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对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的系统呈现


    
    作者:赵心愚 等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面具文化是一项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作为思维形式的物质载体和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民俗事项,它是一个民族或地区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经济生产等方面的生动反映。从古至今,在世界各地、各民族和各种文化中,均有面具被发现。因此,面具可以被视为全世界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面具文化更是呈现出阶段性、民族性、区域性等丰富多彩的特征。
    进入21世纪之后,在我国蓬勃兴起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引发了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高度重视。民族学人类学界积极介入保护工作的相关研究,从学理层面为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学术支持。赵心愚等学者所著《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与保护利用研究》,就是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力作。
    该书分为3个部分,主题分别是“西南地区面具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分类和制作工艺”,“传承、保护与发展”,“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第一部分对我国西南地区面具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全面、详实的梳理和分类,客观地再现了西南地区面具文化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立足于详实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面具文化的保护模式,总结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面具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措施和方法;第三部分由8篇田野调查报告和两篇访谈录组成,对面具艺术的传承路径和生存状态做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书中指出,西南地区居住着壮、侗、苗、瑶等30多个世居少数民族,回、蒙古、满等民族也曾在不同历史时期迁徙并分散定居在各地,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一半左右。西南地区是我国民族成分和社会结构最为复杂,文化和生态多样性最为丰富,民族文化积淀和叠加最为深厚的区域。因此,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和包容性这4个特点,也代表了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特征。
    该书值得称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没有把面具作为一个孤立的文化事项加以简单描述,而是将其放置在西南这个大的文化区域内,从历史、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经济生活、生态环境等角度加以考察,强调了面具文化是其所处社会的各部分的有机整合,将面具与更大的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整合形成系统来研究。因为我们只有对面具文化存在的广泛而复杂的背景有所了解,才能真正认识这种习俗内在、深层的意义。
    另外,该书没有局限于西南地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因为作者在实际调查和研究过程中发现,西南少数民族面具文化从古至今都与中原和周边汉族文化发生着无法割裂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西南地区的面具文化除产生于本土的部分外,还有一些元素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汉族移民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传入后,被当地各民族采纳和吸收,整合到本民族面具文化之中的。
    《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与保护利用研究》是第一次对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全面、系统的呈现,为有意了解和探究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历史发展和现状的读者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成果展示。这是一部融贯古今、治学严谨、不流于平俗且有独到见解的力作。正如民俗学家乌丙安在为该书所写“序言”中总结的,该书“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当代文化史的一项重要贡献,同时,对人类文化史特殊造型艺术研究领域的开拓,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