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赵国忠]《人海闲话》出版说明


    
    《人海闲话》
    傅芸子 著 赵国忠 编, 海豚出版社2012年4月版
    两年前,写过一篇《<春明画报>谈屑》发表在《博览群书》,感慨傅芸子先生许多谈旧京风俗掌故的小品,散佚于旧时报刊,未见搜集整理,令人遗憾。而今,出版社想到了傅芸子,拟出其作品,并把编选的任务交下,实在让我感到欣慰。
    傅芸子(一九○二,一作一九○五——一九四八),满洲富察氏之后裔,北京大兴人,原名宝珍,字韫之,别号餐英。幼时家贫,刻苦自学,早年在“燕京华文学校”图书馆任职,又为《京报》记者,一九二六年十月起主编《北京画报》,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了一定历史时期北平的生活图景及社会变迁。其后他还参与天津出版的《南金杂志》的编辑工作。傅芸子交游极广,一九二九年与其弟傅惜华一起在京城八面槽甘雨胡同的家中创办业余曲社“醉韶社”,聘请陈墨香、曹心泉等名家为顾问,来社拍曲教唱。一九三一年末与梅兰芳、余叔岩、齐如山等组织成立“北平国剧学会”,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以振兴“国剧”为名的活动,如创办《戏剧丛刊》、《国剧画刊》等等。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他赴日任京都帝国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讲师,期间治学甚勤,曾遍访公私各家藏书,特别是数次参观日本皇家宝库正仓院,对其内藏的中国隋、唐时代流传到日本的珍宝,如“唐代元墨”、“象牙刻缕唐尺”等实物,均做记录并详加考证,撰就《正仓院考古记》和《白川集》,在日本出版。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他回国后,执教于北京大学文学院,同时任职北京图书馆。一九四六年十月他在创刊不久的北平《新生报》上主编《故都文物》,这个副刊坚持近两年,发行八十七期;一九四七年七月,他还与傅惜华一起共同主编《华北日报》的《俗文学》周刊,于次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终刊,出刊七十四期。这两个刊物发表大量关于俗文学的研究文章,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傅芸子一生,勤奋好学,博闻强记,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比如他对戏曲、俗文学等都有精深研究。然而此次编选,为保持本丛书体例,不可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全面展示他的学术成果。这里主要收录了他那些谈旧京风俗掌故的小品。在旧京文苑中,通掌故之学者不乏有人,比如大家熟知的徐凌霄、徐一士昆仲及瞿兑之等,而傅芸子也是取得突出成绩的一位,多年来他喜治京师历史方舆之学,博识旧京名物,本编收入的一组《春明杂记》,即可看出他对于京师近代以来的风土人情、街巷变迁、人物景色等甚为稔熟,或叙一事,或述一人,或状一物,皆能如数家珍。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失史家态度,时见对文章引用的材料、传闻及资料来源的可信度,予以说明或进行必要的考证。另一组《北平戏园写真》,叙戏园的沿革衍变,文章虽然简略些,但辅有图片进行说明,文献价值也很高。我曾说傅芸子这些谈风土民俗掌故的小品,可称为民国时期最好的掌故记述之一,写这样的文章貌似容易,实则非博览群书不能至,是大手笔写小文章。至今我仍持这一观点。
    本书取名《人海闲话》,是止庵先生的建议。一是傅芸子用此名开过专栏,本编中《王梦白败于三剑客》、《蜜饯陆健三》等均出之于此;二是那些专写旧京民俗遗迹的小品,用这名涵括,也有所本。清初诗人查慎行有部《人海记》,即是他客居北京二十年据此耳闻目见所写下的关于旧京风物掌故的随笔,查氏爱好苏东坡,“人海”即取自东坡诗句“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后来成为一个专用性很强特指首都的词,明清之际更是专指北京了。
    本书收入的文章,大都以自藏的旧报刊作为底本,文字上除改正个别明显的排植错字外,还把原来只有断句的统一为现在通用的标点符号。需要说明的是,个人所藏毕竟有限,有几篇得到了赵龙江、柯卫东两位书友的帮助,在此谢谢他们。同时也感谢为此书付出辛勤劳动的责任编辑王玮、郝付云两位同志。
    赵国忠
    二○一二年二月十二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