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立璠]中国傩文化的民俗学思考(2)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6:11:37 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 陶立璠 参加讨论
中国的傩文化究竟始于何时,已很难考证。我们只能说,有文字的记载始于殷商时代。实际上在商以前,作为古老巫术的傩祭,傩仪早就存在。古傩是一种纯粹的巫术活动——傩仪。代表傩祭的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写作“窛”。据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考证。“窛”是一种驱鬼逐疫的重大祭祀活动[①]。至于傩仪的具体场所,时间和规模等都不得而知。较早和较详细记载傩祭,傩仪的是《周礼》,《礼记》等古籍。 古傩传承的时代是先秦至两汉,根据这一时期的典籍记载,我们知道古傩已形成一整套传承模式。时间是季春,仲秋,季冬各举行一次傩祭,后来只在季冬,即每年除夕夜举行一次,国人均可参加。傩祭的目的是驱鬼逐疫,祈祷丰年。担任傩祭职务的是巫师方相氏,其他角色有十二兽(或十二神),侲子等。特点是方相氏和十二兽戴假面具,执戈扬盾,在鼓乐相助下,口诵神词和咒语,索室驱鬼。驱傩之后,设桃梗,郁垒,并以苇戟,桃枝赐公卿渚候等。后世春节贴对联,门神避邪的习俗,盖出于古代的傩仪。《礼记·月令)中记载的“出土牛,以送寒气”仪式,是否也可为“鞭春”(鞭打春牛)习俗的源头。 唐代是中国古傩向今傩过渡的重要时期,此时,一方面继承了先秦以来的傩祭、傩仪,另一方面又有了许多改革和创新。古傩中神秘,庄严的气氛淡化,歌舞娱乐成分增加。不仅如此,每当大傩临近,还举行“傩仪”彩排和欢宴。大傩“前一日之夕,傩者赴集所,具其器服以待事” (《新唐书·礼乐志》)。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驱傩》载:“以晦日於紫宸殿前傩,张宫悬乐。太常卿及少卿押乐正到四阁门,丞并太乐署令,鼓吹署令,协律郎并押乐在殿前。事前十日,太常卿并诸宫於本寺先阅傩,并遍阅诸乐。其日,大宴三五署官,其朝寮家皆上棚视之,百姓亦入看,颇谓壮观也。太常卿上此,岁除前一日,於右金吾龙尾道下重阅,即不用乐也。御楼时,於金鸡竿下,打赦鼓一面,钲一面,以五十人,唱色十下,鼓一下,钲以千下。”此种审傩彩排场面,前代所无,说明唐代傩仪中,驱鬼逐疫的主题已变为象征意义。而且在唐代,另一驱鬼大神钟馗被创造出来,民间傩仪中,古傩中黄金四目,执戈扬盾的方相氏为钟馗所取代。钟馗与方相,前者驱鬼避邪,后者充当巫师,职能全然不同。宋代以后,方相氏,十二兽,侲子等古傩中的传统角色从傩仪中消失。相反,教坊伶人却扮钟馗,小妹,土地,灶神,将军,门神,判官之类在傩仪中作戏剧表演,这就是今傩的最初形态。今傩与古傩不同,它的主要形式是戴面具的戏剧表演,称为傩戏。流传地区主要在南方诸省,如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原在中原地区流行的古傩,为什么会在宋代以后消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重巫术,又重农业祭祀。其次,南方地区民间说唱艺术比较发达,这为傩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艺术形式。而北方的傩,却始终没有过渡到戏剧形式。如山西省是中国古文化的发详地之一,那里至今流传的跳傩,仍未脱离古代傩舞形式。该省寿阳县平头镇地区流行的“爱社”,俗称“闹鬼”、“耍鬼”。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黄帝诞生日,圣地庙举行盛大的朝山活动,民间举行祈雨,还愿,谢神活动。此时,由二十四人扮成二十四家“魂(红)头鬼”,攻打鬼门关,据传所表演的是黄帝战蚩尤的神话故事.其中大鬼六人,头戴红、蓝、绿、紫,黑,白不同造型面具.身穿黑色对襟衣裤,腰扎黑色丝带,下身围绘有云图的战裙,著靴。身后背一彩缎特制的方型背架,六条彩绸垂至小腿,右手执象征吉祥如意的绣鱼,左手扎白色毛巾。此外,由男童十八人扮成小鬼,不戴面具,身穿黑色对襟衣裤,胸前披挂红绣球,各持一面小锣敲击,周围有大鼓,锣,钹等乐器伴奏。表演时,小鬼站成“门’字队形,有节奏敲锣,时而发出“噢!噢!”的助阵呼喊,大鬼们则表演“武势”(战前准备),摆阵,破阵的“倒上墙”,攻城的“直墙”,攻城失败后重新布阵的“小场”,以及偷袭敌阵,攻破鬼门关的“过关”,最后是蚩尤大败,百姓奉献犒劳。很明显,“爱社”只不过是一种傩舞,它的表演方式,有时和今傩相近,而与南方诸省流行的傩戏有着本质的差别。 “爱社”活动的主要功利目的是驱鬼和保护社稷平安。 傩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古傩和今傩只是两个显著不同的阶段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唐宋以后,古傩退出宫廷舞台复归民间,又一次和民间的巫术,宗教(特别是道教),农业祭祀等活动相结合,得到保存和发展。我们在考察我国南方地区各民族傩戏时,不难发现,今傩(主要是傩戏)的传承仍集中掌握在巫师手中。每当傩戏演出时,首先由傩戏传承巫师主持开坛仪式,礼请诸神,然后才开始演戏。这说明今傩与古傩始终没有割断它们的必然联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