姜女一步一步走路去;若要简化这个环节,就让孟姜女那个家财万贯的父母雇几辆马车把她拉过去。山东淄博传说孟姜女就是当地人,哭倒的又是当地的齐长城,所以,干脆说成孟姜女的家就在长城脚下,寻夫之旅就被大大压缩了,甚至一个“找”字就打发了:“孟姜女的男人范喜良修长城没有回来,她去找他,找不到就哭,就把长城哭倒了。”
    但是,大部分故事家还是很愿意突出这个环节,他们选择了让孟姜女走路去长城。尤其是江浙一带,因为这里距离长城比较远,所以,万里寻夫送寒衣的情节就被渲染得特别丰满,“苏南东部沿太湖地区是水网地带,水乡多桥,在这一地区搜集到的大量同真实地名相连的孟姜女传说,不少都是与桥有关”。
    一个小女人,万里迢迢爬山涉水,这一路长夜漫漫孤苦无依,正是可以滋生各种故事的大好环节。如何从“家”来到“长城”?中间会经历多少的艰难曲折?这是常人难以想象,更难以实践的。正是这种“千金小姐”与“艰难险阻”的强烈对照,更能加深听众对孟姜女“节烈”事迹的无限敬佩。故事家们的目的正在于此,他们有意给孟姜女安排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以成就她作为“贞节妇”的光荣使命。
    她在出发前可以知道丈夫的死讯,也可以不知道丈夫的死讯。如果知道死讯,她就是去收尸;如果不知道死讯,她就是去送寒衣。
    她可以一个人走,也可以带着仆人或丫环一起走。这中间还可以插入很多故事,既可以插入与恶仆斗争的故事、丫环遇害的故事,也可以插入得到神灵帮助的故事。
    一路上,孟姜女可能碰上强盗、小偷、淫贼,也可能碰上好心的店主、同命的妇女、善良的老妈妈,甚至可以遇上贫贱之中的韩信母子。
    总之,一个弱女子,而且是个能让秦始皇垂涎三尺的美貌弱女子,涉险离家的危险系数之高,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万里寻夫要经过的地方可以很多,每一个地方的故事家都可以把当地风物与孟姜女寻夫挂起钩来,说明孟姜女当年途经此地时做了一个什么动作,以至于形成了今天的某道风景。“山西曲沃县侯马镇南浍河桥土岸上有手迹数十,是她送寒衣时经过浍水,水涨不得渡,以手拍南岸而哭,水就浅了下去,这手迹便是拍岸时所留遗。”
    这就像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样,小说家故意要放出风去,让各路妖魔鬼怪都知道: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这样一来,唐僧西行的危险系数就会大大提高。
    唐僧也好,孟姜女也好,他们在旅途上的危险系数越高,潜在的紧张与缺失就越多,越容易滋生出各种各样的离奇故事,故事就会愈加生动刺激。这种状况恰如“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无论孟姜女在路上遭遇什么、收获什么,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曲折,都没有关系。只要不把孟姜女弄死、弄丢、弄残(如果弄残了,秦始皇就不会迷她,后面的故事就没法讲下去),后面的故事还能接着照讲。
    故事家们把孟姜女折腾够了,这才踉踉跄跄地把孟姜女带到长城脚下。可怜的孟姜女,她的下一个任务是,用哭声去撼倒一座长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