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田野研究 >

[张绮]灵宝道情调查报告(2)


    清朝中后期,灵宝道情演唱逐渐走出了上层人士的圈子,而成为广为民众喜爱的一种娱乐形式,从而步入了它的兴盛期。这种兴盛局面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前。清道光年间,灵宝出现了半职业性的乡党班,即由一些邻村的艺人们组成的道情班。每个班子一般由5人组成,演唱时围成半圆形,闭目端坐,神情严肃。打渔鼓简板者坐上首,为说唱的主角,其余几人各持箫、碰铃、四弦、琵琶等文乐器分角色演唱。职业艺人的出现对道情艺术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道情的兴盛,其声腔逐渐发生了分化。以灵宝川口河为界,形成了河东、河西两派。河东腔分布在磨头、栾村一带,唱腔缠绵柔和;河西腔分布在罗家、西车、南营、岳渡、牛庄一带,唱腔刚劲质朴。河西派发展较快,影响较大,这得力于当时岳渡的一位姓阎的乡绅,他在清朝举孝廉方正,做到了五品官。告老还乡以后,他不但自己演唱道情,还扶持本村的道情班子,对道情的热爱超乎寻常。他出钱请人做乐器,凡是音不准的一律废弃不用,仅这些废品就堆满了一间屋子。他常带着道情班子到县城免费演出,这样难免会触动在县城演出的其他戏班的利益。为减少麻烦,演出时他常将朝廷赐他的写有“孝廉方正”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河西派就是从他手中兴旺起来的。河东派发展较慢,影响也不如河西派大。道情演唱者及受众范围的扩大促使道情的演唱内容及表演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由于道情艺人及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不高,那些唱词文雅的传统道情是不大符合他们的口味的。后来艺人们从当地的大戏蒲剧中移植了一些武打戏和生活小戏。相应的,乐队也增加了蒲剧中常用的三弦、二胡、铜锣、边鼓、小镲等戏曲文武乐器。
    大致在清中、后期皮影也开始被加入到道情表演中,使灵宝道情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皮影道情。其实,在灵宝皮影和道情产生的时间差不多,但最初二者并未结合。据道情艺人索辛酉讲,明朝时灵宝已经有了皮影戏,分别从山西和陕西传来。从山西传来的这一支演的是蒲剧,白天用木偶,晚上用皮影(灵宝人称之为“戳皮儿”),很受群众欢迎,当地曾流传着“白天木头说话,晚上牛皮打架”的说法。从陕西潼关传来的这一支演的是碗碗腔。灵宝皮影道情就是受到这些皮影戏的影响与启发而产生的,其皮影风格与这些地方戏有些相似。皮影道情产生以后,又在豪门旺族、乡绅大户中形成一股热潮。他们请人雕刻皮影,并常在自家经堂里观演皮影道情。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娱乐;二是为了教化子弟,以免他们学坏、败家;三是为了相互攀比,显示身份。他们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为此不惜花费大笔开销,有的大户人家请的皮影雕刻艺人都老死在了主人家里。皮影道情产生后,与坐摊道情并存。白天坐摊演唱,一般都唱些凉戏,晚上才加入皮影表演,演的都是些热闹的戏。
    民国时期,灵宝道情班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了灵宝周围的一些地方,如洛宁、陕县、卢氏、芮城、潼关、洛南等。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期,灵宝道情更为盛行。这段时期时局动荡,大戏活动困难,皮影小戏道具简单,带一个皮影箱子就能表演各种角色内容,十分方便,花费也少。所以群众凡遇庙会、红白喜事、求神祈雨、还愿均邀请道情班演唱。抗战胜利后,为表示庆贺,灵宝、陕县境内的村民们纷纷邀请道情班唱愿书,在这种形势下一批新的道情班社应运而生,影响较大。至解放前夕,整个灵宝至少还有五六个道情班。
    1954年,县文化馆主持成立了灵宝县职业道情组,并对道情曲目、音乐进行了初步搜集和整理。195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职业道情皮影剧团,演员以西车村老艺人为主,又吸收了其他几个乡村的艺人。1959年,这个剧团被改为灵宝县灵艺剧团,不再演出道情,而是用木偶演蒲剧,一些道情艺人只充当乐队。1961年因自然灾害严重,剧团撤销,艺人下放回乡。此后农村半职业及业余道情演出团体活动又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农忙务农,农闲则在灵宝的乡村及卢氏、陕县等山区巡回演出。“文革”中,旧戏禁演,一些群众想看,艺人们只能偷偷地为他们演上几场。1979年以后,旧戏开禁,灵宝半职业道情演出团体也恢复了。比较活跃的有三个:一个是西车的索辛酉道情班,一个是牛庄的陈继山道情班,还有一个是栾村的王喜顺道情班。这三位艺人中,以索辛酉的技艺最好,名气最大。目前,也只有索辛酉的班子还在坚持常年演出,其余两个班子几乎不再演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灵宝道情以其原生态及鲜明的特色日益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甚至走出了国门。
    三、灵宝现存的道情班社及道情老艺人、皮影雕刻艺人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访问了陈继山和索辛酉的道情班子,顺便也访问了皮影雕刻艺人杨仰溪。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