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进文]历史文化记忆:支撑民族的脊梁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5:11:57 《中国民族报》2010-12-03 钟进文 参加讨论
社会记忆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社会经验的总和,通过互动、文字记载、图片和空间这四大媒介,达到传承历史、在社会应用中构成过去的目的。每个社会和时代所特有的重新使用的全部文字材料、图片和礼仪仪式的总和是民族文化记忆。一个群体的认同和独特意识主要就依靠这种集体使用的、主要涉及过去的知识。对它们的呵护,巩固和传达着这个社会和时代的自我形象。 用社会记忆的四大媒介来关照裕固族历史文化记忆,其“互动”主要是通过人们的相互沟通,把族群或个人过去经历的事情现实化。 裕固族一直有用民歌和故事传承历史的传统,《我们来自西至哈志》这首民歌让人们能够想象或感受到裕固族祖先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历史境遇。文字记载和空间记忆对裕固族而言,就显得非常薄弱了。作为游牧民族,裕固族一直“逐水草而生”,没有留下可供查阅的文字记载,也没有留下可资回忆的物质化空间。历史上裕固族在聚居地修建的九大寺院可谓裕固族空间记忆的标志,可惜在“文革”期间被付之一炬。 图片在过去对裕固族人而言是一种奢望,今天的人们只能从敦煌壁画回鹘供养人画像中窥见裕固族祖先的容貌。但是从文化传统上推断,裕固族是一个追求文学形象、充满想象力的民族,他们在曾经活动过的区域留下的岩画、石窟和寺院佛本生故事壁画可以为证。因此,制作具有可视特征的图片历史,是实现裕固族历史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手段。《中国裕固族传统文化图鉴》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在《中国裕固族传统文化图鉴》中,裕固族作者高林俊用摄影镜头为我们展现出了裕固族的文化世界。近年来,他执着于用图像建构裕固族文化传统,遍访裕固族聚居地区,征集实物,采录标本,而裕固族同胞也纷纷将珍藏的古董请出包袱,使之重见天日。 《中国裕固族传统文化图鉴》也是一部关于裕固族传统文化的教科书和百科全书。全书分为族源、物质文化、服饰文化、图饰文化、居住与饮食文化、礼仪文化、宗教文化、环境与生态文化八部分。作为可视文化,每一幅图片传递的绝不仅仅是图题文字所规定的信息。一幅图片是一个时代的定格,色彩、背景、道具、人物的服饰与表情构织出记忆世界中的许多故事,让人想起一幕幕往事;一幅图片是一部人类生存经验的档案,蕴藏着祖辈的聪明才智和生存技能,图片中看似简单粗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宗教法器,曾慰藉着民族的精神世界,延续着民族的生命;一幅图片更是一部难得的民族知识教科书,从中能规范礼仪,习得母语,传承文明,塑造自我……图片带给人的想象是无限的,无限的想象力又给一个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裕固族传统文化图鉴》给笔者一种启示:在日益火爆的文化旅游中,文化空间和图片记忆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比如西北的丝绸之路,游客到此一游,从石窟和寺院文化中获得审美愉悦,而石窟和寺院是空间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形式,如敦煌莫高窟、马蹄寺石窟等。在历史空间内部,我们所能看到的重要形式就是图像文化,如寺院、石窟中的壁画,深山洞窟中的岩画等。这是历史馈赠我们的宝贵财富。 今天在各民族文化建设的大潮中,不同地域都在规划建设具有可视特征的文化物,即用图像建构民族历史文化记忆。笔者认为,这是实现民族历史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手段。利用空间构造和可视图片传承文化记忆的青海藏药博物馆,融藏族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为一体,是集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人文理念于一身的标志性建筑,旨在展示藏医药文化,重现藏医药发展历史,抢救和继承传统藏医药文化遗产,它是全球唯一的藏医药博物馆。该馆还将永久性展出由当代藏族著名唐卡工艺美术大师宗者拉杰历时20年设计策划,400余位藏、蒙古、汉、土族工艺美术师耗时4年精心创作完成、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长卷。 认识历史,主要有两个方面:叙述化和可视化。在过去漫长的历史中,丝绸之路上的各民族主要依靠口头叙述传承民族历史与文化。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可视媒体,社会迎来了一个“读图”时代,我们的记忆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主要来自文字叙述,而是来自一幅幅历史的画面。从许多方面来看,可视化表明人们的回忆基于所看见的东西。 基于此,我们应该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民族文化发展体系,唤起全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和传统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目前民族文化支离破碎、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甘肃省张掖市政府日前宣布,张掖旅游品牌的主题形象为“七彩丹霞、湿地之城、裕固家园、戈壁水乡”,这是充分利用空间和可视特征践行历史文化记忆、重塑旅游吸引物的重要手段和发展路径。其中,裕固族传统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裕固族聚居空间担负着重任,而《中国裕固族传统文化图鉴》也是这场大戏的重要脚本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