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李丽丹]“三言”异类婚故事研究——兼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7)


    三、余 论
    从“三言”异类婚故事中的民间文学因子与作家个体创作的结合及其民间回流,可以看出,在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雅俗互动过程中,作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家本人必须对民间文学有着深厚的感情、正确的态度和长久的积淀,这一点,冯梦龙通过其大量的民间文学资料搜集活动及其对民间文学的评论等方面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了。作家的通俗小说创作对民间文学资源的利用必须考虑以下两点:
    首先是母题(题材)的选择。冯梦龙“三言”异类婚故事中能够回流到民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两个文本,其民间文学中的母题本身在民间就有着较为悠久的流传历史。“蛇女”故事与“龙女”故事与人们早期的图腾信仰有关,关于蛇和龙的信仰比关于鬼和人类的灵魂不灭观念早得多。《白娘子》与《李公子》中较为固定的母题所蕴含的观念也是早在民间就已经广为接受的,如美女蛇伤人、好心有好报等。
    其次,作家必须从艺术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对民间文学资源进行较大的改动。这些改变,在原有民众早已熟悉的内容的基础之上,引起新奇感、陌生感,同时又带给人们心理上的慰藉,为人们的情感所接受,有一定的突破,但这种突破又是以人们共同的审美接受为限度。
    总之,作家正是从观念形态上了解民众,从创作手法上吸收民间文学的丰富资源,同时,又绝不仅以此为苑囿,而是大胆地融入作家个人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运用多种创作手法对材料进行改编、变形、再创作,使之成为民众既熟悉又陌生的“产品”,这样才能通过多种渠道回流到民间,如此循环不息,在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发展史上,既平行发展,又交错融合,共同丰富民众的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李丽丹,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章来源:《民俗研究》2006年第4期,第86—112页。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删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