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陶立璠]傩文化刍议(6)


    四、结语
    傩文化和萨满文化分别为我国汉藏语系各民族和阿尔泰语系各民族普遍传承的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这两种文化都曾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各自的魅力影响不同民族的性格和心理。目前萨满文化已引起中外学者的瞩目,许多专著已问世。但傩文化的研究却至今还是空白。1986年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同德江县民委,对土家族傩堂戏的传承作了细致调查,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年底又在贵阳召开了贵州省傩堂戏学术讨论会,这是傩文化研究的极好开端。面对中国傩文化的丰富蕴藏、在这次学术讨论会上,有的学者提出创立中国傩戏学的问题,这一动议十分可贵。但是傩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整体,它所涉及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傩戏不仅是戏剧表演,同时也是流传极久的民俗事象,围绕傩戏所展现的内容包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民族性格和心理都通过傩文化表现出来。所以除傩戏学研究之外、扩大一些,似乎还应创立傩学或傩文化学研究。这种研究还包括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傩学包括民间传承的有别于萨满的一切巫术及与巫文化有关的事象,它的重点流布区域在我国南方各民族(包括汉族)之中,傩学的狭义研究,只是对民间传承的面具文化进行研究。因为面具文化是傩文化个性的体现。
    傩文化在中国文化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独特的贡献,价值也是多方面的。作为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发展中,通过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异,顽强地生存下来,并由此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观察,傩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精华糟柏杂陈。这就向傩学研究提出十分严肃的课题,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以傩戏表演而言,傩仪(开坛)中的封建迷信因素是显而易见的,而戏剧表演部分,不仅保留了傩的表演特色,而且不乏优秀剧目。所以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批判封建性糟粕,使傩戏传统得以改革和发扬,是傩学(包括傩戏学)研究所面临的光荣任务。
    1987年春节于北京
    原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
    又收入《傩戏论文集》  贵州民族出版社  1987
    

    [1] 或尊为十二神——引者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