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石剑峰]建立新文学史观 关注文学的过滤与重建


    
    中文版《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1375年之前)由宇文所安主编,下卷(1375-1949年)由孙康宜主编。
    作者涵括十几位美国汉学界的著名学者,如柯马丁、康达维、田晓菲、宇文所安、艾朗诺、傅君劢、
    林顺夫、奚如谷(上卷);孙康宜、吕立亭、李惠仪、李惠仪、商伟、伊维德、王德威、奚密(下卷)等。
    由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宇文所安和耶鲁大学东亚系教授孙康宜两人主编的两卷本《剑桥中国文学史》中文版即将由三联书店出版。
      编撰者力图超越以往以文体或朝代分期为结构、注重作家个体和作品的社会政治与文化背景分析的传统文学史模式,而建立一种新的文学史观,即文学文化史。更重视物质文化发展对文学的影响,注重文学史的有机整体性,同时强调文学、文化的历史自主性。 
    过去几年,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宇文所安和耶鲁大学东亚系教授孙康宜每次来中国讲学,总会被一再问起,由两人主编的《剑桥中国文学史》怎么样了,这部由海外学者编撰的中国文学史到底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在读者和学者面前?如今,这个项目总算完成,英文版于2010年面世,两卷本的《剑桥中国文学史》中文版也即将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的编撰者力图超越传统文学史模式,建立一种新的文学史观。
    面向文学领域之外的西方读者
    《剑桥中国文学史》是剑桥世界文学史的系列之一,主编之一的孙康宜教授向早报记者介绍,《剑桥中国文学史》的最初构想是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文学部主编 Linda Bree于2003年底直接向她和哈佛大学的宇文所安教授提出的。“在西方的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当时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刚刚(2001年)出版了一部大部头的、以文类为基础的中国文学史。同时,荷兰的布瑞尔公司(Brill)也正在计划出版一部更庞大的多卷本。就在这个时候, 剑桥大学出版社邀请我们编撰一部具有‘特殊性’的《剑桥中国文学史》。正巧我们当时也正在考虑着手重写中国文学史,所以,我们的研究方向与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理想和目标不谋而合。”
    与该系列已经出版的《剑桥俄国文学史》、《剑桥意大利文学史》、《剑桥德国文学史》相同,《剑桥中国文学史》的主要对象是受过教育的普通英文读者。剑桥文学史的“欧洲卷”均各为一卷本, 唯独《剑桥中国文学史》破例为两卷本。巧合的是,第二卷的《剑桥中国文学史》在年代上大致与《剑桥世界文学史》的欧洲卷相同。
    《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目标读者是文学研究领域之外的西方读者,希望为他们提供一个基本的叙述背景,让他们在读完本书之后,还愿意进一步获得更多的有关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知识。换言之,《剑桥中国文学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质疑那些长久以来习惯性的范畴,并撰写出一部既富创新性又有说服力的新的文学史。
    孙康宜教授对早报记者说,《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前后总共用了4年时间,“从2004年暑假开始,到2008年暑假交卷为止。现在《剑桥中国文学史》的中译本简体字版即将出版。我相信宇文所安和各位作者都有同感:这是一个令人快乐的时刻。”另一位主编宇文所安教授则自认为没有做大项目的才能:“我试图用勤奋来弥补这一才能的欠缺。我现在正在完成另一项大工程——杜甫全集的翻译。在那之后,我希望可以写一些小书。”
    宇文所安教授的夫人田晓菲负责《剑桥中国文学史》中《从东晋到初唐》一章。田晓菲教授对早报记者说,这一章节只用了2年就写完初稿,“但是如果从材料的准备上来说,从对我所负责写作的时期所作的思考来说,则远远不止10年。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完成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南北朝诗歌的,很多对南北朝诗歌的研究和想法那时就有了。在写《剑桥中国文学史》时,最大的挑战——也是最大的烦恼是受到非常严格的篇幅限制,如何把丰富的材料浓缩在规定的字数里清楚地表达出来。在这个时候,我的选择是把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史现象和问题表述出来,而不是罗列各个作者的生平与写作,所以很多重要的诗人作家都只能几句话带过,非常遗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